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门票上的名画(297)《木匠圣约瑟》——乔治·德·拉图尔

门票上的名画(297)《木匠圣约瑟》——乔治·德·拉图尔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8-07-20 查看次数:416; 复制本文地址
陈涛

图片总大小:556KB;最小图片:91KB;最大图片:466KB;


《木匠圣约瑟》——乔治·德·拉图尔

 

法国大皇宫1997年门票

 【画名】《木匠圣约瑟》Saint Joseph the Carpenter
 【作者】乔治·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
 【年代】1640年
 【材质】布面油画
 【尺寸】137 x 102 cm 
 【馆藏处】法国巴黎卢浮宫  

     《木匠圣约瑟》是拉图尔艺术成熟期的杰作之一,称得上是17世纪的绘画杰作。

       从17世纪中叶起,反宗教改革的人特别崇拜约瑟,把这位耶稣的世俗养父的地位排在仅次于圣母玛丽亚之后,拉图尔把圣约瑟画成身材魁武伟岸,可说是非常确切。他弯着腰,大手紧握着工具,肌肉突起,汗珠在手臂和额头上闪着光,显示他正在努力地工作着。

       年幼的耶稣头上没有神所特有的光环或其他任何外表装饰物,他举着一支蜡烛,这支蜡烛是画面上惟一的光源,就像耶稣是世界上惟一的神灵之光的光源一样。耶稣幼嫩细腻的肢体白里透红,就像一股从体内向外自然放射的光芒一样,拉图尔只有在画神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种技法。木匠正在加工的那块木头,在这里象征十字架。

       拉图尔可能与圣方济会交往密切,因此这幅画的主题不仅反映出对表现日常生活情景的兴趣,也反映出圣方济会教徒对圣约瑟、童年的耶稣和十字架的特殊情感。

 

     【说明:以下文字内容,译自《How to Understand a Painting》by 郑柯-Bryan

       烛火燃烧产生了一点儿烟。老人眼向上望,手里的活儿没有停,能看到找个孩子就让他安心了。即使蜡烛吹熄了,他们也不会淹没在黑暗里:这个孩子带给他全世界的光。在自己有皱纹的褐色前额上,老人能感受到火焰的温暖。岁月在不断磨砺着老人。孩子的侧影很清晰,笼着手护着烛光。这是祈祷的手势,红色的光映过他的手指。

       夜晚降临很久了,可在工坊里面还有很多活儿要干。他们待得越来越晚,生命似乎在向他们包围、迫近。蜡烛在慢慢燃烧,可总是烧得很快。你只会在最后注意到它,到那时就太晚了。最后一缕微光就那么轻轻一闪,它就没有了。很快就要到头了,老人让孩子做决定。

       约瑟所知不多。人家告诉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做木工,主顾们对他的活儿也满意。他是一个勇敢的劳动者,一个好人。但是这个孩子,像天使般到来的孩子,他与众不同。似乎他不需要学习,就已经全知全能。阴影无法令他担心。他很温顺,但是不会服从任何人。然而,将来某一天,他也必须要学着做做生意,就跟其他人一样。所以男孩坐在那里,就像他是来帮自己父亲的。父亲工作的样子,他已经见过无数次了。大概他将来也会成为一个木匠,也可以做木工活儿,从一块不规则的木头中制造出未知的美。不论何时,他都能做出有用的东西,能够有助于每天日常生活的东西。没错,他一定会做出某些东西。

       蜡烛的光亮为约瑟的精神带来温暖。他总是为其感到惊讶,今天晚上也是。他已经是一个老人,岁月让他皮肤下垂、动作迟缓,他的袖子随意向上撸起,鞋子充满灰尘,胡子蓬松散乱,手上充满老茧。他变得越来越像自己每天要面对的材料:棘手难弄的木头,过于干燥的树皮,锯削不当的木板。刨、砍、雕,约瑟重复这些动作。锯末在他身边 飞舞。他在沉默中做工,蜡烛的光亮就是他要的东西。

       有了蜡烛,约瑟可以看到:现实要具备何种活力才能对抗周围的黑暗,才有力量摆脱周围的 黑暗。这是现实实现自己价值、掌握真正的力量与和谐的唯一方式。周围的世界仍笼罩在黑暗之中。一个人之前可能对此没有意识,现在孩子掌握了他的心,每个夜晚都来到这里,让光照耀在他的工具之上,照在到处都是的锯末上面。锯末粘在鞋底上,进到头发、眼睛和鼻孔里。唯一没有沾上锯末的,是孩子自己。他那不属于任何特定时代或地方的袍子,保持古朴本色,不见任何污痕——灰尘不会沾染他。

       在约瑟年轻的时候,蜡烛就够了,人们认为它能发出真正的光。现在,它们的职责是宣告:更伟大的光即将来临。孩子小心拿着蜡烛。此时此刻,最轻微的光也十分宝贵。小小的火光就像淳朴的人的信仰一般脆弱——最轻微的气流也会让它摇曳、颤动。

       约瑟向孩子弯下腰。在地上,他把两个横木拼在一起,就像简单的房梁。画面背景的空间很空。木匠在用力,也许是疲劳让他抬眼看自己的儿子,试着跟他目光相对。

       画中他的脚部之前,分明是一个十字架。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1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8-07-20 00:31:40;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维超; 时间:2018-07-20 03:54:03;  
欣赏艺术之美!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7-20 05:29:29;  
欣赏了,谢谢!!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8-07-20 07:22:16;  
文字对画作的描写的太细致了。谢谢陈老师!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7-20 08:06:19;  
欣赏了,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7-20 08:16:46;  
欣赏了,谢谢!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7-20 09:25:17;  
欣赏了!谢谢!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7-20 09:32:37;  
欣赏了,谢谢陈老师分享!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7-20 10:55:07;  
好逼真的画作!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8-07-20 11:08:50;  
欣赏了!谢谢!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8-07-20 11:18:06;  
欣赏西方名画,也需要了解西方文化。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7-20 12:03:12;  
最喜欢精彩的画作解读。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8-07-20 12:34:42;  
仿佛照片一般,真美!说明文字更助于对作品的欣赏……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7-20 16:23:53;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7-20 17:29:39;  
欣赏学习,谢谢陈老师!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8-07-20 19:47:30;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7-21 07:05:53;  
欣赏了,谢谢!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7-22 21:26:59;  
欣赏了,谢谢!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3816952; 今日44777; 昨日68447;
本页访问量:2750381; 今日123; 昨日168; 收录总数:9342202; 今日:6552; 昨日:787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