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风采〗: 关于对联的话题

关于对联的话题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0-01-06 查看次数:767; 复制本文地址

 

去年岁末,由保定郭林生先生发起由“券研网”编辑部组织领导的有奖征联活动,唤起了许多券友的兴趣,大家积极跟帖应对下联,形成了不大不小的写联热,本人余兴不减,不揣浅陋,于是说说关于写对联的事。

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楹联(楹,厅堂楼阁中的柱子),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诗词中的律诗里常嵌有一副或两副联语,通常在诗的第三、四句或第五、六句里,使得诗歌更加生动严整,富有韵味。如唐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是。早在古代《诗经》里已有联语的出现,在汉赋以及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骈文(一种华丽的文学形式)里句子更是 “奇偶相配 ”。后蜀国王孟昶的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春联,一般认为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明清时期,对联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联的应用范围很广,人们用联语祝寿、婚庆、哀挽、题赠等等,并用它写景咏物,言志抒怀。

首先,学写对联,入门容易,写好难。写联与做诗一样,首先立意要好,观点要正确,指示会意须明白无误,入联语句要文从字顺搭配合理。此乃第一要素 。

其次,正如古人云,诗言志,大体如此。写联当是有感而发,因事因情的需要之作,故一定要切题,与要题写事物紧密相联,准确严谨一丝不苟,否则“答非所问  ”的语句让人不知所云,也贻笑大方。

第三, 既然写联就要遵循联语的要求规范,对联不论长短,声韵一定要讲究,就是平常所说的合辙压韵,即上、下联的句子要平仄对应,平起仄起均可。写诗有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的规则,撰联亦然,倘不能做到全部压韵,第二、四、六个字要尽量和韵。在一幅联的最后一字要对上韵,上联尾字用仄声字,下联尾字用平声字,尾字压韵,如果没有声韵的分明,也就失去了联语的基本特点,随之失去了朗读时的那种抑扬顿挫铿锵悦耳音乐般的美感。试想,一韵到底的句式,读起来还有味道吗?也曾有尾字不压韵的联,且内容还不错,那是实在绕不过去,又不忍以文害义,勉强为之属特殊个例,不应引为范本。

其四、对联的上下联要求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数词对数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对联的字数通常以奇数为多。

其五、对联字数较少,语句精简,故不能在一副联里出现重复的字和词,也不能使用意思相近的字词。有的联语里有重复使用相同字词的现象,甚至多次使用,属有意为之,另当别论,此类联语的写作难度更大。

其六、前面提到,写联其实入门并不难,若想写好须下些功夫,在掌握写联的一般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你要有写作的欲望,遇事对人,或触物盈怀,或见景生情,在一刹那或许迸出几个字乃至只有两个字,可将这思维火花立即抓住,预备植入上联,或嵌入下联,围绕当时生成的想法,补充修改进一步丰富完善,使之成为一副完整的对联。

写联当渐入佳境时,尤其要求用词要精准,出句要精巧奇特,最好有独到的见解,善于用典,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写联是创造不能因袭旧句。有的联嵌有人名地名,饶有情趣,有正倒均可读的回纹联,还有字头字尾相连成义的顶针联,等等。现在人们多写宽对儿(相对于严格要求而言),宽对儿相对容易操作。

在全国各地很多山川名胜,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上好佳联,或勒刻于山崖石壁之上,或悬挂在厅堂楼台之中,均为经典传世之作,从写作技巧上尤其值得效仿学习。我们所见到的门券如:济南大明湖、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苏州拙政园、吴山城隍阁、四川青城山、湖岳麓书院、北京大钟寺、郑州嵩阳书院等皆有对联,这些对联,对景物人文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精采的介绍,频生了画龙点睛的妙趣,历经岁月的考验,读罢令人遐思绵长、回味无穷,这也是对联的魅力所在。 

【编辑:郭林生;上传: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09-05-14 00:40:57;  
拜读了,好文章,非常好的学习。
姓名:王喜斌; 时间:2009-05-14 09:52:51;  
好文章,有很强的实用性,堪称门券组集参展指南。感谢宿先生为券友提供的组集经验。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09-05-14 10:00:25;  

作者亲身制作专题的体会,很值得一读并借鉴。门券专题的制作和集邮专题制作基本一致,

网站常登载一些这样的佳作,必将对宣传和推动门券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姓名:寇瑞敏; 时间:2009-05-14 10:04:13;  
实践出真知,经验之谈,值的我学习和借鉴,拜读了,感谢宿先生。
姓名:周晓萍; 时间:2009-05-14 10:13:39;  
写的好!拜读了!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09-05-14 10:51:08;  
言若金石,茅塞顿开!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09-05-14 21:41:05;  
拜读大作,受益匪浅.对我一个初涉编组"集"的新兵,是一部难得的教科书.我一定反复认真地读到能运用自如而不停步.
姓名:徐迟; 时间:2009-05-14 21:58:44;  
受益匪浅!
姓名:夏瀛淼; 时间:2009-05-14 23:41:15;  
经验之谈,实在精辟!
姓名:茉莉; 时间:2009-05-16 21:08:56;  
很实用,学习了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09-05-20 15:38:49;  
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是一生收藏经验的高度概括.值得学习.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09-05-20 22:59:07;  
拜读了!受益良多!
姓名:杨帆; 时间:2010-01-06 02:45:24;  

好文,
学习!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0-01-06 06:34:48;  
拜读大作,收获多多.
国琪是老师,活动添亮点.
话题为教材,六条记心中.
活动更深入,圆满又成功.
谢谢于国琪先生!
姓名:红华; 时间:2010-01-06 07:56:42;  
好文,好文!
姓名:嵇建萍; 时间:2010-01-06 08:20:41;  
学习了,谢谢于老师给我们展现的佳作。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10-01-06 09:36:56;  
学习了,有收获。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0-01-06 14:40:19;  
非常好的学习。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0-01-06 16:43:02;  
好文章,学习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0-01-06 17:25:05;  
行家里手,所言极是!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0-01-06 19:35:14;  
拜读于老师的大作,长知识了。学习写作对联,要觅一份教材不容易,而今得来全不费功夫,感谢于老师赐教。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0-01-07 11:17:51;  
拜读了先生的教材,很有收益!您的来信已收到,几次给您家打电话没有人接,谢谢!
写下感言:
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内容: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8524588; 今日66138; 昨日98298;
本页访问量:2722380; 今日170; 昨日356; 收录总数:8080883; 今日:5137; 昨日:869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