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其它类别】-〖其它类别〗: 门券展品电脑实用制作技巧(续3)

门券展品电脑实用制作技巧(续3)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追求门券作品的艺术美
显示日期:2009-09-10 查看次数:554;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陈明新

门券展品并不是简单地将门券和文字进行再排队的插图作品,而是一种编排技巧再创作的艺术作品。这种作品设计的难度虽然不是很大,但它却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创作的再现,涉及到文学、美学、艺术、时空、网络和电脑操作等多方位知识的积累,其创作过程还需要精雕细琢。

简单说,门券展品的艺术美多指外观编排是否美观大方,而外观编排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所谓美观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加上一个背景色,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整体外观的综合平衡,应满足视觉即时接受美感的要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页面布局疏密有致、色彩浓淡相宜、整体清新淡雅。”要想做到这一步,就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美学知识和创作技巧。

在《门券展品电脑实用制作技巧》系列文稿中,我已不间断地多次谈到编排中注意的一些问题,这些都属于追求艺术美的范畴。 

本文基于网络和常规作品的A4幅面贴片,集中叙述在制作门券贴片过程中,讲究艺术美的几种技巧处理方式。

1. 外观处理

①. 空间视觉比例。

这是门券展品创作过程中,始终要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门券幅面一般比较大,单体占用空间较大。但在一张A4贴片上,一般只能置放两枚大幅门券或3 — 5张中、小幅门券,对所剩空间的处理有一定难度,一般都是利用“文字填空”的办法,适当调整页面的空间视觉平衡。

怎样做到“疏密有致”?我认为:无论页面中的素材和文字或多或少,在编排中都要考虑到素材与素材、素材与文字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间(间隔),既要防止“横竖不齐,页面空旷”,也要杜绝“顶天立地,密不透风” ,既要回避“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也要控制“左右大小不一,水平失衡”等等问题。实践证明,成功作品的外观设计,不完全在于作品中素材和文字的多与少,关键还是处理好素材、文字和整体空间的视觉比例关系。

②. 空间比例的调整

下面选取了部分近期作品中个别的贴片,进行了适当调整后,予以展示(修改前、后的对比图),以加深大家的印象,敬请涉及到的作者给予理解,不要介意。


③. 重要提示:在编排单个贴片时,还应考虑个体与全局的关系,不要“就事论事”,要“兼顾全局”,要符合整体统一效果的要求,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编排经验。所以,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要经常观察练习、不断创作新的作品,以积累经验。

2. 文字的字体、字号、数量选择

①. 对于门券展品来讲,文字的字体和大小的取舍,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也需要讲究一番科学的。作为展品,除了标题(含作品名称、大小章节的标题)以外的文字轻易不要选用美术字体,建议采用楷体、仿宋、或黑体、细黑、幼圆、宋体等正规的字体,叙述文字和解释文字还可以区别选择字体。

②. 标题文字可以选用美术字体。标题是作品的眼睛,其字体应夺目,字号应适中,太大太小都不好看,影响整体美观。根据经验,word文档本身自带的“初号”字,大多情况下,难以满足主标题的字号要求,可以用“绘图”工具的“插入艺术字”工具制作,这个工具可以绘制出无限大的字号来,而且,可以轻易实现各种字体的美术变化,非常好用(见下图)。


③. 作品中的叙述和说明文字的大小字号,可以根据页面整体布局的饱满程度来权衡选择。版面上素材多的,空间显得饱满的,文字可以选择小一点的字号;反之,可以选择大一点的字号。一般情况下,字号不宜太大,章节标题的字号可选择“二号”至“三号”,叙述和说明文字可选择“五号”至“小三号”。一个原则,素材和文字之间要留出一定的空间来(注意本文的附图)。

④. 作品中叙述和说明文字的数量,也应该适量控制。空间富余时可以适当增加文字数量,反之应减少。一般情况下,在A4规格贴片中,叙述文字不宜超过三行,说明文字不宜超过两行。

⑤. 重要提示:各种字体同一字号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要灵活选择不同字体的字号大小。

3. 文字行距的调整

新创建的word文件,它的行距是自动生成的,一般原始设置都是“1.5倍行距”。实践中,我们有时会感到,在新建的文件中输入文字,总觉得行距不是太宽就是太窄。若想找一个合适的行距,以腾空或弥补空间的不足,怎么办?我们可以重新设置一下新行距,有以下情况:

①. 全篇文件统一行距的调整。    如果已经录入文字了,那么要执行如下程序:用光标覆盖一下所录文字或者用鼠标点击工具栏上的“编辑”,从下拉菜单中选择“全选(L)”  → 然后再从工具栏的右部选择“行距(1)”图标(见下图左),点击这个图标,从下拉菜单中选择适合的行距。可以试验各种数据,有宽有窄,最后确定适合自己需要的那个条件。如果在工具栏上没有这个图标显示(隐藏了),则用鼠标左键点击工具栏一行的最右边“工具栏选项”图标(见下图右),就可以找到“行距(1)”图标了,找到后点击这个图标,它就会出现在工具栏明处,然后重复前述。

如果新建的文件还没有输入文字,那就可以直接执行上述的后部分程序命令即可(无需执行“全选”程序了)。

 

 

 

 

②. 仅对某一节段落行距的调整。

先将需要调整行距的段落,用光标覆盖(以前介绍过操作方式),然后选择工具栏上的“行距(1)”图标,执行如上介绍的操作程序即可。

③. 文本框中文字行距的调整。

将文本框中的文字用光标覆盖,然后执行:选择工具栏上的“行距(1)”图标,如上条款介绍的操作程序即可。

④. 重要提示: 调整行距的手段还可以从工具栏“格式”→“段落(P)”→“缩进和间距(I)”的程序中寻找执行命令,操作程序参照上述步骤进行。

4. 素材的边框和美化

①. 素材边框的创建。

在《技巧(1)》,我曾经介绍过,如果想给素材加边框,可以在扫描时,给素材覆盖一张背景纸,然后选框扫描。  其实,当无边框门券等素材插入(粘贴)word文件后,我们还可以利用word文件自带的边框工具,制作一个新的边框,也很方便。

方法:双击素材 → 在新出现的“设置对象格式”对话框中选择“线条与颜色”栏 → 选择并调整“填充”和“线条”两个小栏目中的相关数据 → 选择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

②. 边框的美化。

现代门券展品,大多作者都会给展品中的素材加上一层或两层边框或衬底,以增加素材的立体感,这种经过塑造的素材边框或衬底,只要处理得当,可以起到突出素材的视觉效应,这同样也是追求作品艺术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我在《技巧(续2)》一文中,也讲过这个问题,现在需要强调的是,边框的宽窄和色彩的选择也要讲究科学,要与素材之间形成一定的反差,而且这种反差应符合大众观赏心理。为此,我们要多观察他人作品的处理方式,学习研究辅助美的效应。下面一组图例为无边框、单层边框和双层边框处理后的视觉效果:


③. 重要提示:不少朋友热衷于贴片大边框的使用,在网络作品中,大边框的使用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同一题材的东西,在不同环境下的欣赏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光天化日的环境下欣赏带边框的作品,总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这可能也是视觉环境差造成的,是正常的生理反映。

另外,在设计常规展品时运用大边框,也容易造成与A4纸张的脱节。所以要提醒大家,在设计常规作品时,应慎用大边框!

5. 小结

需要声明一下,每个人的艺术审美角度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主要是基于常规的(大众的)艺术欣赏角度谈的一些个人看法,并非绝对认识,因为世上没有绝对美的东西,任何美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但无论如何,特殊美是建立在常规美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常规美,谈何特殊美。所以,我们在日常门券作品的创作中,注重常规的设计手段,尤为重要。

为了加深朋友们的审美意识,笔者特选取已在网上展出过的、空间平衡关系处理得比较成功的8张贴片,供大家今后编排贴片时参考。这些贴片共同的特点是:布局均衡,处理协调,外观大方。


至于作品色彩的运用问题,在网络作品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在《技巧(续)》中,已有较详细的论述,这里不予重复。

另外,门券制作过程中追求艺术美是全方位的,还有很多方面的技巧值得探讨,望更多的朋友不拘一格,撰文表述。

本文所持有的各种观点和看法,都是个人认识,如有错误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

 【责编: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09-09-10 20:20:10;  
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谢谢陈老师!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09-09-13 20:43:02;  
建议学习制作门券作品的朋友仔细看一看本稿。本文是整个学习电脑制作贴片系列文稿的核心重点部分,掌握本文所述的几个制作技巧及空间构思,至关重要。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31332; 今日17263; 昨日15449;
本页访问量:2658080; 今日349; 昨日321; 收录总数:6914170; 今日:4172; 昨日:34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