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武当山丰和桥的故事

武当山丰和桥的故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7-09-24 查看次数:291; 复制本文地址
湖北省:唐铁柱

图片总大小:146KB;最小图片:48KB;最大图片:98KB;


    武当山下有座小巧玲珑的石桥,叫丰和桥。人们走到这里,就会不约而同地说出一个有滋有味的故事。

0923_3_缩小大小.jpeg

0923_4_缩小大小.jpeg 

    很早以前,离玉虚宫五里的地方,有个学堂。学堂里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张丰,一个叫李和,他俩是最好最好的朋友。 

    李和不走家运,先死了爷,后死了爹,身上没穿的,锅里没煮的,李和还不够一个劳动力,他妈又是妇道人家,实在无法生活下去,母亲带着他离开了武当山,一路讨饭上了陕西亲戚家。 

    李和走后,张丰发了财,买田置地,起梁盖屋,后来又当上大官。一当官,就要娶夫人,张丰相中了一个很漂亮的千金小姐。接亲的时候,大请客,大受礼,亲戚眷属,乡党邻居,三朋四友,老师同学,个个接到,而且还特地派了一匹快马,到陕西给李和下了请贴。 

    这时李和的妈已经死了。李和葬了母亲,家里穷得锅当琴敲,三天难烧一顿火,他接到请贴,就为起难来:不送礼吧,一来对不起同窗好友,送礼吧,家里一无所有,想来想去,只好将家里仅有的一只大白鹅逮了去。 

    陕西到均州,一千里只多不少。李和抱着鹅一边讨饭一边走。那天,走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老天爷偏偏下起大雪来。他藏在岩洞里饿了三天三夜,四肢无力,头昏眼花,再也不能饿下去了,只得把鹅杀掉吃了。 

    拿什么送礼呢?李和就将鹅毛包了,带到张丰家来。张丰家满堂宾客,吹吹打打,门房一看李和穿得补丁套补丁,脸皮象黄蜡,瘦得皮包骨,便问:“送什么礼?”“鹅毛”。李和回答。门房愣住了,鹅毛算什么礼物呢?分明是来混吃喝的。便大声吆喝:“滚开!滚开!要是饿了,叫伙计给你盛碗饭汤;要是没钱,叫伙计给你一瓢包谷糁。” 

    李和气极了,提起笔来在墙上写了两首诗。一首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筵上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另一首是:世上马瘦沟子深,穷家说话没人听。千里迢迢送鹅毛,好心反做恶意人。写罢,扭转身走了。 李和刚走,张丰看见墙上两首诗,认得是李和的笔迹,便亲自骑马去撵。李和饿得实在走不动,正坐在一座小石桥上歇歇。张丰即刻下马,上前施礼,解释了千言万语,李和一言不发,一脚不动。张丰没法,便派人在石桥上大摆筵席,为李和接风。他对众位客人说:“我的同学,是个很讲情意的才子。他从陕西步行千里,给我送这鹅毛来,比金银财宝还贵重。”说罢,咏诗道: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同窗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值千金。 

    李和见张丰对自己是一片真心,这才擦干泪水,有说有笑,又和他住在一起了。 

    从那以后,武当山传出这样一句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后世的人们称颂这两个同学的真挚友情,用他俩的名字,将他俩相会的那座石桥起名叫做“丰和桥”。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21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9-23 17:21:29;  
欣赏了,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故事动人也启发人。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9-23 17:44:17;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谢谢介绍动人故事。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9-24 00:22:47;  
欣赏了!谨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9-24 06:37:57;  
道教名山,风景秀丽诱人!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9-24 07:12:40;  
明白了“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的典故,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9-24 08:22:26;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丰和桥,谢谢介绍!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9-24 08:59:29;  
真情。赞美
姓名:曹斌; 时间:2017-09-24 09:09:10;  
赞一个,好故事。
姓名:寻波; 时间:2017-09-24 09:48:44;  
欣赏了,赞一个!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9-24 11:30:02;  
教育后人的好故事。谢谢唐老师!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9-24 14:32:49;  
故事动人,寓意深远,感人至深。谢谢介绍!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9-24 15:19:20;  
好故事,礼轻情意重,切记友情为重。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9-24 17:13:30;  
故事好,意义长。重在情谊。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9-24 19:45:24;  
故事动人,真情难忘,谢谢唐老师。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9-24 21:28:33;  
好故事,教化人。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9-24 22:21:33;  
感人的故事!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9-25 18:54:44;  
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好故事。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9-26 08:52:43;  
故事感人,受益匪浅,谢谢!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9-26 20:39:37;  
拜读后,真是令人感动!谢谢唐老师!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7-09-28 09:59:59;  
故事动人!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9-28 10:35:07;  
欣赏了,很感人。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1272546; 今日11883; 昨日61190;
本页访问量:2774008; 今日8; 昨日228; 收录总数:11311696; 今日:3791; 昨日:2205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