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收集另类门票的尴尬与窘境 |
收集另类门票的尴尬与窘境
沈阳 甄文兴
来海南后,赶上了海南旅游大降价,有些旅行社打出的价格,让人们都不敢相信。比如,从海南东方市到三亚地区的“南山文化”、“天涯海角”、“东山岭”等景区三天两晚游,包含三天的吃、住、行、门票等,每人仅收20元~50元不等。早来海南的人说,你们来晚了,半个月前,三天两晚游不要钱,甚至是出去一次,旅行社倒给游客每人80元。旅行社的人说,国家为发展海南的旅游经济,政府与商家都按旅游的人数给旅行社一定的补贴,所以才出现了旅游大降价,同时也出现了蜂拥而至的人流热浪潮。 商家给旅行社赞助,旅游就避免不了“购物”。而许多的购物店并不是商店,而是专业性很强的“博物馆”。比如,万宁市“兴隆华侨橡胶博物馆”,就是这样的一个专业“博物馆”。博物馆首先展示的是解放初期,爱国华侨们是如何历经艰辛困苦,甚至是生命,把橡胶树的种子偷偷的带回海南,并在海南发展橡胶产业的历史。博物馆的后面是“体验馆”,工作人员会不厌其烦地向游客们介绍“乳胶床垫”、“乳胶枕头”、“乳胶被”等等产品,销售给游客。这就是旅游团必去的“购物店”之一。 我要说的是,每参观一个这样的“购物店”(有的叫“博物馆”,有的叫“博览园”等)都会发给您一张“参观证”,或叫“参观卡”等。进门时游客们挂在胸前,出门时有工作人员收回。此卡算是什么呢?是门票吗?我试探着发表在“辽宁券友微信群”。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参观证 下面看看辽宁券友的跟帖。 世界遗产(沈阳卢骏):购物卡。 白山松水(吉林孙会军):导游回扣卡。 六艺(沈阳韩立):我收藏这样的卡,每次旅游回来,我都要把这种卡带回来,现在收藏了许多。 沈阳半疯(沈阳王华锋):老哥哥,橡胶博物馆的“参观证”,帮我弄一张。 甄文兴回复沈阳王华锋:哈哈,你就不怕说是“购物卡”、“导游回扣卡”吗? 竹雨松风(沈阳刘丰田):别管它叫啥卡,自己喜欢的,玩的高兴,就值得收藏。 按“六艺”和“竹雨松风”的说法,此卡是可以收藏的了!但它还是与进门购买的门票,有所区别,主要差别就是这类卡不完全是参观景点,有的还有购物,且循环使用。但都具有进门功能,暂且称之“另类门票”吧!然而,要收集这种“另类门票”可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进门时发给你,出门时要交回的,咋办?只有一个字:匿!(就是“悄悄地收藏起来”!) “六艺”(韩教授)在微信里说:“出门时告诉他们,就说掉厕所了,或者说给前台了!我就是这么带出来的!”按此效仿,还真的留下了许多这样的“卡证”。就是当时服务生向我索要卡时,挺尴尬的。这颗心啊!就像怀里揣着兔子一样“蹦蹦”直跳。 最让我难堪的是参观“槟榔谷景区”,它不是购物店,是黎族居住的风景区(可称“黎族古寨”)。因为是团体,不发给游客门票,而是由槟榔谷的导游发给每位游客印有槟榔谷标识的“服务监督卡”。带上这个服务监督卡,就可以进入景区大门了。 槟榔谷服务监督卡 当我们参观完槟榔谷时,槟榔谷的导游开始回收“服务监督卡”。为了收藏这张卡,我悄悄地绕过导游,把“服务监督卡”装进兜里,随着人群进了旅游汽车。等游客们都上了车,槟榔谷的导游拦住了汽车。 “少一位啊!”导游在喊:“谁的卡没交?” “都交了!”游客们回答。 车内的导游清点人数,并告诉车下导游:“我们的人一个都不少。” “是有人没给卡,就差一个!”导游说。 那一个就在我的兜里啊!当时心里忒矛盾,拿出来,其他游客怎么看我啊!不拿,导游在不停的催要。怎么办?最后决定,就是不给,看你能怎么样!五十多名游客,鬼才知道是我拿的。 大约僵持了几分钟,导游服了:“算了,算了!不要了。那位游客,给你留下做个纪念吧!” “谢谢啦!”心是这么想的,就是没敢说出来。 汽车离开了槟榔谷景区,我摸了摸这张“另类门票”,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哎!老甄啊!都是门票惹的祸,啥事都干! 还是看看我收集的部分“另类门票”吧。 参观卡与贵宾卡 植物科技馆会员券 写于二0一七年十二月十日东方市山海湾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12-14 00:16:25;
孔小夫子说过:“窃书不算偷……”,甄老师偶尔留下几枚自己喜欢的“另类卡”也无伤大雅。谁让自己喜欢收藏啊……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12-14 00:19:56;
拜读,欣赏了……甄老师巧得“服务监督卡”,真正算是一桩集券轶事啦……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12-14 05:46:47;
老乡集票之道另有一番味道。
![]()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12-14 06:53:27;
甄哥这“梁上君子”的经验之谈大有裨益。干我们这行的是可以效仿滴。读文幽默风趣,词语中的,心胸坦荡,留此存照,惠及券众啊。
![]()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12-14 07:01:31;
我也有偷偷留此购物牌证的经历!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12-14 07:32:19;
有趣的轶事。爱票之人都有藏票之心!!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12-14 07:46:21;
这都是门票惹的祸!
![]() 姓名:陈捷; 时间:2017-12-14 08:52:46;
集票之人不叫窃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12-14 08:56:34;
另类收藏也是收藏,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12-14 09:18:35;
实际上是给导游回扣的凭证,有按人头的,有按购物提成的,所以导游比较在乎。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12-14 10:05:10;
幽默风趣,集券之乐跃然纸上!
![]() 姓名:骆志方; 时间:2017-12-14 11:29:39;
那是打着门票招牌的典型性导游回扣卡,是统计进来人数,购物多少,回扣多少的东西,它上面不能毫无遮掩的印上购物卡,一会引起进来人反感,二国家多次打击零团旅游强制购物行为,所以这类东西对我来说毫无兴趣
![]() 姓名:钟杰; 时间:2017-12-14 12:24:17;
谢谢甄老师讲述收集另类门票的故事。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12-14 13:35:16;
哈哈,都是集券惹的祸,老实人变坏了!
![]()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17-12-14 14:48:58;
这类卡,只好白相相(玩),犹如顾老师所言,老实人也要变坏。呵呵。有一次,我也遇上这种事,出门回收,无奈。说明情况,收卡者
指着方向说:问那先生拿。好不容易找到那先生,不肯,我只能亮出证件,那位才勉强给我,但不是购物卡,什么周年活动纪念卡,呵呵。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12-14 15:07:28;
早几年我在重庆一日游时,也曾藏匿过此类卡,推说掉了,导游说赔偿5元吧!最后给她2元了事。虽说区区小数,感觉不值,此卡无多大收藏价值,也无任何观赏乐趣!其作用及意义还不如我们在外参会的代表证和部分景区的游览证(如重庆至武汉豪华游艇三日游的胸牌)。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12-14 16:58:52;
喜欢就收藏,没有绝对的标准。不过导游那么追也挺麻烦的。
![]()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12-14 17:44:02;
出门旅游都会到购物区,购物证和购物券如果图案漂亮且有特色,就留着玩。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12-14 18:41:13;
喜欢就留,他们回收都有目的,不必理会他。
![]() 姓名:寻波ii; 时间:2017-12-14 20:01:48;
只要喜欢的收藏,就留!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12-14 20:13:11;
各有各的用途,导游回收与他个人的利益有关,游客不交回卡纯粹是收藏的兴趣使然。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12-14 20:31:29;
旅游时的购物卡算不了甚么!
![]()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7-12-14 20:47:52;
如同高速通行卡,地铁换乘卡,园博园参观卡我们集票人集册里常见。都是回收的,喜欢集就有办法收藏。谢谢甄老师介绍少见光的看!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12-14 22:25:20;
我个人认为三亚鹿回头的“贵宾卡”最大气,赞!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12-14 22:46:39;
有的购物卡真的很吸引人,例如台湾绮丽珊瑚博物馆的购物卡,没有购物卡仨字,却有绮丽珊瑚博物馆字样,一个团队一种颜色,由不得就想留下。
![]()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12-16 15:19:33;
哈哈哈!真是有趣的!谢谢介绍!
![]() 姓名:金龙; 时间:2017-12-19 20:25:17;
坚持就是胜利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272544;
今日11881;
昨日61190; 本页访问量:2774008; 今日8; 昨日228; 收录总数:11311694; 今日:3789; 昨日:22056;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