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72年前江都籍烈士许晓轩狱中写下“与妻书”

72年前江都籍烈士许晓轩狱中写下“与妻书”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介绍烈士许晓轩的英雄事迹
显示日期:2019-07-26 查看次数:1172; 复制本文地址
北京:崔艳红

图片总大小:3.3MB;最小图片:113KB;最大图片:469KB;


72年前江都籍烈士许晓轩狱中写下“与妻书”

                          

                          ——介绍烈士许晓轩的事迹

          我有一个看手机新闻的习惯,宅在家中,国内外天下大事统统知晓。前几天看新闻,有个消息吸引了我。“让烈士回家”系列主题活动暨红岩精神江苏活动在扬州市江都举行。许晓轩、宋绮云、宋振中等烈士的珍贵影像和文物复件被送回故土。宋振中是“小萝卜头”的大名,宋绮云是“小萝卜头”的爸爸。许晓轩不太熟悉,后来我突然想起,我有一枚许晓轩故居的门票。我收集名人故居门票,只知道他是江都人,其它没有细研究。现在想起来,收集名人故居门票,更要深入了解故居人物和背后的故事。

                                             

        许晓轩故居位扬州于江都市。门票上的“许晓轩故居”几个字,居于正中,非常醒目。是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故居题写。左面是他的虚化头像,一介书生模样。右侧是故居的建筑外观,民宅古朴庄重。门票设计大方耐看。

        我细读新闻,对他的事迹有了深入了解,对这位英雄由衷肃然起敬。

1947年,在重庆歌乐山白公馆监狱,仿佛有所预感,被囚7年的许晓轩提笔写下一封“与妻书”:“七年了,七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那么你受苦的时间也很长了。我实在对不起你,只因我是身不由己的人……有时我也想到将来,想到馨儿长大了,读我读过的书,做我做过的事……”这封信寄出后不久,1949年11月27日,年仅33岁的许晓轩在狱中牺牲。那时距离重庆解放仅有3天。

许晓轩被囚的息烽集中营爱斋号牢房

7月19日,“让烈士回家”系列主题活动暨红岩精神江苏行活动的启动仪式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向扬州市江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赠送了历史资料,其中就包括江都籍烈士许晓轩写给妻子姜琦华的这封信。

20世纪60年代,小说《红岩》风行大江南北,这部反映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经历的小说,涌现出“小萝卜头”、江姐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在这部根据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中,用手指挖通监狱石壁,将越狱通道留给同志,自己则从容就义的许云峰,正是许晓轩。

许晓轩曾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委员、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0年4月,他因叛徒出卖,被特务逮捕。那时距离许晓轩与妻子结婚还不到6年,而信中的“馨儿”——女儿许德馨也才刚满8个月。许晓轩先后囚禁于望龙门看守所、贵州息烽集中营和重庆中美合作所的白公馆监狱。牢狱生活并没有磨平许晓轩的斗志,在重庆望龙门22号军统的看守所里,许晓轩拒绝了特务“签字脱党”即可释放的诱惑,并在一个废弃的香烟盒上写下了“宁关不屈”四个字,以此明志。

                                    

如今,在白公馆监狱放风坝的一处角落,生长着一棵火红的石榴树,这是1942年许晓轩趁外出放风时偷偷带回并栽种在放风坝的石榴苗。当年,这株石榴苗得到了难友们的悉心照料,也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70多年过去,小石榴苗今已亭亭如盖。上世纪80年代,姜琦华从歌乐山带回了这株石榴树的枝条,并切枝栽活了多棵小石榴苗。

重庆白公馆监狱的石榴树

 上世纪90年代,许晓轩的女儿许德馨将母亲培植的石榴苗带到了江都老家,在故居天井中栽下。

许晓轩故居在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步行街,是一座三进四厢的清代民居。据该馆负责人周海培

介绍,许晓轩曾在这里生活学习近20年。1997年,许晓轩故居修复后首次对外开放,100多幅珍贵照片及10多件烈士遗物在馆中陈列。周海培说,上世纪90年代,许晓轩的妻子姜绮华和其他亲属获悉故居修复的消息,分别从上海、北京等地赶到江都,捐赠了故居房产文书和许晓轩烈士的部分遗物。

7月19日上午,“小萝卜头”的哥哥宋振镛来到许晓轩故居参观。“当时狱中‘小萝卜头’提出来要上学,特务们都觉得好笑,就是在许晓轩的组织下,通过绝食的斗争,难友们给小萝卜头争取到了学习的机会。”宋振镛告诉周海培,其实,许晓轩是“小萝卜头”的第一个老师,曾教过“小萝卜头”识字、写字。“今天到了我弟弟老师的故乡,我很感动。”无论是故居天井中繁花似火的石榴树,还是一批批前来缅怀先人的红岩烈士后代,在周海培看来,许晓轩并不是一个仅仅活在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这些不断泛起涟漪的情感连结让他感到“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最后我还要请你少记挂我,多关心孩子,把希望多放在孩子身上……少把希望放在我身上吧,因为我是身不由己的人……”在那封“与妻书”的末尾,许晓轩满怀眷恋,却又不得不嘱托妻子不要牵挂。

在1949年重庆“11·27大屠杀”中,许晓轩被害于重庆松林坡刑场。“在他奔赴刑场的路上,他路过罗广斌的牢房,他握住罗广斌的手,留下最后的口头遗言“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希望组织上经常注意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意识。”

我们要不忘先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践行烈士们对革命和理想的最初承诺。正像许晓轩多次对妻子说的那样:“有国才有家,只要国家安定才会有家庭的安宁。”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29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9-07-25 18:23:30;  
一篇忆革命先烈,不忘革命传统的好文。想当年读过许多当时出版的长篇小说,绝大多数都是借阅,读后再还书。自己购买的只有《红岩》和《欧阳海之歌》两本,当然后来借给别人看,就再也没回到我手中,可见当时传阅之广,也不知传到哪位读者手中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9-07-26 06:23:24;  
欣赏了,谢谢!!
姓名:青山; 时间:2019-07-26 06:40:51;  
《红岩》上红梅开,革命烈士鲜血染红,让我们接过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9-07-26 06:55:49;  
崔老师最后一段总结写的真好!有国才有家!我们必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9-07-26 08:03:07;  
一枚门券,一段感人的故事。谢谢艳红又让我们回忆起这段革命史!
姓名:刘庆; 时间:2019-07-26 08:37:12;  
感人的故事,有了这些先烈才有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日子,有国才有家,只要国家安定才会有家庭的安宁,说得真好。崔老师的文章也写得很棒,通过门票写到这个感人事迹,让我们感受到当时的残酷,学习到了先烈的精神,这是对门票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9-07-26 09:10:45;  
舍弃小爱,成全大爱,革命烈士精神永存!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9-07-26 09:28:53;  
向许晓轩烈士致敬!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9-07-26 09:29:13;  
烈士当年胸怀大志,舍小家为国家,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姓名:吴隽; 时间:2019-07-26 09:42:22;  
许晓轩等烈士才是祖国的脊梁!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的英雄事迹,教育下一代!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19-07-26 10:28:08;  
革命先烈感人的故事!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9-07-26 10:35:52;  
好文章!!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19-07-26 11:23:33;  
小说《红岩》影响了中国整整二代人!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9-07-26 14:15:11;  
欣赏了!为好文章点赞!
姓名:陈捷; 时间:2019-07-26 14:27:49;  
欣赏了,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9-07-26 14:58:28;  
小说《红岩》影响了中国几代人,记得当年几乎是人人传阅的书藉“红岩”,让我们踏着烈士的足迹一路向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9-07-26 15:49:15;  
当年小萝卜头的姐姐来我们学校讲述先烈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9-07-26 17:06:19;  
分享好文章,传播正能量!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9-07-26 17:11:42;  
一篇很有现实意义的革命回忆录,谢谢艳红!
姓名:谢国忠; 时间:2019-07-26 17:19:14;  
我们都是看着这些书,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9-07-26 17:38:33;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9-07-26 18:48:13;  
赏门票,重温小说《红岩》中许云峰、江姐等英雄形象,好文,点赞!!!
姓名:刘瑞海; 时间:2019-07-26 20:34:03;  
我还没有此票,但自此却记住英雄的话!
姓名:钟杰; 时间:2019-07-26 21:18:23;  
不忘革命先烈,珍爱幸福生活。学习好文,谢谢崔老师!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9-07-26 21:52:36;  
两次去重庆,都特意去歌乐山,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9-07-27 08:03:15;  
教育为本,从德抓起。我们这些人为什么提起那些革命先烈会激起崇敬之心,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太伟大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康慨赴死,这种舍身取义的情怀,大公无私的情怀是我们要传承的。不然的话,后果是不言自知的。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9-07-30 02:36:37;  
向先烈致敬!
拜读学习了,感谢崔大姐!
姓名:罗文湘; 时间:2019-07-30 17:38:12;  
好文章,拜读了,分享了,谢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9-08-03 19:21:14;  
拜读……怀念革命先烈,为中国梦实现……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1109419; 今日22899; 昨日51794;
本页访问量:2773425; 今日87; 昨日300; 收录总数:11256191; 今日:7134; 昨日:1720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