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一起看国保(123)【京篇】—不倒坚石刻永恒

一起看国保(123)【京篇】—不倒坚石刻永恒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7-09-20 查看次数:437;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945KB;最小图片:38KB;最大图片:107KB;


 1.jpg

    卢沟桥是国一,是列在革命遗址中而非古建筑类的桥,在名录中,年代栏空缺,但备注栏中有这样不痛不痒的说明:包括宛平县城,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的纪念地,桥始建于金代。今年正好是“七七事变”80周年,去此地算是个纪念吧。

    “卢沟晨曦”美意释放。卢沟桥横跨永定河上,永定河即桑干河,海河的五大支流之一,金代称卢沟,清代改名永定河。桥建成于金章宗明昌3年(1192年),后元明清不断修缮,是一座金-清的大石桥。卢沟桥似弯月,静卧河波。河桥加两端引桥总长266米,桥孔11个,是北京最老的联拱石桥。桥的南北两侧有望柱280多根,柱头装饰有石狮,柱柱之间嵌有护栏板,上面镌刻有如意宝瓶。

2.jpg 

3.jpg

4.jpg

  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也数不清,有好事者统计为501个,单狮、母子狮、3狮等表情万幻,神采各异,均为蹲狮,它们也是卢沟桥的最大看点之一。石狮中有的为旧物,有的疑似为新补,不必在乎,岁月的更迭、战争的戕害,能让石桥残存就已难能可贵,石狮只是个装饰物而已。

    桥东桥西配置相同,均为一趺碑、一龙柱亭碑和一华表。碑文为重修记、诗作等,均为康乾爷孙御笔。细读一下康熙8年(1669年)的满汉双语碑文,上面写着:历元与明,屡溃屡修,御极七年,秋霖泛溢,东北而圮十有二丈……它只是一片平淡的记叙文。

 5.jpg

6.jpg

7.jpg

8.jpg

    而桥西的乾隆51年(1786年)御笔的《重葺卢沟桥记》碑,如有耐心通读一下这700多字的文章,会让人佩服这个技术型同学。他讲文字语法、讲古建保护、讲施工技术、讲质量、讲回扣,也像是给今天留下的一篇醒文。大概翻译一下中心思想:人家金朝建的桥是高质量的、是获鲁班奖的,数百年屹立都没塌,今天桥面弊坏了,历朝历代不都是去补修嘛,而你们却说桥洞不行,是要拆了重建,你敢保证你建的一定比金朝的好吗?你们夸大其事,多骗点工程款,是不是图有所侵?赶紧给我新石面复旧观,不同意的也别辩解。文后强调:“不得不扬其旧过去之善,而防其新将来之弊,是为记。”可惜今天依然善未扬、弊续流。

 9.jpg

10.jpg

11.jpg

    卢沟桥今天依旧保留着一段坑坑洼洼的桥面,它是古桥过往的痕迹。“七七事变”让桥承载了国家伤痛,它是全面抗战的起始点,托尼盔、灰衣、长枪、大朴刀、29军将士,这些固定的标签已成记忆。桥依旧是桥,哪怕它变成永定河中的一个废石,它也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屈辱的过去。

  卢沟桥的东边就是宛平城,1952年废县,西边有蜿蜒的城墙和高大的门洞,当年的弹痕依旧历历在目。城内井然清爽,建筑多为复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就在城里,是卢沟桥实体外的补充,我去太早,不开门,有机会在看看。

12.jpg

13.jpg

卢沟桥.jpg

卢沟桥 (1).jpg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19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9-20 06:30:38;  
卢沟桥,中国人不会忘记的一段历史的见证!!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9-20 06:40:21;  
珍惜今天 不忘昨天!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9-20 06:44:09;  
拜读欣赏学习了,谢谢!
一处历史的标签,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9-20 06:52:37;  
卢沟桥见证了那段难忘的历史!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9-20 07:52:17;  
抗战历史的见证,珍藏版门票有意义!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7-09-20 09:13:04;  
书写北京的篇章了。卢沟桥的狮子目睹见证了历史。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9-20 09:34:27;  
一段伤痛,一段记忆!!!!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9-20 10:08:59;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9-20 10:12:26;  
仿佛卢沟桥的枪声依旧······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9-20 18:25:05;  
刚过了“九一八”,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9-20 22:58:57;  
永记历史,谢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9-21 01:21:28;  
卢沟桥,永远留下历史的烙印……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9-21 07:36:38;  
卢沟桥总是让人牢记那段历史,我们要牢记强国,强军,建设更强大的祖国。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9-21 10:29:18;  
牢记卢沟桥事变,居安思危,永不忘却!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9-21 21:41:19;  
卢沟桥——一座名桥,一座让人难忘历史的一座桥。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7-09-24 20:06:14;  
写得好!拍的好!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9-25 10:48:19;  
珍藏版门票更珍贵。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9-25 14:09:58;  
看景不如听景,骆老师的讲解更加深了印象。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9-26 09:19:41;  
介绍详细,摄影一流,赞!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1286809; 今日26125; 昨日61190;
本页访问量:2774054; 今日54; 昨日228; 收录总数:11317556; 今日:9645; 昨日:2205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