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券集园地】-〖券集展示〗: 华夏遗珍——铜器篇(27)(28)(29)

华夏遗珍——铜器篇(27)(28)(29)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9-10-22 查看次数:351; 复制本文地址
北京:马明言

图片总大小:661KB;最小图片:107KB;最大图片:446KB;


2019-07-222019-07-22

29—四羊方尊1.jpg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2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9-10-22 06:25:36;  
欣赏了,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9-10-22 06:44:09;  
欣赏了!谨谢!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9-10-22 07:18:59;  
学习了!第一次知道司母戊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查资料:司母戊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个字,司母戊鼎重875公斤。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9-10-22 07:28:32;  
后母戊(戍)鼎?谢谢马老师!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9-10-22 07:52:49;  
欣赏了!谢谢!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9-10-22 08:01:00;  
学习了!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9-10-22 08:02:23;  
看文章,长知识。谢谢马老师分享!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9-10-22 09:03:34;  
精彩,漂亮!欣赏了。
姓名:杨建; 时间:2019-10-22 09:46:45;  
国之重器,介绍详细,文化收藏,珍票展示。
姓名:李金燕; 时间:2019-10-22 10:31:52;  
赏国宝,涨知识,听讲解,学问高,互动回贴活跃论坛,欣赏门券丰富论坛,你我相聚缘在论坛!
姓名:青山; 时间:2019-10-22 10:44:00;  
欣赏了,谢谢!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9-10-22 11:48:03;  
华夏遗珍都是宝!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9-10-22 12:22:22;  
原来学的是“司母戊”,后来改成了“后母戊”,但仍不是定论!谢谢马老师分享!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9-10-22 13:07:24;  
感谢王继平老师指正,是我将“戊”错打成“戍”了!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19-10-22 14:47:43;  
拜读欣赏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9-10-22 14:59:10;  
欣赏、学习!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9-10-22 15:06:21;  
华夏遗珍,国之重器。谢谢马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钟杰; 时间:2019-10-22 15:27:45;  
赞!学习了,谢谢马老师!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9-10-22 15:42:25;  
欣赏了,谢谢!
姓名:蒋冷薰; 时间:2019-10-22 16:25:56;  
王继平老师的评论对,看完此文章我果断请教了下吴家大院的现任经理吴苏桉,他是护鼎英雄的后代。享誉世界,世人皆知的主流观点是司母戊鼎,此说最早由郭沫若于1959年考察殷墟时提出。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9-10-22 19:22:48;  
真不可思议,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工艺!谢谢马老师!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9-10-22 20:05:57;  
件件都是传世之宝。欣赏了,谢谢马老师介绍!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9-10-24 20:36:57;  
赏国宝,长知识,谢谢马老师介绍!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9-10-25 22:36:30;  
欣赏了,谢谢马老师介绍文物知识!……点赞!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0969452; 今日14590; 昨日41944;
本页访问量:2772488; 今日24; 昨日277; 收录总数:11211523; 今日:4100; 昨日:11259;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