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风采〗: 25岁小伙痴迷车票收藏

25岁小伙痴迷车票收藏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10万张老车票串起北京印记 25岁小伙痴
显示日期:2018-06-05 查看次数:612; 复制本文地址
景一鸣

                               25岁小伙痴迷车票收藏    10万张老车票串起北京印记


                          25岁小伙痴迷车票收藏 10万张老车票串起北京印记

25岁小伙痴迷车票收藏 10万张老车票串起北京印记

1936年北京电车赠送季票

25岁小伙痴迷车票收藏 10万张老车票串起北京印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2)北京有轨电车车票

25岁小伙痴迷车票收藏 10万张老车票串起北京印记

1939-1940年北京电车回数乘车券

今年25岁的马腾腾,是北京建筑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研三的学生。从小就对公共交通有浓厚兴趣的他,把收藏车票,尤其是北京公交车票当成了爱好的延展。自打上初一时收集第一张车票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他收藏的车票约有10万张,去年还把车票背后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这些车票其实也是咱北京城发展的缩影。”

红蓝铅笔引出的记忆

昨天,记者来到马腾腾家。面对记者,小伙子略有些腼腆,但是一提起车票,他就变得滔滔不绝。书案上,集邮册堆成了小山,里头摆放着他从初一至今收藏的所有车票,大约一万多种、10万来张。

随手翻开一本集邮册,其中夹着的车票透着熟悉和亲切,这是来自北京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铅印车票,细长条,五颜六色,每张票由票根处撕断,票面上一定还有个铅笔道子。很多人都还记得那时上车购票的情景,售票员手里都有那么一根裹着皮筋的红蓝铅笔。乘客交了钱,售票员借着皮筋的摩擦力,将一摞车票上的第一张搓起来,随手一撕递过来。很多人对此印象清晰,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为什么一定是红蓝铅笔?撕票前为何要画一道子?

马腾腾解释,那时的车票上有一大串数字,乘客买票时,铅笔道画在哪个数字上,就是这张车票可以乘坐的站数,超过了,下车时要补票。红蓝两色,则代表着公交车的行驶方向,即上行和下行。马腾腾边讲,边继续翻着邮册。记者发现,年代越近,票上的铅笔道子画得越不规范了,有的甚至没有画在数字上。“城市发展了,北京公交车多了,很多线路是统一票价,画道子只是为了表明上下行了。”

2005年夏天,刚刚12岁的马腾腾在三里河东路南口的公交站台上候车,下车乘客随手丢弃的废票吸引了他。他蹲下身,挑了几张品相好的废票,就这样开始了收藏。那时的马腾腾就知道,车票之所以五颜六色,是为了区别不同的运营分公司。

在集邮册里,还有些车票是完整的,没从票根处撕断。马腾腾说,这是他开始收藏车票后,有时为了收集某种车票,专门去坐公交车,在车上他会央求售票员,“阿姨,我多买几张,你别撕好不好?”

年纪不大却是淘票老手

在集邮册中,很多车票并非出自马腾腾这个“年代”,比如民国时期的车票、国外的车票等等。原来,自从开始收集车票后,马腾腾就开始了每周“赶集”的日子。

2007年,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报国寺旧货市场,在那里他发现了一群专门捣腾车票的票友,利用零花钱,五毛一块的,马腾腾收了不少新奇的车票,由此积少成多,到现在也保留着淘换的习惯,除了报国寺,凌晨4点开市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凌晨3点开市的大柳树旧货市场,他也常去,“必须得早去,去晚了就淘换不到好东西了。”

“赶集”赶多了,马腾腾也逐渐摸出了门道。原来很多倒腾车票的,是通过废品收购站收来的。在废品分拣时,有专人把旧书挑拣出来,卖给旧书商人,这书里没准就夹着车票。人们到各地去出差,回来也都把车票粘成一摞以便报销,报完了或者没报成,这票就没用了。就这样,马腾腾又多了一条收集外地甚至外国车票的渠道。

 网淘年代要拼知识储备

现在,马腾腾淘票的办法更多了,在网上找老车票几乎是他每天必做的事。但网上的价格虚高,考验的不只是买家的耐心,还有对历史的了解。

一张北京市公用总局公共汽车处的老环线车票,票价是大洋五分,路线上则有东四、西四、景山等多个北京人耳熟能详的站点。这样一张老车票在网上标价几千块钱出售,按照卖家的说法,这是一张北洋政府时期的车票。马腾腾花了半年的时间,最终以几百元买下了它。其中的波折不在于砍价,而是双方的“论战”。马腾腾驳斥卖家,北洋政府时期北京没有公交车。而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后,北平曾更名北京,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所以,这张车票应是日本侵略者接手公共交通后销毁的一批车票的票样。从票面到历史,解读分毫不差,令卖家心服口服。

从车票去解读城市变迁

马腾腾收集老车票,与利益无关,他并不是以捣腾老车票牟利的人。在他看来,巴掌大的老车票泛黄而脆弱,但其中蕴含的历史却无比厚重。

每当拿到一张老车票,马腾腾都要从网上、去档案馆找资料,挖掘这张票的由来,把车票按年代串联起来,更能理解公交尤其是北京公交的发展。马腾腾的相册里,有一张长方形绿色车票,上有“预售乘车券”字样,为了弄清北京什么时候用过这种票,马腾腾到档案馆去查询,档案当中,并没有车票的照片,他必须从字里行间去比对,工作量很大,为一张车票查上几十份资料是常有的事。最终查明,1952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发布《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预售乘车券发售暂行办法》,为便利乘客简化购票手续,在当时发行了这种预售乘车券,1955年是发售最多的一年,共发售314万张,这种车票一直使用到1957年。

几年前,马腾腾的朋友写了一本跟公交线路有关的书,他建议马腾腾也写一写。马腾腾说,那我写一本跟车票有关的书吧。为了收集资料,他用去了5年时间;为了把票样清晰地呈现在书页上,他自己买了扫描仪,而舍弃了翻拍的办法。一些藏票的朋友手上有珍贵的车票,却不能随意拿出来时,他便抱着扫描仪、电脑到人家里去扫。详细查阅了5年的资料以后,马腾腾又花了一年时间,才把这本书写好,并于去年出版。与最初的想法不同,一开始想写成一本类似于专业学术的书,后来决定写一本章节体的“故事书”,让内行外行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才好。

捧起这本《北京公交车票史话》,马腾腾在用车票的发展,解读北京城市发展的一面。令记者惊奇的是,书中的图片包含大量《北京晚报》的报样,比如1961年3月3日《售票员一日》、1963年2月1日《写在新线路通车的时候》、1963年12月21日《一路汽车缩短车可候车时间》、1994年8月1日《无人售票第一天》等等。报纸上的一篇篇文章与邮册中的一枚枚车票,一个豆腐块大小,一个成人手指般粗细,却同样是一段历史的记录和承载。

采访快结束时,门铃响了,快递员送来个包裹,这是马腾腾刚淘来的一批车票,“写书的稿费几千块钱,还没攥热乎呢,我就都花了,还是买了车票。



来源: 北京晚报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29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8-06-05 03:26:21;  
拜读学习了,谢谢!
又是一位收藏大家,牛人啊!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8-06-05 05:03:18;  
欣赏了!后生可畏!赞一个!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6-05 05:46:35;  
年青的收藏达人。欣赏了,谢谢!!
姓名:寻波; 时间:2018-06-05 06:57:59;  
欣赏了,拜读了,又是一个收藏家!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6-05 07:06:01;  
小小年纪,大收藏家!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6-05 07:50:58;  
欣赏了,谢谢!!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6-05 07:58:06;  
玩收藏的各有千秋,开心快乐就好。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8-06-05 08:10:50;  
好奇和敬佩,让我昨晚迫不及待的请北京券友付万利老师联系上了他。希望今后可以向他学习,提高自己,收藏都是触类旁通的。
姓名:孙火根; 时间:2018-06-05 08:29:35;  
收藏后继有人,我们在沙滩上鼓掌吧。
姓名:孙火根; 时间:2018-06-05 08:31:28;  
付万利应在酒标发展为宜,彪炳千秋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6-05 08:33:03;  
小伙不简单,敬佩!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8-06-05 08:48:20;  
好样的,有耐心。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6-05 08:49:21;  
这才是真正的收藏!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6-05 09:02:13;  
有如此学问的年轻收藏者,难得!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8-06-05 09:23:32;  
25岁,年轻有为。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8-06-05 09:58:11;  
后生可畏,前途无量!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8-06-05 11:10:16;  
在收藏门派的圈子里收藏公交车票人数不少,都是兼着的。没有小伙的专业及努力,喜欢这样的文章,向小伙子学习。如介绍车票的整理方法就更好了。谢谢!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8-06-05 11:12:19;  
纠误:门票不是门派。抱歉了!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8-06-05 11:13:11;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6-05 11:23:29;  
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8-06-05 11:26:33;  
车票收藏达人,收藏界里的后起之秀,赞!!!
姓名:付万利; 时间:2018-06-05 11:47:50;  
年轻有为!向你学习!好样的!给北京人增光!赞!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8-06-05 17:02:31;  
年轻的老收藏家,佩服。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6-05 21:11:01;  
年轻有为的收藏大家。赞!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6-05 21:49:23;  
年轻的收藏家。
姓名:罗文革; 时间:2018-06-06 10:24:48;  
欣赏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8-06-06 22:42:26;  
谢谢作者介绍收藏界后起之秀!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6-07 05:16:56;  
也是一个痴迷人!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6-08 18:32:01;  
年纪轻轻收藏大家,了不起!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1222449; 今日23060; 昨日57966;
本页访问量:2773823; 今日51; 昨日216; 收录总数:11295200; 今日:9369; 昨日:20448;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