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券事游痕:两西游记(27)

券事游痕:两西游记(27)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20-12-25 查看次数:538; 复制本文地址
长春市:张占芝

图片总大小:5.1MB;最小图片:88KB;最大图片:274KB;


                             券事游痕:两西游记(27)

                                      张占芝

    大同古城的街路很有特点,不但横平竖直,中心的牌坊群所对的街路与城楼的名称都是一样的,妙!

 遗憾的是清真寺没有和欣欣向荣的古城同步,参观只收钱不给票。可道是节省人力资源,一位满脸横肉的大妈,把售票员和检票员都兼了。我们向她要票时,她说肯定有票,今天领导不在,让我们明天来取。

 大同清真大寺为山西境内两座知名清真古寺之一。位于古城内大西街九楼巷,寺内乾隆七年(1742年)重立《敕建清真寺碑》称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比北京穆斯林进行礼拜、聚礼和节日活动的中心,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东四清真寺(又名法明寺)要早六百七十年,或为伪托。


 纯阳宫离清真寺很近,见到金属铸的老太太往右手边一拐就到了。这里也是免费有票,当我们到领票窗口说想多要几张时,对方很慷慨也很热情,一次就给了一沓子。按理说应该兴奋才是,可是就是高兴不起来,您知道为什么吗?原因很简单,山西券友众多,谁到这索票都这么容易,这票今后肯定是垃圾。

 大同纯阳宫,又称吕祖观,是山西三大纯阳宫的“北宫”,芮城永乐宫为“南宫”,太原纯阳宫为“中宫”。三宫处在一条中轴线上,南北呼应,各有千秋。

 华严寺在鼓楼西街的西端,好大的院子,里面的内容也很多,就是粗略的看看,也需要一些时间。我的皈依证在这座佛寺里免费,洪利老哥是半价。门票设计的很漂亮,就是太长,收藏不太方便。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华严寺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分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

 下寺保存完好的31尊辽代塑像,姿态多样,塑像全部赋色,面部与冠上贴金,身态优美,容貌丰满,表情生动,服饰华丽,衣饰飘带流畅自然,塑法罕见,受晚唐风格影响明显,细部装饰则具辽代特色,是现存辽代造像代表作品,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造像按“竖三世”排列,由北向南依次为过去佛燃灯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每佛身边有协侍菩萨、弟子共6名,分列左右,其中尤以菩萨立像最为精美,面容圆浑柔美,神情含蓄娴雅,体躯丰腴饱满,遍身彩妆,绚丽多姿,显示辽代彩塑所达到的高超艺术水平。

 从华严寺参观完后,我们到鼓楼小吃城用餐,风味是否正宗并不重要,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环境。

 头一天傍晚我们在鼓楼前拍照时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小建筑还接待游客,门票的样式我也喜欢,可惜是单一品种,没有半价的票。

img536.jpg

 大同鼓楼,,始建于明朝天顺七年至八年间,即公元1463-1464年。清代曾多次修缮,是明清楼阁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充分显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外观呈方形,面阔、共三层且均为进深三间,底层砖石砌成,中为十字穿心门洞,行人可纵横通行。

 关帝庙在古楼东街的东端,是一座不错的建筑,这里虽然免费,但也有门票相送,设计的也上乘,可是我们拿到手一点喜感都没有,原因是这种门券在我们的圈子里已经很多了。

 大同关帝庙为明代以前神祠建筑,俗称大庙,清《大同府志》记有明景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修缮碑记。清康熙、乾隆时均有增建和修葺。从建筑手法和特色看,当为元代遗物,是大同唯一的一处元代建筑。

 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有致,渐次有山门、过殿、东西廊房、主殿。门前树有雄伟壮观的木构牌坊。牌坊前又分别竖立着高耸入云的旗杆一对及两尊威武凶猛的铁狮子。山门对面曾筑有镌刻精美的拱形戏台一座,画栋雕梁,宽阔高大,颇为壮观。今存关帝庙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殿前置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抱厦,为清代所增建。大殿没有台基,由平地立柱砌墙。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得抓紧时间往云冈石窟那边赶。回到站前乘旅游603路直接就到景区附近,虽然车速挺快,也用了一个小时又十分钟。

 大同人真讲究,那些跑马拉松的人参观大景点都是免费的,带着牌牌大摇大摆地往里走,一句话都不用说。这些马先生又给我们捣了把乱,坐车时人就多,到了景点感觉更多。

 在大门验完票,到达石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好有很多的东西可看。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进入到石窟路段时让人感到很震撼,壮观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笔和镜头是无法体现的,您必须亲自去看一看。

 参观完云冈石窟,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计划中的大景点已经走完了,明天将三进古城。

 


编辑:张占芝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0308459; 今日92310; 昨日72711;
本页访问量:2770155; 今日155; 昨日282; 收录总数:11045774; 今日:19167; 昨日:2441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