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其它类别】-〖其它类别〗: 我看十六展(11)异彩纷呈的门券展览(上)

我看十六展(11)异彩纷呈的门券展览(上)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9-11-12 查看次数:639;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陈明新

前言:按照“券研网”编辑部采访分工,笔者利用活动前、活动中和展览结束后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对这次门券专题展览情况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了解,尤其是10月26日下午,我放弃了参加门券拍卖等活动的机会,到展览现场对70余部作品从头至尾参观学习了两遍,并拍摄了每一部展集的首页(已经上传),心目中对这次展览基本形成了总体轮廓。尽管自己力图用心全面学习,但由于时间所限,难免还是“走马观花”。现将自己整理后的现场展览情况及个人感想上传与券友们浏览,不妥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券界期望已久的“全国第十六届旅游门券展览”于10月26日在黄帝陵轩辕庙的碑廊开展。


开展仪式主席台(↑)和现场(↓)


由于特殊的原因,这次展览时间短暂,但取得了预期效果,比较圆满结束。展览受到各界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借祭奠仪式当日观展群众不少。本届展览的参展作品,数量较多,有2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71部共215框作品参展,展品内容涉及面很广,其中有讴歌中国革命历史的,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有描述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有歌颂著名人物的,有抒发感情的,也有传统研究和展示珍稀、早期门券的,更多的是介绍自己家乡旅游文化的等等,包罗万象,比较壮观。组委会特邀有关专家最后评出一等奖1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5部;另外,还评出6个单项奖和1个特别奖:


众多作品同时展出,且展出时间又有限,某一部作品在如此环境下,要想给参观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实属不易,这里面既要有外观编排的吸引力,更需要有内涵延伸的创作功力。我认为: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有醒目的标题,简练的文字,震撼的内容,精美的编排,漂亮的外观等等诸方面因素,才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综合起来,可以用“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章节均衡、语言精炼;素材详尽,解释到位;制作精美、编排工整。”32个字来概括。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这次展览的浮浅认识:

1. 纷呈的亮点:

本届展览是一次高水平展览,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大部分作品的制作都是下了功夫的,最明显之处就是几乎一半以上作品的首页,作者都进行了美术处理,非常夺目,其中不乏经典的创意和设计,远远望去,犹如群蝶争舞、百花争艳,真有一点“美术展览”的感觉。这种大胆的创新开发令人敬佩:


这次展览,多数作品还是采用原始的字条粘贴制作方法,但总的看,整体外观还是不错的。不少作品采用了先进的电脑彩色制作手段,确实添彩不少,获奖作品基本都是采用电脑制作的,这是今后券集制作发展的方向,应引起参赛作者们的注意。

我想说的是:强化首页的美术设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将首页比喻为一部作品的“火车头”,因为参观展集,人们首先要看你的开头篇,看完首页中的标题、前言和计划(目录)后,就应该对你的作品有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达到未卜先知的作用。后面的贴片可以比作一列火车的“车身(车厢)”。实践中的车头和车身外形是有区别的,所以作品的“车头”也可以异样一些,华丽一些,但车厢不能太华丽。如果过度地装饰火车头或整体“列车”,而忽视车身与车头的区分与协调,就会造成整体失调,甚至两级分化,这是绝对不可取的。本届展览有个别作品就是犯了这样的逻辑“错误”。总之,我赞成可以适度美化装饰“车头”,但要与“车身”协调统一。请看下面三部作品:


 很显然,上图中第一部作品的“火车头”作用基本与车身协调但平淡一些,第二部逊色一些,而第三部作品首页的“火车头”作用强烈一些。所以,我们还可以将首页比为“领头羊”。

本次展览的许多作品外观制作都很专业。总的印象是四川、江西、湖北、浙江、陕西、山西、河北等省的作品制作编排水平略胜一筹。

江西送展的6部作品,其中5部作品的首页设计如出一辙、清一红色,感人肺腑,红旗徽标,突出了革命老区典型的历史特色,作品选题内容虽然各有千秋,但每部作品都充满了作者对故土史记的深情厚谊,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团体组织者独具匠心的协调精神和共同创作的力度都比较大,形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的歌颂和宣传家乡红色旅游文化的“摇篮曲” 系列:


山西选送的作品,也可以看出组织者是颇具匠心的,五部作品,个具特色,立意新颖,制作都很精美,设计也是下了功夫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好象组织者有意进行了分工,从各个角度宣扬山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把人们的情感带进一个幽雅、崇高、神秘的境界,使人感到山西的确是一个旅游文化大省:


陕西的一部《长征》作品,用翔实的资料讲述了红军长征全部史实,老课题新创意,章节段落简明精湛、素材文字组织的恰如其分,版面预留空间泾渭分明,整体编排整洁清晰,全部贴片没有更多闲杂的辅助设计,清淡的背景完全起到了烘托主题的作用,非常朴实有个性。除了内容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外,其制作模式具有典范作用。  我觉得如果首页中的红旗图案和前言换一下位置,可能更舒适耐看一些。

福建选送唯一的一部《汉字》作品,实实着着编排了2框。作品选题醒目,前言精炼、计划周密,仅从首页就可以看出这部作品的完整表现意图。作品对中国汉字的起源、书写、发展、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且文字叙述和解释不拖泥带水,比较到位,版面编排也工整美观,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专题作品。遗憾的是制作方式陈旧,如果采用电脑彩色制作,其展出效果要比传统的字条粘贴制作方式强的多:


《风景这边独好》、《红楼吟唱》、《券海浪花》、《诗情画意游温州》、《毛泽东诗词 – 沁园春·雪》等,属于触景生情的作品,它们或解读诗词或以图配诗,形式和效果都喜闻乐见,很有情感:


另外,本次展览的作品普遍都非常重视素材的品相,尽可能地选用全品(带副券最好),也有个别作品有残品展出,理解实属出于无奈之举,建议有条件的时候,尽可能予以更换(早期、珍稀票可以忽略品相)。保定彭森的《银屏序曲》作品,将参加“我最喜爱的新中国旅游门券”评选活动中入选的三套保定门券(“河北清西陵外宾券”、“河北冉庄地道战组券”、“保定立体门券”)在作品中全部亮相,并予以明示,这种表现手法,既提高了作品的参赛档次,又突出了珍稀门券的积极意义,如此创作手段,值得提倡:

请浏览《异彩纷呈的门券展览》(下)

【责编: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09-11-12 08:27:34;  
用图文并茂的方法精辟地评价了展品,显示了作者采访的到位、见解的高明和独到的功力,是一篇报道16届展的高水平大作。读之使我由亲自现场观摩升华到理性认识与思考,犹如收看《百家讲坛》。谢谢陈先生!
姓名:宿景周; 时间:2009-11-12 16:29:14;  
首先十分赞赏您的佳作,对16届门券展览作了全面中肯、准确到位的评估。并且,谢谢陈老师对我的《长征》门券专题的点评,过奖了。我的《长征》参展专题是第三稿,以前从未展览过,这次是第一次拿出来参加全国展览。关于首页的处置格式问题,陈先生所言极是,不失为一种很得当的格式处置方式。我亦有过这样的设计。最终还是确定了展集上的这种格式,将“红旗”门券放在前言的下边。所考虑的,一是前言既是专辑的“总纲”,又是标题的“注解”(为什么长征?长征是怎样发生的?)。以此短文作为起“章”,将参观者引入“全篇”。 以“红旗”门券寓意长征的壮烈伟大。二是为了使专集中的每一张帖页格式都保持一致。
以上所言只是个人的一种思路,说出来与友交流而已。在黄陵和陈先生初次见面,在此又和陈先生探讨有关专集总体设计和编排制作的技巧问题。真有高山流水、相见恨晚之意。多多联系。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09-11-12 16:43:49;  
学习了!谢老师!
姓名:杨帆 ; 时间:2009-11-12 18:29:30;  

总结得非常好,

高水平!
姓名:赵廷文; 时间:2009-11-12 22:25:52;  
高,实在是高!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09-11-13 21:51:41;  
宿先生的编排思路没有问题,我只是对首页版面视觉的一点看法,没有矛盾,都正确。
非常敬佩宿景周先生的智慧和才识,早就想与先生借机交心,遗憾的是这次大会安排的时间太暂短,加上吃饭住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耽误了我原计划探访先生和很多未曾见过面的朋友们的交流机会。黄陵展场仅仅几分钟的握识,也无法深探,实在相见恨时少。黄陵祭奠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壮观的腾龙升空场面,我也没能看到,都是为了这篇稿件。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31237; 今日17169; 昨日15449;
本页访问量:2658080; 今日349; 昨日321; 收录总数:6914106; 今日:4108; 昨日:34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