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一起看国保(146)【江西赣州】—通天岩石窟

一起看国保(146)【江西赣州】—通天岩石窟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9-12-09 查看次数:561;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5MB;最小图片:74KB;最大图片:224KB;


通天岩石窟.jpg

    通天岩石窟在赣州市区的北边,公交18路直达。自古名山僧占多,它和剑川石钟山应该算是中国纬度比较低的大型窟龛了。通天岩处在大余岭商道上,是海丝的一个节点。通天岩是赣州最大、门票最贵的品牌景点,即便淡季,也是游人如织。

    来的太早,票房尚未上班,徘徊一会儿,成为那日第一个进园的游客。晨晖斜照,金光万丈,树幽草茂,万态静谧,一幅好气象。通天岩是发育成熟的丹霞地貌,群峰蜿蜒峥嵘,有忘归岩、龙虎岩和通天岩等五个岩洞,或开龛造像或题刻文字,是景区最丰饶的看点。

    北民南移,携带的还有造像艺术,石窟开凿于晚唐,躯像有350多尊,以宋为主打,兼有零星的唐、明作品。而摩崖题刻有100多品,时间跨越宋至民国。很喜欢题刻,画在意书在形,寻找年号也是乐趣,这就是文化观的产生的动能。

通天岩石窟 (1).jpg

通天岩石窟 (2).jpg

通天岩石窟 (3).jpg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阳明行书五言诗: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通天岩石窟 (4).jpg

通天岩石窟 (5).jpg

这是通天岩最大的一帧石刻,有8平米,刻在高高的悬崖峭壁上。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李大正携子女及表弟到此一游,这位李哥是位铸钱官员,也是辛弃疾的好友。

通天岩石窟 (6).jpg

通天岩石窟 (7).jpg

通天岩石窟 (8).jpg

    去龙虎岩的路上路过一个小白房子,这是蒋经国舞厅。见门虚掩着便推开,里面不大,就是一个小型聚会场所,它是赣州最早的一个舞厅,“跳舞”估计在当时的赣州也是一个时髦货。1939年经国师傅来到赣州,每逢周末,他就带着属下官员到这里跳舞,这也是他新生活运动的一项内容之一。

通天岩石窟 (9).jpg

通天岩石窟 (10).jpg

    龙虎岩就是宋雕降龙伏虎标志的岩穴,是通天岩景区中保存摩崖题刻最多的地方,这还是在1947年构筑军火库时毁了一部分呢,很多宋代的题刻触手可摸。打卡题记、抒情诗词、造像记载、吉祥文字等,林林总总。文人骚客总想留一笔,愿与山水同在。

通天岩石窟 (11).jpg

通天岩石窟 (12).jpg

通天岩石窟 (13).jpg

通天岩石窟 (14).jpg

通天岩石窟 (15).jpg

通天岩石窟 (16).jpg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陈世雄题刻,里面记述了一个小历史,就是这年大余山的农民起义,“提兵收剿峒寇”后,然后班师,在通天岩下“客剧饮以自贺”,最后作文刻石以记之。这是一款具有史料价值的石刻。


    同心岩顺路行就是广福禅寺,庙的旁边就是唐宋通天岩摩崖造像,这里是整个山的精华所在,也是最大的精神温饱机构。唐代窟像只有几尊,以一站立菩萨最为精致,而剩下的都是北宋华严三圣、三百多个罗汉的雕刻,其中以明鉴和尚施造的十八罗汉最有特色。

    龛中有一大肚弥勒佛,似乎于杭州飞来峰的同款,右侧有题记“虔州右通利坊朱氏同男吴豫施弥勒尊佛,追召王女吴氏小娘受生净域”。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虔州改户口为赣州,使用了500多年的虔州没有了,也说明这佛像造于南宋初年。

通天岩石窟 (17).jpg

通天岩石窟 (18).jpg

通天岩石窟 (19).jpg

弥勒佛的旁边就是高浮雕大鹏金翅鸟,这是第一次在石窟里见到这个护法神的另一种雕刻手法,展翅欲飞,写实而不夸张。

通天岩石窟 (20).jpg

通天岩石窟 (21).jpg

通天岩石窟 (22).jpg

中间的题刻是通天岩年代最早的摩崖题刻,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上面以斑驳不堪,隐约能见“莆阳陈□俵林安节杨□如□曾宝臣孟春二十□来。”从左至右书写,很有性格。

通天岩石窟 (23).jpg

“结缘心形罗汉”图,据说每年霜降前后的晴日里,早晨8:40左右才能看见哦。

 通天岩石窟 (24).jpg

通天岩石窟 (25).jpg

    广福寺静谧清幽,方丈指着一幢小洋楼说,那是“将军楼”。抗战后因这里地险树幽,将寺院的双桂堂改建成一个豪华的二层洋房,准备请张学良同学休养生息,性质与奉化的雪窦山、修文的阳明洞差不多。结果刚竣工剪彩,百万雄师就过大江了。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小洋楼。资产重组,它现在成了方丈楼了,这般惬意的享受,是别的庙所没有的老干部待遇。

通天岩石窟 (26).jpg

    顺山道继续前行就是普同塔,方形石塔起三檐,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看塔名“普同”,就知它是普通僧人的墓塔。而山坡上则是孤零零的阳公墓,这位同学辞职后,就在这里修身养性。苏学士那年贬惠州,列车停靠赣州,就上山去拜见本地文化大佬阳孝本,一见如故,《通天岩次韵阳行先》中“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这就是惺惺相惜文人的颂词。

通天岩石窟 (27).jpg

通天岩石窟 (28).jpg

通天岩石窟 (29).jpg

    天边的流云划过,山依旧是那座山。走过的人各擅胜场,当时的表情终又归返回平静的世俗。无论刚性的摩崖语录或软性的讲学会晤,在岁月痕迹中淤灭或不朽,千百年来的眼光回馈,收敛成一框文化风景。

通天岩石窟 (30).jpg

通天岩石窟 (31).jpg

通天岩石窟 (32).jpg

特殊的团体票,扫二维码进10人,检票哥给我时还叮嘱:“这个少见哦,好好收藏。”

 


    附记:

    想来《一起看国保》的栏目,从2013年元月《赵州桥》初始,到今天2019年12月《通天岩》结尾,不经意间已走过了7个年头,倾力出篇达147期,国保约有250个左右,照片约有5000多张。多有瑕疵与不足,但感谢各位票友多年的抬爱,孜孜不倦的通读与留言,使它成为我前行的推手。

    曾经在一本斑驳的地图上神游,但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终将四色块幻化成了脚步的行走。至今我已游赏国保1330多处,而成文的只是一个零头。因为喜爱而执着,因为付出而收获,这就是一种力量使然。

    是该要说告别的时刻了,栏目需要出新,想法需要升级。十里长亭,终有一别。即将新年,冬至阳生春又来,祝福各位,“但愿身长健,浮世拚悠悠。”

通天岩石窟 (33).jpg

赠给网站的门票,用于票友的活动,再次感谢大家。



     编审的话:骆志方,一位热爱文博与旅游的达人,一位倾心券研网的热心撰稿人,在过去七年的时间里,发表图文并茂、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容的作品147篇,浏览总数59463人次,跟帖总数3134人次。跟帖百篇以上的达到10人,其中赵义方、都兴水、顾宗玲三位分别发表感言139、134、132条,可见券友们对骆老师所撰作品的喜爱。我本人同样是骆老师作品的忠实读者和受益者,从文章的专业术语的运用、从照片的拍摄技巧选取网站、从崔艳红等券友的介绍,我切实感受到骆志方老师文物知识的渊博、摄影技术的精湛和对券研网的莫大关爱与支持!七年的时间,我们在券研网相伴一路走来,从骆老师作品中汲取营养,受益匪浅,在此真诚的说一声:骆老师,您辛苦啦!同时要提及的是,七年时间、147篇文章,都是网站编辑部崔艳红老师逐篇编辑上传,在此同样感谢崔老师的辛勤付出!

    券研网的发展,离不开骆老师等藏家的呵护与支持!一个系列专栏的结束,预示着新的作品的酝酿与诞生。我们期待着分享骆老师更多新的作品!

                                                                                                                 ——王建池 2019.12.8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23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9-12-09 06:29:07;  
欣赏了,谢谢!!
姓名:王伟超; 时间:2019-12-09 08:20:24;  
这么快就终稿,太可惜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9-12-09 08:48:44;  
《致骆志方》
晋人南行水乡居,
酷爱国保无人比。
八千里路云和月,
行摄华夏马蹄疾。
幅幅靓图耀券网,
字字珠玑印天地。
七载陪伴情难舍,
一声辛苦送无锡。
(注释:骆友,山西人也,现居江苏无锡)
姓名:青山; 时间:2019-12-09 08:54:19;  
七载寒暑,147篇佳文,骆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增长,藏券快乐。感动、感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9-12-09 10:04:26;  
骆老师的作品雅俗共赏,知识与趣味并佳。七年相伴,依依不舍!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19-12-09 10:16:59;  
拜读学习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9-12-09 11:20:48;  
七年147篇佳文,让我们增长知识,收藏快乐,太谢谢了。期待新作不断。
姓名:陈捷; 时间:2019-12-09 11:27:13;  
遗憾啊!这栏目要结束了。这栏目每篇都是内容和图片满满,令人阅读非常享受!期待骆老师的新栏目!!!!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9-12-09 15:08:34;  
七年贵在坚持,感谢骆友佳文。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摄影技术不断呈现给广大券友。期待明年新栏目!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9-12-09 15:40:21;  
相伴七年,分享147篇,篇篇精彩,期期耐看。文字凝练而不失风趣,照片专业而更显技能,知识渊博,见识宽泛,见解独到,儒雅灵秀,不愧为现代徐霞客的美称。非常喜欢骆老师的文章,非常感谢七年间的付出,期待再相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9-12-09 16:41:55;  
7个年头,147篇佳文,这里的酸甜苦辣我有亲身体会。骆老师辛苦了!
期待您再推出新作!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9-12-09 18:51:46;  
好作者,真游记。七寒暑,百余文。摄影照,五千片。浏览数,六万众。跟帖人,三千余。游国保,有千余。今侠客,当属骆。学习者,众言谢!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9-12-09 20:44:25;  
钦佩骆老师的真知灼见,仰慕骆老师的文章才华,敬佩骆老师追求精神。期待骆老师的佳作在券研网上再展风采!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9-12-09 21:35:38;  
读骆老师的美文是一种精神享受,骆老师知识渊博、妙笔生花,拍摄水平更胜一筹。期待再次欣赏骆老师的佳作。
姓名:钟杰; 时间:2019-12-09 22:05:42;  
赞!欣赏学习,谢谢骆老师!谢谢崔老师!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9-12-10 07:04:39;  
拜读……感动!敬佩!……七番寒暑,劳苦功高,收集千余枚文保题材的门票,也不及这百余篇文章带给读者的精神享受,衷心感谢骆老师!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9-12-10 07:43:11;  
欣赏了!谢谢骆老师对券研网的倾情付出!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9-12-10 08:49:55;  
骆老师摄影技术高,图片精美,谢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9-12-10 10:02:57;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9-12-10 22:10:23;  
骆老师的文笔虽深邃,但易懂,很有文学功力。摄影独到,常有佳片冲击眼球。非常喜欢,转眼七载,白驹过隙,岁月蹉跎,痴心不改。愿再睹老师风采。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9-12-11 07:37:15;  
拜读欣赏学习了,感谢!
喜欢骆老师的文章,品后韵味无穷!
十里长亭更短亭,
骆君执意必躬行。
但愿此身长福健,
券海泛舟扬美名!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9-12-11 22:11:31;  
欣赏学习,感谢骆老师辛勤付出!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9-12-13 13:26:07;  
感谢骆老师辛勤付出!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0950419; 今日37543; 昨日45645;
本页访问量:2772462; 今日275; 昨日267; 收录总数:11206252; 今日:10093; 昨日:9561;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