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对收藏门券的一点认识 |
尊敬的券友们,您们好! 我是一名新券友,虽然自己有意识收藏门票已经四年时间,但真正加入收藏这个行列才大半年。 三年前我独自一人去北京远游,这也是我人生中离家最远的一次出行。我去了很多景点,十三陵、故宫、天坛、景山、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卢沟桥、月坛、观复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德胜门箭楼的钱币博物馆,等等……看到这些景点五颜六色精美门票,我心里想,有可能我这辈子就来一次北京,我拿什么来纪念?我想手中的门票就充当了这种角色,还收藏几枚纪念币。后来因收藏纪念币投资大,又不方便携带,我就放弃收藏纪念币反而转向了收藏轻便的纸质门票。这两年,信息技术的加速,很多景点已经取消纸质门票,被手机二维码所取代,我想用收藏门票这种特殊的方式留住历史,所以我必须加快脚步。 收藏景点门票的人,其初衷是为纪念,对于自己去过的景点,则是一种隽永的回忆,更是致敬我们逝去的青春。我本来就是从事文博工作的一员,所以我的专题发展很明确,就是历史题材类为主。在我的心目中,陵墓类、门类为上品,博物馆如名人纪念馆、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之类门票为中品,其余寺庙、名山大川景点门票次之。实践中,我感到陵墓门票收藏阻力很大,毕竟陵墓类景点还是少于博物馆,很多从前开放的收藏陵墓类门票,现在都免费开放,有的是参观人少就导致景区荒废,这种情况我在西安是颇有体会 现将我收藏门票旅途的困惑表达出来,让前辈券友帮我指点迷津,批评改正。 一、我喜欢陵墓类门票,我身在西安,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古墓帝王陵很多,但多部分是未开发景区,自然没有门票收藏可言。前两日 ,我在一微信门票收藏群看到一位专业陵墓门票收藏爱好者,发了很多陵墓门票,他说他收藏二千多张陵墓类门票,而且还没有一张是重复的,真的让我太吃惊,好多陵墓甚至我都没听过,更别谈见过,我才发现陵墓门票收藏道路任重而道远。我想请教下前辈,该如何去收藏此类门票 ?我之前去古玩城买了一些,很单调,品相也不好,陵墓类门票种类单调。 二、收藏门票是新门票好还是老门票好? 我依旧很迷茫,其实我更偏向收藏新门票,因为新门票材质更好,设计的文化因素更高。对于老门票,我们缺少那一代人的回忆,自然会陌生许多,产生的感情就没那么热情。我想问下前辈,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对待,或者怎么看,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三、门票越来越少,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我是专题发展还是多方向发展,我现在收藏门票大概有七百多张,博物馆和纪念馆门票是占大部分,陵墓门票相对少很多。还收藏很多自然风光景区门票,游乐场门票,这种新兴现代景点门票也很多。很多门票都是复品和别人交换,有的是别人去的景点,给我捎带回来,我扔了肯定也可惜,有的确实也挺好看,所以我也地起收藏,只要好看的门票我都收藏。面对这种复杂情况,希望前辈给我点建议,更快走向门票收藏道路。 中午吃饭,看到前辈券友崔艳红老师启发我写写自己的收藏感言及收藏中的一些困惑,我感觉很高兴,非常渴望这样的机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更希望老藏家们帮助我答疑解惑。在此谢谢券研网崔老师百忙之中能想起来我位新券友。 最后想用一句话引用作为我文章的结尾,对于人来讲,风华是一纸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而对于门票来说,风化不曾逝去,苍老历久弥新。
新券友: 刘开兴 2019.5.9号 由于刘开兴先生工作环境所至,使用电脑不变,所撰文字稿件由梁海军老师帮助录入电脑,在此感谢梁老师!——编者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4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9-05-11 00:26:15;
再读刘先生文,心有感动……其实还真有不少新人(其实有些都不能算新人的)愿意加入门券收藏队伍的,也真心愿意为他们助力……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9-05-11 05:39:13;
万事开头难,尝试从第一步开始,积累知识、经验,多结交朋友,必有丰硕成果。(陵墓类门票可分帝王陵寝、名人墓、烈士陵园等等)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9-05-11 06:12:36;
我们都曾经是“新券友”,我们也曾经得到过券界前辈的不吝启迪与循循善诱,.......。这是收藏门券经历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愿更多的藏家伸出友爱之手,从理论指导、藏品丰富等方面给予帮助。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9-05-11 06:28:49;
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干,收藏也是这样!
![]()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9-05-11 06:55:13;
一、尽快加入当地门券收藏组织,参加其中活动;多上券研网是增加券识、认识更多券界同好的一条捷径!祝你收藏快乐!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9-05-11 07:00:01;
个人观点:对于新券友来说,还是搞专题收藏为佳。
![]()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19-05-11 07:03:23;
都在不断的学习,进步。
![]()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9-05-11 07:52:36;
我的观点:门票只要你喜欢就收藏,带来快乐最重要!先多品种收藏,为制作专题打前站。
![]() 姓名:武佳佳; 时间:2019-05-11 08:07:12;
写的很好,门票往小了说是个人纪念,往大了说是时代发展的体现。能够看出来,门券收藏爱好者都是有情怀的人。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9-05-11 08:21:02;
广泛收集,专题收藏。
![]() 姓名:张维超; 时间:2019-05-11 08:22:18;
新入门券研究,搞2个专题即可。拙见!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9-05-11 08:25:13;
小门票,大学问。祝刘老师藏丰集乐!
![]() 姓名:陈捷; 时间:2019-05-11 09:12:46;
欣赏了,谢谢!!
![]()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19-05-11 09:45:59;
多结交朋友,必有丰硕成果。祝收藏快乐!
![]() 姓名:刘开兴; 时间:2019-05-11 09:50:37;
门票收藏任重而道远
![]()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9-05-11 10:02:15;
先广泛收集,再提练专题是可行的;先从某类专题入手,再拓展专题门类也是可行的!两者也没有严格的界限!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9-05-11 11:03:17;
刘开兴是一位文博知识丰富的券界新人,我曾多次向他请教有关知识,都得到了他的热情指教。希望大家熟悉他,支持他,相信他一定会在门票收藏上有突出的表现。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9-05-11 11:30:42;
先加入当地券协,多看多学习,祝刘老师藏丰集乐!
![]() 姓名:钟杰; 时间:2019-05-11 11:53:04;
结合自已的文博工作,搞专题收藏好!有时间的话可多参加全国、省、市门券收藏协会组织的门券收藏交流活动
等,能收集到你喜爱的专题门券。明确收藏目标,持之以恒,必有收获。祝友集乐藏丰。 ![]() 姓名:李臣斌; 时间:2019-05-11 12:31:03;
我也是新券友,多多交友互动
![]() 姓名:刘庆; 时间:2019-05-11 12:39:59;
刘开兴是我很好的一位券友,经常一起分享门票之间的故事,对门票也非常喜爱,对券友也十分热情大方,赠送了我很多珍贵的门票。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9-05-11 13:18:07;
李臣斌券友请联系我,电话13041060056,崔艳红。现在有个新人群,如果您愿意,可以加入。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9-05-11 14:07:30;
依我所见,初集券,不宜全面开花,要确定专题,有的放矢集。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9-05-11 16:57:17;
个人观点,门票可以广泛收集,主要是爱好,但要个人观点,门券可广泛收集,但要有专题。整理中考虑专题为主,以自已比较熟悉的专题先考虑。可参加当地门券组织,并参加一些门券交流会,以增进藏识,增加藏品。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9-05-11 17:23:26;
门券收藏就是需要这种求知进取精神,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9-05-11 18:18:21;
收藏门券先广泛后专题为好。只要爱好,坚持以恒,功夫不负有心人!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9-05-11 19:25:06;
热烈欢迎刘开兴老师走进券研网
![]() 姓名:谢国忠; 时间:2019-05-11 20:30:04;
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 姓名:李荣; 时间:2019-05-11 20:49:57;
我对门券也是初入门,贵在坚持,认识到获得的每一枚在自己心中都是美的享受。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9-05-11 21:13:55;
经常关注门券收藏研究网站,浏览每天登录的内容,收藏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与学习),在广泛收藏的基础上拟定几个专题。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9-05-11 23:29:59;
加入收藏组织会提高很快。
![]() 姓名:何伟明; 时间:2019-05-12 01:03:52;
相对简单的捷径,1,知道自己所收集的专题大概有多少种门票,2,在各个收藏交易网站搜索,知道该门票的大概价格。3,通信求助各地师友。4,每年定个小目标吧。。
![]()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9-05-12 22:07:00;
我们同是五年的新劵友,只有学习,开拓视野才能进步。
![]()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9-05-13 06:08:03;
请刘老师加微信18959892489,福建门票找我。
![]() 姓名:董耀辉; 时间:2019-05-13 17:27:53;
刘先生提的问题提的好,其实这些问题我也琢磨过,时代在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如今,科技在发展,人们讲究无纸化办公,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也在深入人心。我们庆幸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也感受到了其中潜移默化的变化。未来许多门票取消了,还景于民,这是大势所趋,还有些门票电子化了,无需再增加成本,这都是势在必行。也许只有我们这一代人还在“买门票”、“摸门票”,这是时代的无奈。但我相信这是个长期的过程,门票要真正“消失”还需时日。如果真正到了那一天,这“门票收藏”可能也就到头了。哈哈哈哈哈...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9-05-14 10:57:23;
由量变到质变,由喜爱到专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文化,肯钻研,进步更快,加油!
![]() 姓名:熊斌; 时间:2019-05-26 23:40:52;
收藏门票本无定式:
随缘便好, 爱好才真。 ![]() 姓名:强汉生; 时间:2019-05-27 09:40:24;
收集门票开始,可以广泛,只要是门票都可以收集,我个人认为不必马上确定专题,因为确定了收集专题门票,很多有意义的门票,就可能没有留意,而没有去收集,回头再想去收集就很困难了,我就吃过这样的亏。
![]()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9-05-27 11:07:08;
收藏门券就是收藏历史,收藏门券也是收藏快乐,收藏门券还是收藏友谊,券研网是一个温馨的券友之家,是券友们的良师益友,祝刘老师收获多多,集券快乐!
![]() 姓名:蒋冷薰; 时间:2019-05-29 14:19:23;
互通有无,共丰藏品!加油,兄弟!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140096;
今日53532;
昨日51794; 本页访问量:2773554; 今日216; 昨日300; 收录总数:11264988; 今日:15928; 昨日:17202;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