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2018年理论部征文(8)

2018年理论部征文(8)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8-05-06 查看次数:402; 复制本文地址
江西:彭安荣

试论门券展集之改革与创新

江 西  彭安荣

内容提要:本文试从门券展集的称谓、创作、分类、展示(展览)、评审等有关方面,探讨改革与创新。

关 键 词:展集称谓 分类 展示与展出 评审方法 改革与创新

前    言 :有关门券展集的构思与创作,我曾撰文谈及。(详见《券研网》2010年5月展示文章《浅说门券展集的构思与创作》),当年,感谢各位券友认同与资深老师赐教。

正    文:

近几年来,在欣赏“券研网”与实地所展示的诸多展集作品时,发现少数展集的构思与创作、网络与实地展示展览及现行评审方法上仍有待改进。

当今是与时俱进的改革年代,门券展集也无疑要适应实际,改革创新!

一、统一门券展集的称谓问题

目前一般对门券展集的称谓,至今仍有不少人仍是称为“券集”。殊不知,此种称谓定义不妥。 因为,从实际应用观察中,可见如下三种情况都能称之为“券集”:

一如国库券、练功券、用餐券、优惠券,门券还有其它票证券等等,集藏后均称“券集”,而门票仅是其中之一“券”;二是将门券分类归纳,分册存放,供自我欣赏或备用者,这也是“券集”;三是利用门券编组制作专集或专题,在不同的场所、不同的平台应用和展示的,这又是“券集”。

玩券者自然知道“券集”是指后者,但对于不玩券的其它观赏者,则难解其意。

实际的门券“券集”,它依据材质、制作方法、展示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纸质门券展集”和“电子门券展集”两个类型。尽管两类不同,但其功能与作用相同,即都是以“展览”、“展示”让人观赏为目的的。因此,拙认为,其称谓当统称“门券展集”为正规,不能再概与“券集”而并论了。

二、类型转换应用之创新

纸质门券展集纯为手工制作,它通过选券、塑封、粘贴、套袋等一系列工序制作成贴片,实地展出时,上框可用。如用于网络展览,可以通过扫描、相机拍摄贴片,传上电脑再经过图片处理软件(光影魔术手或PS等)转换制作成电子门券展集;而电子门券展集,则完全依赖电脑制作而成;电子门券展集虽然能打印成纸质贴片,但由于是电脑制作可扩大或缩小,打印出来的图片在展出时,如尺寸不准确,就完全失去了门券实物的真实性。一般说来,纸质转换成电子的容易且较为常用,也比较实用(但展示效果不如电子展集);但电子转换成纸质的,难度大,没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与格式转换技术,那就成了一张张彩色图片,不适合参与门券实际展出。

试想,如果在网络与实地展览中,能将电子门券展集转换成PPT(幻灯)格式或MP4(视频)格式配以音乐播放,这样,既有动画效果而且视听俱佳,展览效果更好,这无疑是种创新。应该预见到,以社会科技信息发展的趋势,这种展览形式,日后终将取代于原来的历史方式。

当前,有不少实地展览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监狱,这些单位多数具备了电化教育条件,有专用的放映设备和屏幕。假若能把展出的作品,预先制成PPT或MP4格式,拷入U盘(移动盘),在展出地点运用多媒体屏幕或电视机,一边播放,一边让参观者观赏实地展品,其效果定然OK!但此制作由于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制作者必须提升电脑操作水平。同样,也是对广大券友追求学习的一种督促与鞭策。

早些年上海田子老师和近些年承德的高兴武老师和我本人,曾对此作过尝试,观赏效果不错,证明可行。

三、门券展集分类的改革

门券展集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券集,在展出和评审中的分类很有必要。现行的分类列有开放类、展示类、传统类、研究类、人文类等等,其实并不必这样繁琐复杂!我认为,门券展集的分类,只分“专集”和“专题”两类即可。

(一)、“专集”和“专题”之区别与定义

“专集”和“专题”是有区别的,其定义也包含其中。

1、在选材上。“专集”在有了一定丰富门券的基础上即可产生主题。例如我有足够的庐山门券,那我就定个《庐山揽胜》主题,把所有有关的庐山门票,凑合编排一处,那就是一个很好的专集。都兴水老师的《中华名人》、《券说单字园林》、张景生老师的《陕券欣赏》、马明言老师的一页展集作品与北京4老师的合作展示作品,以及新近李新建老师的《巾帼何须让须眉》都是属于这种类别组集形式。

而“专题”则在先确定主题后,再从众多门券中选择与捕捉能表达与延伸主题的门票信息才能构成,不可能把同题同类的门票都拚凑组合在一起。

2、在编排的难易程度上。“专集”是罗列性专辑,只要把手头门券归类合理排列就成功了。而“专题”的编排却没有这样简单,它得“纲举目张”、“抽丝剥茧”以求“达意”。如我以前的获奖作品《路》、《聊》、《梦》、《说虑》、《生命》、《真情》等,仅此一两个字的主题,用券表达的难度远远胜过一般专集。

3、在构思创作上。“专集”比较单纯专一,如上所述,不予重复;而“专题”则是在想象、探索某一事情,或讲述某一故事或研究某一事件。因此,必须层层深入,依次表达才能清楚。

4、在观赏效果上。“专集”给人的是观赏美、门票全、介绍清;“专题”则在前述效应上还注重启迪教育。令人观赏后,有一定的思索、考虑和回味之感。如本人早些年展示的《沉重的思索》(其内容则以几个历史事件为教训,思索“兔子不吃窝边草”,突出“悲剧再不能重演了”以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5.在展集素材的使用上,“专集”一般多为资料属性,所以,决不能杂有与主题无关的券。但“专题”却不同。在构思与创作中,为了表达主题和说明某一事件或事物,以求“达意”,因此,在没有门券铺衬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以其它素材代替(如图片、纪念券等)。这点,已经券界公认。历次的展览也已约定俗成,只是规定了非门券素材在全集中所占有的比例而已。

(二)、试从两个同题门券展集评审“专集”与“专题”

为使大家更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我这里先虚构两个门券展集与大家一起讨论,看看“专集”与“专题”的根本区别和评审方法。

 

假设有甲、乙二位券友从不同构思和制作角度都做了一个同一题材的门券展集。

先欣赏甲友的:

主题:脚

前言:脚,是人行走的肢体;任何行动、活动都离不开它。脚的作用很大很广,它是那么矫健、那么有力……它的一动,就是对人不可低估的贡献。

纲要:(即目录;并附每个页面的标题文字)

一、散步的脚

你看,它是那么轻松……(配入公园散步图案的门票)

二、跑步的脚

你看,它又是那么矫健……(配入运动员跑步的体育门票)

三、跳高的脚

是它,在运动比赛中,为国家赢得了荣誉。(配入运动员跳高的体育门票)

四、登山的脚

征服高山险阻,也靠的是它。(配入有关登山的图案门票)

五、踢球的脚

你看,它是那么的有力……(配入足球比赛的体育门票)

六、舞蹈的脚

修长而灵活,展现的岂止是艺术之美。(配入天鹅湖舞蹈门票)

七、腾挪之脚

那飞挪腾越之姿,弘扬着中华武功的博大精深。(配入少林寺武僧和有关武术表演的门票)

再看看乙友的:

主题:脚

前言:脚,是人体的下肢,是人支配身体活动的重要肢体。人类的祖先猿,曾经是手脚并用的。后来,由于在劳动中的逐步进化,才有了手脚功能的区分。

脚,是伟大而能干的,它不仅承载着躯体活动,它还能开辟道路,越过深渊,创造了时代的光辉!

纲要:(目录)

一、脚的进化与构造

我们的祖先--猿,原来是手脚不分的……(配入古代猿人遗址和猿人门票)

在长期的劳动进化中,脚和手才各自有其独特功能;脚,才成为现在的脚。(配入脚的生理构造医学图片)

二、路是脚踏出来的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可见,路是脚踏出来的(配入山路、林间小道、田野道路等路的图案门票)

三、优美的脚姿欣赏

脚的活动姿势十分优美……(以下各姿,表达文字从略)

散步(配入散步门票)

登山(配入登山门票)

跑步(配入跑步门票)

跳高(配入运动员跳高门票)

跳远(配入运动员跳远门票)

足球(配入运动员足球门票)

跳舞(配入舞蹈门票)

练功(配入武功门票)

四、脚下走出了新中国

标题文字从略(配入井冈山、瑞金、长征、延安、西北坡、北京等红色景点门票)

五、走向更大的胜利辉煌

标题文字从略(配入有关建设成就和发展之类的门票)

 

就以上两个展集的构思创意与制作试作评审:

上述两个门券展集,用的是同一主题《脚》,分别从不同角度予以表达。但在构思创意中:

1、       从两集的类别分型来看:

甲集仅仅是说了脚的活动(说“脚姿”也行),其实,这不能算作专题,仅仅是个按图索骥的有关“脚”的门票罗列展示集而已,所以应该属于“专集”类作品;

乙集对主题有了扩展,构思较为深入,为求“达意”, 作了引伸,还用了一些医学图片,可以归类为“专题”类券集。

2、从主题立意来看:

甲、乙两集都犯了一个立意不准、主题偏离实际的错误。

因为这《脚》,不仅仅限于人类,任何动物、昆虫都是有脚的,连我们日常使用的俱也有“脚”,如椅子脚、桌子脚等等,还有电脑中的文档排版,也称“页眉”和“页脚”的。可见,这“脚”,是根本用门券表达不了的。

3、从前言和标题来看:

甲集的前言有明显的语法修辞欠缺;乙集的前言虽然生动,简练,但也根本表达不了“脚”的全部。两集,也同时犯了以偏概全的又一错误。可喜两集的小标题都还可以。

4、从门券使用方面来看:两集的配券还是可行的,比较切题,门券选用也比较合理。

 

从中应得到的启迪与教训:

从以上二例,可见门券类别的划分其实并不复杂。那些展示类的,只要券量丰富,合理选择排列适当,就是一个好的展集;而专题类的,就没这么简单了,它必须先有“意”再考虑如何“达意”、如何引伸、发挥,如何“完结”,如何把“事理”说通。

又可看出,两类门券展集的构思与创作也不简单,它们都是神经思维活动的高度概括,即从感性认识至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过程。

以上例子还算容易的,复杂的则更难了。

如前之例,假如主题仅是一、二个字,如何把这一两字延伸扩展,说得透彻、通达,令人信服,这就是展集的构思制作技巧。

技巧是什么?是一时或长期的灵感!是知识的积累!是日常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是思维的梯级思虑!“专集”和“专题”的制作都离不开技巧。

四、有关展集评审方法改革的探索

技巧是不能改革的。只有倡导对展集评审方法的改革。

由此建议各位评委,今后在实际评审中,不能走马观花或仅凭门券的珍稀程度先入为主,而应参照如上点评方法,对参展作品认真比照,详细分析,客观、中肯、公正地评审、评价再打分。

门券展集的评审,应该遵循“专集”和“专题”两类并重的原则,决不可厚此薄彼;在注意用券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全面衡量其艺术质量、构思、制作难度、观赏效果及考虑其它因素。具体分述如下:

一是承认“专集”和“专题”的明显区别与难易程度;“专题”构思与制作的难度远胜于“专集”。

二是“专集”的属性纯为资料式的,重在“券”的品相与珍稀程度,所以必须在评审中严格把握,决不能杂以使用其它券和非全品券; 而“专题”则重在“意”,(如有品相好的和珍稀品更佳!)不但应准许使用一定规定比例的非门券素材,评审中还应对门券品相的限制适当放宽。

三是 “展集分类评审”应取代原来“一框类”和“多框类”数字化分类的繁琐方式,评审人员可分“专集”与“专题”两组进行。

四、考虑当前券界的客观实际存在:如玩券者年龄偏大;景点更新、免费免票;门票的市场价值;玩票者多为工薪族和退休人员;友间交流方式的改变与退化;玩票者文化素养之参差悬殊……等等因素,如果门槛定得过高,势必让后来者望而生畏。如此,何谈券界之发展?后人之步尘与继承?即有爱好者,定然束之高阁,孤芳自赏,不追求展示或秘不示人。

 

诚然,我玩券以来,除了合作展集《中国梦》得过一次金奖,我个人从来也没得过什么高奖,(几次网站举办的“莲花奖”赛中也只是银奖与铜奖)。我有自知之明,因为一者可能是我的水平所限,二者多是由于我的展集中缺乏精、珍品门券。但我无怨无悔!贵在参与,是我历来的精神支撑!可喜浏览和欣赏过我作品的券友、老师们,都很赞同我的独特思维;我的创意应该说是较为新颖的。丰富的想象力,使我的作品虽则没有珍、精品但仍具有吸引力与观赏兴趣!这我可就知足而乐了!

常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但也不尽然。真正的“巧妇”,依然可以不用“米”做出美食和佳肴。最近,我试着用商品券(许多人认为的“垃圾券”)构思组编的以反映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专题展集《市场随想曲》,获得成功!它将为后来学习展集制作者借鉴的蓝版。“天生我材必有用”,决不可暴弃天轸!

 

   后  记: 由于我多次参加过网络门券展集展览的评审,体会感触尤深。所以在此撰文呼吁券友们与门券网站和各地券协组织,在展集创作和兴办各类门券展览及评审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推陈出新,以适应时代发展!为门券事业的兴旺,共同探索,共铸辉煌!

以上各论,错谬定然不少。请大家批评指正!

 

通联:江西省遂川县城 环城路30号

邮编:343900  手机:13879684566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3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8-05-06 05:21:52;  
长文拜读!券集的选题是因人而异,参展券集的评审也有各人的喜好。一碗水能端平是最好的,端不平而晃荡一点水出来也无伤大雅。玩门票的大都是一帮以老年人为主的群体,只要感觉老有所乐就可以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5-06 06:53:21;  
拜读学习了,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5-06 07:56:25;  
拜读,谢谢!
姓名:王学增; 时间:2018-05-06 08:20:07;  
拜读了,看法与彭老师基本一样。
姓名:龙小平; 时间:2018-05-06 08:57:12;  
此文甚好,犹如新风徐徐来,应允许不同声音,一次学术话活动只允许一种声音,是悲哀的!门券展应创新,不能固步自封,多出下里巴人!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8-05-06 09:12:20;  
为彭老师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叫好,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5-06 09:41:05;  
很有思考深度的论文,值得认真学习!
姓名:罗文革; 时间:2018-05-06 09:44:12;  
1.券集还是门券展集,这种属于毫无意义的讨论,就跟门票还是门券这种讨论一样,讨论了几十年了也没结果,大家约定俗成就好。按照你的理论,“券研网”是不是也该改名字了?
2.“电子门券展集”这个名词我也不认同,电子是修饰门券还是修饰展集的?有歧义。。。
3.暴弃天轸,没这个词?
姓名:伍勇; 时间:2018-05-06 10:27:07;  
太过于执着,太过于较真,反而失去了收藏门票的乐趣!顺其自然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8-05-06 12:29:51;  
门券展集的评审分类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不应该故步自封,也不可能一撅而就,评审标准应该分层次,全国展是代表券界最高水平,所以应严格,地方展、个人展则另当别论,在创意与精品的重要性方面应追求最大公约数,都不能偏废,只有在实践的探讨中才能不断提升门券展集的发展水平。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彭老师的探索精神应该值得赞扬和肯定!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5-06 12:38:47;  
来自实践的好文,拜读学习了,谢谢!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5-06 14:00:01;  
理论研讨,学术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共同探索,这才是真正的治学精神与风格!
券界之所以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券界的向前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快乐”和“老有所乐”及“乐趣”;与其说是“较真”,不错!
应该较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券研网”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门券收藏组织专业网站,是全国券友活动平台,方向正确,内容健康,何来改名之说?!理论部是指导与带领全国券友提升门券收藏研究与应用于社会的工作部门,为券界探索发展,其功不可没!
本人之拙文,是多年观察与感触的积累,并非空穴来风,经反复揣摸,字字斟酌,虽文不如某些券友老师,但出于对券界的发展尽心尽力!尽管有些错谬之处,但不至于被声讨、被责问吧!
在此,我诚恳地请求读者们,应仔细理解文意,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请善意指正或严肃批评!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多些指教,多些支持!!
谢谢大家!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5-06 14:20:46;  
回罗文革老师:“电子门券展集”这名称早几年就定论了,陈明新老师曾为此开设了讲课。你可能忙于各地买卖门票,不清楚吧!
感谢你的指出:暴弃天轸是我的笔误,应该是“暴殄天物”,有此词语,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的意思。谢谢!!
期待罗老师也撰文共同探讨门券理论研究!!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8-05-06 14:22:08;  
彭大夫是下了大功夫了!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姓名:龙小平; 时间:2018-05-06 14:58:59;  
门券界的确有种固步自封的倾向,作为仅仅出现二三十年的小门类理论难道:成熟了吗?定型了吗?为什么容不下创新的不同声音,不少资深高素质人士或潜水或不作声。某些人一无门券展集,二无论文,三无……却横加指责,胡乱评论,这对学术研究有何益?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5-06 18:39:41;  
拜读。
姓名:周盛仪; 时间:2018-05-06 19:37:32;  
有 深度的 论文,有启发。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8-05-06 20:28:53;  
理论部征文,就是为了活跃学术讨论,共同探讨提高,就是倡导大家各抒己见,启发思路,碰撞火花,以求得良策,促进门券收藏活动的不断提升。因此,希望大家正确对待论文作者的不同观点,正确对待点评券友的不同意见,相互尊重,多些宽容,只要不是恶意攻击,无端指责就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这里营造一个和谐宽容友好交流的学术氛围。
姓名:小李; 时间:2018-05-06 21:06:56;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好!作为一名旅游和门券收藏爱好者我只是及时学习各位老师的收藏经验。胡老师说得好,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各位老师的见解都有一定的营养值得吸取!我们要珍惜网站为我们提供的交流平台!口诛笔伐就过了!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5-06 22:24:54;  
彭老师以自己实践创作券集为例,谈创新券集,谈的较深。券集应创新,发展,学习了。喜欢彭老师所述"专题”券
集,券集创作内容独创,丰富,如:有以故事叙事,以券说话,专题券集是作者创新券集的创作。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8-05-06 23:13:14;  
拜读了!谢谢分享!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8-05-07 01:23:31;  
拜读!这是一篇有专业理论深度的论文!……彭老师多次参评券集,谈及一些诸如称谓、创作、分类、展示等方面的见解,当属一种学术讨论,是值得肯定的,是把感性认识推向理性认知的一种探究……我想认真阅读后,只要能从中悟得一些灵感,促进自身在今后券集的制做水平方面更上一个台阶,这就是一种收获,这也正是进行理论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不随我心不勉强”!智仁相见,各有所爱,取长补短,只为藏乐……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8-05-07 10:55:41;  
有见地,有理论支撑,架构门券桥梁。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8-05-07 11:08:12;  
彭老师的养生文章读来就让人受益,此文阅后,给人启发。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8-05-07 14:05:38;  
不以物喜,不以己忧,坚持探索,勇于实践。学习彭老师这种不断探索追求的精神。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5-07 22:16:33;  
学习了。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5-07 22:57:26;  
赞成彭老师对两种展集的论述,学习了。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5-08 08:12:53;  
拜读了,谢谢!!!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8-05-09 12:41:27;  
拜读了!谢谢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8-05-11 22:39:51;  
拜读了,谢谢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2851439; 今日37840; 昨日38264;
本页访问量:2642657; 今日184; 昨日440; 收录总数:6668341; 今日:5237; 昨日:19297;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