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西行漫记之八 喀什老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
西行漫记之八 喀什老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走遍新疆,感觉喀什这座城与众不同,最主要的不同就是那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如同迷宫般的老城,这在其他城市难以看到。喀什老城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海路尚未开通之前,这里是东西之间来往交流的枢纽。古代丝路在进入塔里木盆地以后,这里成为西出南亚、西亚和地中海的必经之地。 正因为喀什是丝绸之路的要塞,无数的使者、将帅、王侯、艺家、文人、僧侣和往来跋涉的商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通过政治上的抗争和亲睦,军事上的冲突与结盟,经济上的交流与贸易,文化上的冲撞与交融,科技上的渗透与演进,留下了无数浓墨重彩的画卷和撼人心魂的诗篇。 喀什老城区犹如置身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面积为4.25平方公里,约有居民12.68万人。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喀什老城是典型的高台民居,爬坡上坎,走进老街巷,在约2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里,2.3万居民聚居叠住,两三百条巷道交错密织。奇特的建筑、浓郁的民族风情、沧桑的历史街区土石路面的巷道,宽一点的能走驴车,窄的两人并肩难行;街巷东转西折,南弯北错,迂回曲折,看似路尽,却柳暗花明又见一巷,恰似《水浒传》里祝家庄的盘陀路。巷道两边是一户户维吾尔民居。民居屋舍很有特点,一般人家都在有限的平面上,盖起两到三层土木结构的小楼,有的向下延伸,建成地下室。客厅、居室皆由木质扶梯、楼梯连结。家家都有晾台,位于平面屋顶。每户都有不大的庭院,用于养花或置放盆景。盆景、鲜花与建筑物廊柱、木雕、挑檐上的各色花饰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幽静清新。有时在两条巷道的相接处,会遇到跨街架起的一间小楼,似成门廊,使小巷增添丁几分古朴与幽深。走上一条条越来越窄的小巷,穿过一间间越建越高的屋舍,来到孜里其巷的一户维吾尔族家庭。进门后,脚踩木梯,拾级而上,登至屋脊,眼前豁然开朗,真有“一览众屋矮”之感。就是远处林立的高楼,也仿佛只在脚边。 老城里的民居是允许游客进去游览的,而一般民居若家门前的两扇门都打开,则代表男主人在家;若看到只有单独的一扇门打开,则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而要是看到大门前挂了布帘,则代表现在家中正有客人来访。行走在老城中,观察着那一扇扇各异的大门,感觉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老城区里如果迷路,就看脚下的砖,它就是行路的方向标,可以带领你走出老城。其中只要沿着6角的砖走,便可走出老城;而另外一种4角的砖向前走是死胡同。这是当地人的一种暗语,外地人如果不懂,来此多半会迷路,而当地人对此很熟悉,所以不会有这种困扰。经过证实这种方法很有用,很佩服最初建路的老城人民,可以将如此丰富的智慧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 著名诗人郭小川曾说过:“不进天山,不知新疆如此人强马壮;不走南疆,不知新疆如此天高地广;不到喀什,不知新疆如此源远流长。而不上这条街呢?上述的这一切似乎还不知端详。” 我们参观了几条街区,巷内小道曲折蜿蜒,方向难辨,没有导游准会迷路的!忽然想起来原来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欧洲有个国家也有类似一个小城,铺在地上的砖有讲究:有一块砖表示前面的巷子是死胡同;如果有一块颜色稍稍和别的不一样的方砖,就表示前面有出路。一问导游,她说这里也是这样的,不过我们看了半天还是没有弄明白。老区的房屋几乎是用黄泥一层层夯起来的,冬暖夏凉。很多人家里很简陋,生活用品也非常简单,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是一种很悠闲自得很满足的神态。 喀什老城正在大规模改造,整个老城被拆得七零八落,到处都是断垣残壁,这不仅是喀什的无奈,整个中国大陆都面临这个问题。一边是发展的需要,一边要保护历史的痕迹,看似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真的给政府出了道难题。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城的环境卫生、消防隐患、治安问题都成为很头痛的事,与老百姓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现代化的新城形成极大的反差。但全部废除又觉得不妥,毕竟这是数百、上千年历史演绎的见证,割裂文化、忘记历史都是没有前途的民族,看到老城大拆大建心里实在有些别扭,但不这样又如何呢? 写于2014-01-20 摘自董耀辉先生博客,敬请关注《西行漫记(九)》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8-05-17 05:41:56;
欣赏了!谢谢董老师详细介绍喀什的建筑风貌风土人情。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5-17 06:36:17;
介紹详细有趣,欣赏了,谢谢!!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5-17 07:20:36;
谢谢介绍。
![]()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8-05-17 07:26:34;
谢谢对喀什老城的有趣介绍!
![]() 姓名:骆志方; 时间:2018-05-17 07:57:47;
我去过老城高台那一带的民居。喀什1902年曾遭遇过大地震,90%的建筑毁之殆尽,现存的“老”房就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已。这里就是喀什的棚户区,杂乱无章。土坯、土砖、白杨木、涂泥的苇草就是一幢房子,不仅简易、丑陋,更多是摇摇欲坠的危房。没有供水和排污系统,“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厕所房上爬。”老城就是这状况。我是坚决提倡保护所有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但看喀什老城所谓的“价值”,我是坚定的拆派,至少现实会说话,那里很多房子是空的,生活条件太差了,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会住在这个“老城”了。
![]() 姓名:伍勇; 时间:2018-05-17 07:59:56;
拆建之后就没有历史韵味了!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5-17 08:18:58;
拜读。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5-17 08:45:23;
谢谢介绍!
![]()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8-05-17 08:47:48;
第一张照片很美!谢谢介绍!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8-05-17 09:11:09;
维吾尔族的大本营。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8-05-17 09:35:55;
喀什老城还真没去过,从南疆的库车县城老城能感觉出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建筑,老乡家的房子还是进去过,土房子真的是夏凉冬暖。
![]()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8-05-17 11:31:20;
好,就是没去过。有机会去看看。
![]()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5-17 11:41:39;
欣赏了,谢谢介绍。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5-17 13:02:11;
很遥远的地方,到了新疆也没去那里。谢谢介绍!
![]()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5-17 14:31:39;
欣赏了,谢谢介绍!!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5-17 15:22:53;
介绍详细,谢谢分享!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8-05-17 15:30:07;
拜读了。谢谢董老师的详细介绍!同时感谢崔艳红老师整理上传!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5-17 16:40:24;
欣赏了,谢谢介绍!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5-17 17:13:42;
欣赏了,谢谢董老师对喀什的详细介绍!补了我到新疆没到喀什的遗憾。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5-17 18:14:30;
谢谢董老师对喀什老城的详细介绍。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5-17 18:31:25;
一处特色别致的地方,一处欲拆毁不能的老城。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8-05-17 22:28:49;
感谢董老师细说喀什老城!……说实话,喀什老城确实比不上内地一些老城耐看,但这真又是她的特色所在……现在喀什也在对老城进行改造,相信一定不会让真正关心古城文化的人失望的……
![]()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8-05-18 06:53:06;
拜读欣赏学习了,谢谢!
![]() 姓名:董耀辉; 时间:2018-05-18 19:52:47;
谢谢大家的阅读,说实在这是发展中的一道难题,作为历史应该保护,毕竟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过去,民族需要文化,也需要历史,更需要记忆,但看我们的政府如何最好的解答这道难题。问候大家!!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223597;
今日24202;
昨日57966; 本页访问量:2773827; 今日55; 昨日216; 收录总数:11295828; 今日:9996; 昨日:20448;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