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

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7-09-13 查看次数:755;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张文革

图片总大小:3.1MB;最小图片:57KB;最大图片:526KB;



保定不简单,出了个李石曾,他提倡了勤工俭学,给我们培养了不少人才。

——毛泽东1958年视察保定时说

五四运动后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给有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提供了寻找真理解放思想的环境、借鉴和门路,这页史实是值得记录和整理的。

——李维汉给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文物史料展览的题词

1980年7月9日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巨大的功迹是为中国党准备了一大批最有能力的干部。

 ——萧三   1980年7月1日

“勤工俭学,旨在济世。回首当年,喜怀旧址。布里巴黎,千载情炽。今日挥毫,用以励志。

——傅钟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文物史料展览题词

 

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

门券券面信息的展现手法多种多样,在门券券面设计理念和利用何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所要表达的景观内容,给观者在视觉和意念上达到您所要表述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含义上来说,在我所收藏的有关保定的门券中,我以为“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门券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确实值得推崇。

综观券1、券2的券面主体图案选用了中华民族与法兰西的最具标志性的伟大建筑长城与埃菲尔铁塔,点明了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是在这两个伟大的国度间进行的主题,二者同处一个画面,在时间与空间上留下了广阔的浮想。而设计者更是充分利用了美术中的素描手法,使用深浅不同的明暗层次、物体形象的比例、结构、动态、空间关系的表现方法,形象地、完美地表达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意图。细细体会,由衷地折服!

                                             

券 2                      券1

如此精美简洁的构图设计充分显示了设计者所具有的广博的知识层面,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法,独到的色彩应用更使券面的表现形式锦上添花!

感谢我们这位素曾谋面的门券设计者奉献的优秀作品!!

以券2中出现的江泽民总书记的“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题词的时间(1992年6月)为界限,以1983年2月中央指示建立纪念馆后为上限,基本可以确定券1的使用时间为1983年2月以后至1992年6月前(或这一时间后券2出现前)。券2当然就是在1992年6月后的某一时间段了。在没有找到或证实二门券的具体使用时间前,也只能以此方法推断了。

门票使用价格:五元。现已免票。

精美的“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立体券,使用情况待以后与其配套的其它门券一起详解。

育德中学定名"育德",说明创建人对“德育”的高度重视。

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位于保定市金台驿街86号,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清末时期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大门(即原保定育德中学大门)座西朝东,是一个青砖、布瓦、黑色木板门的古式门楼。今年八月份拍摄的这张照片是自2016年4月15日起暂停开放后,进行升级改造中的情形,外部建筑已维护、整修一新。当我们再次开启这扇厚重的大门时,一定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方式让我们去了解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缘起、发展、高潮及历史功绩。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介绍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密切相关的人物来了解该运动的方方面面吧!

毛泽东1958年视察保定时说:保定不简单,出了个李石曾,他提倡了勤工俭学,给我们培养了不少人才。

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阳人,晚清重臣李鸿藻之子。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 University)首席校董。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作为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者的李石曾和和一些早期民主革命人士的建议下,在原保定育德中学率先附设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保定育德中学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之一的所在。

刻有“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被污损,此举令人悲哀啊!

保定育德中学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907-1937年间)重要史迹。1907年由中国同盟会直隶保定支部主盟人陈幼云联合12名同盟会员创建了保定“私立育德中学”,    陈幼云(1879年——1909年,河北蠡县人。勤于教育事业,为共和奔走呼号。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为纪念陈幼云先生,在校内兴建了幼云堂。)为校监督(校长),并以此校作为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在保定活动的秘密基地。它是古城保定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地方,也是中共保定市地方党组织最早诞生地和活动中心,曾是全国五所著名中学之一。

1917年8月,育德中学留法班招收了第一期学生,共31人,均为河北籍。1918年9月,学校招收了第二批学生,其中以湖南学生最多,这期也因此得名“湖南班”(部分学生由布里留法工艺学校转入)。那时的毛泽东为湖南子弟的勤工俭学事宜而奔走。1918年10月6日,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专程由北京赶到保定,看望在育德中学留法学习班学习的湖南学生,并游览了古莲池且登上了保定古城墙一游。

位于保定市西大街与北唐家胡同交叉口西南角的“第一客栈”,

因道路拓宽和房屋改造工程,而翻盖重建,相对于原址有所后移。

嵌于墙面的毛泽东下榻“第一客栈”简介与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    

1917—1920年,创办了4期“留法预备班”,毕业生达213人,其留学生93人,为我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刘少奇、李富春、李维汉等都曾在此就读。

为了阐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深刻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共中央于1983年2月指示在河北省保定市育德中学旧址建立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1992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93年旧址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9月、1995年11月,被省市两级将纪念馆定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旧址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憾于纪念馆的升级改造,暂时无法再次参观游览。(期间曾看到过解放军和小学生集体参观过,可能暂不对个人开放吧。)遗憾是可以弥补的,不如去保定市高阳县布里村,到作为留法勤工俭学会设立的第一所初级预备学校——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去探访。

8月30日晨,一夜的风让人们感到了初秋的阵阵清凉,碧空如洗,白云悠悠,逃脱了暑热的熏蒸,惬意的骑行开始了。目的地高阳布里村布里留法工艺学校,一个闻其盛名未曾谋面的地方,在碧野苍苍的冀中大平原上,她诞生时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境?

晨七时出发,出市区,踏上奔往高阳的省道331线。经清苑县的和桥、高阳的板桥、北尖窝、北沙窝至高阳县城,(作短暂停留,探高阳纺织博物馆,大失所望。该馆不对个人开放,亦无门票,费尽口舌只要到一张纺织城简介。)途经孝义河、潴龙河,近40余公里历时两个多小时到达西演镇的布里村。

清澈的孝义河水,田田的荷叶,盛开的荷花,如此的美景,让单骑独行的我顿觉愉悦。下车,伫立桥头,将美景纳入。

骑行在331省道上,路旁满眼的青纱帐(因331省道道路普遍高于两旁的田野,因此视野极为开阔。),这就是文学作品中描述的青纱帐吗?这就是无垠般宽广的冀中大平原孕育的青纱帐吗?是的,这就是青纱帐!曾经令人神往的青纱帐!!

布里,一个在冀中平原毫不起眼的村落。几经打探,田间热情的老农告知还有五六里路时,竟没有一个相关布里的路标,最后看着山地车上的码表显示的距离数,停到路北的一个小村口,一打听,竟然就是布里村,至此仍未见到布里和留法工艺学校的标识。

沿村口向北折东近200米路北,见一装饰一新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群落,大门处的脚手架还未撤去,亦有铁将军把门。无奈之下,掏出手机欲拍一张全景照后,好奔向离此处十余里的高蠡暴动纪念馆。恰有一工友欲出门,急向前说明原由,探问可否入内参观。见我一人独行从保定至此,诚意可鉴,遂答应我入内。参观过程中未见到任何管理人员,遂无法得知有关旧址的开放事宜,可以肯定的是管理方从未出售过门票。


装饰一新的院落大门,只剩书写校名了

始建于1917年8月的"留法工艺学校”,其校名由当地著名书法家张卓甫书写。

在前花园拍摄的原留法工艺学校的大门。

大门造型中西合璧,上部是欧美哥特式建筑风格,下部为中国传统的拱门、磨砖式样,与中部古朴苍劲的隶书体校名浑然一体,传递着东西方思潮的碰撞与融合。所表达的进取与希望、团结与互助的理念成就了中国第一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建立。

位于前花园东侧新设置的雕塑

基座上尚未镌刻英名的汉白玉群雕,可以确定的是,左二着中山装者为学校创建者李石曾先生(有照片相佐证)。

屋檐下均匀分布的用于雨水下泄的“滴水瓦口”的造型深深地吸引着我,还有那大门的拱门磨砖造型。印象中在哪里见过,曾留下恒久的印记。对了,在反映冀中人民生活和抗日斗争的连环画《敌后武工队》的画面中有所呈现,今天终于见到实物了!不胜的感慨:青砖、灰瓦、白色的勾缝,勾勒出鲜活的家乡味道,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馨……

学校旧址坐北朝南,由两排典型的冀中建筑风格的平房组成。前排是窗朝南、门朝北,后排是门南向窗北开,围成一长四方院落,含教室、实习工厂、蔡和森办公室等等,曾辟陈列馆,陈列文物、照片等,但此次参观时外部装修已近完毕,内部陈列还未重新布展。

这是蔡和森办公室兼卧室,现保存基本完好。该办公室为二十世纪初北方农村典型的农家房屋,朴实、实用。蔡和森担任"南方班"班主任兼国文教员,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十月革命。布里工校先后共招收学生200余名,其中赴法成行的73名,培养了颜昌颐、向警予、马致远、何长工、王守义、唐灵运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在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促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限于篇幅,其中的如豆腐公司训练班、校长室、教员办公室、半夜学堂等房屋图片就不一一展示了。

此时朗朗的晴空下,后花园树木葱茏,环境整洁,静静的时空映衬下,愈发显现的静谧安详。环视着镶嵌在墙壁上的反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情境的雕刻画面,我想,如此的盛景,最最能诠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壮阔篇章的,就是这首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同志曾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文物史料展览的题词:“勤工俭学,旨在济世。回首当年,喜怀旧址。布里巴黎,千载情炽。今日挥毫,用以励志。”了!

 

临近中午,三位工友该开饭了,不待逐客令下,怀感激之情,唯恐再打扰下去,道谢声中依依离去。不舍中拍下这张院落、大门过道、与屋檐下我的骑行单车的照片,以证此行不虚!

蔡元培、李石曾、段子均、陈幼云等大家先贤的伟绩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早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了,但是我们更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名字王章书, 布里村小学教师。从1976年开始,王章书自费收集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文物资料,经不懈努力,历经8年,把濒于湮没的宝贵文物收集起来,其中有当年用过的法文教材、实习用具、辞典、照片、毕业证书、出国证件等资料,并整理出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教职员名录、学生名单。

王章书搜集文物史料为再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附: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建筑,中国文化遗产。

       1950年,在段子均所办的北京日实工厂做工的布里籍人士捐款重修校舍。

       1980年,省政府出资落架重修。

       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文革

完稿于2017年9月9日夜

注释:

       一、有关“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育德中学旧址”的资料,参考了保定市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出版的《地名资料汇编》一书和“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解说词部分内容以及由赵静主编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书。

       二、有关“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资料参考了网络查寻的词条内容。

       三、文中图片均是作者本人于2017年8月29日、30日使用手机实地拍摄的。

 

 


编辑:张文革
目前,网友留言共2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9-12 09:06:15;  
谢谢介绍,这世遗的碑怎么涂了都没人清理吗?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9-13 04:30:09;  
骑游访遗址,介绍世人知,先贤真理路,重走励志习。谢谢文革!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9-13 06:10:29;  
谢谢介绍!赞!!!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9-13 06:32:56;  
拜读了,谢谢介绍!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9-13 06:35:26;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9-13 06:55:10;  
图文并茂,介绍详细。谢谢张老师!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9-13 06:59:58;  
保定是个好地方,赞!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7-09-13 07:12:59;  
谢谢各位老师赏评!
回陈捷老师:有段时间我常经过育德旧址处,碑身被人用黑色自喷漆涂写上了小广告,很难修改掉,后清理人员用灰色涂料遮盖住了小广告的内容,就成这样了。不知在这次整改中是否会清理。还其本来面目!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9-13 08:00:23;  
保定人杰地灵,有机会去好好玩一趟。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9-13 08:29:17;  
精彩的介绍,显示的是作者孜孜以求的探索研究精神!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9-13 10:00:50;  
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占有第一手资料多,让人看着很过瘾。这样的稿子需要功夫,包括查找资料,现场采访,很辛苦!保定可挖掘的东西很多,期待张老师有时间继续!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9-13 10:02:45;  
感谢详尽介绍!如有纪念馆复品请留!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9-13 12:31:50;  
又一篇文史材料翔实的好文章,期待下篇!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9-13 14:48:42;  
赞叹小张老师认真求知探索的精神!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9-13 15:46:56;  
赞!谢谢张老师精彩详细介绍,图片精美。
姓名:赵廷文; 时间:2017-09-13 18:47:04;  
拜读了,谢谢介绍!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9-13 20:11:07;  
“勤工俭学,旨在济世。回首当年,喜怀旧址。布里巴黎,千载情炽。今日挥毫,用以励志。”小张老师单车访布里,给我们留下祥实的记载,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9-13 21:22:38;  
保定名人众多,人杰地灵。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7-09-13 21:49:38;  
此次高阳、蠡县之行,最大的感触就是:保定的西部山区的县份自然山水加红色旅游、文物古迹众多,所以拿来当产业做,越来越吸引大众。而东部平原县份旅游资源不多,投入也少,现状不是很乐观。可喜的是留法旧址在维修,高蠡暴动纪念馆也将于明年维修,高蠡纪念馆的李姓管理员说中央很重视该馆,已纳入国家级财政拨款,常有北京、天津、石家庄的组团拜访的,更有山东人士捐赠铜像,花木,令人感动。两处红色景点确实值得一游!待有机会再介绍高蠡暴动纪念馆的情况吧。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9-13 22:19:56;  
骑行游,好处多多,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欲得的史料,亲自踏勘,查阅资料,张老师这种求学精神值得赞扬,更值得我们学习。谢谢!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9-13 23:43:32;  
拜读后才知道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地和发祥地就是保定,非常敬仰!谢谢张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9-14 05:23:38;  
设计精美的门票!张老师实地考察的写出的好文章!有机会到保定参观!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9-14 16:22:43;  
谢谢详实介绍!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7-09-14 19:52:47;  
门券设计新颖!文章写的真实!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17-09-16 17:02:28;  
谢谢张老师图文并茂详实的介绍!
姓名:肖培宽; 时间:2018-02-13 05:58:56;  
老同学写的非常精彩,也受益匪浅,佩服,向你学习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2690679; 今日21712; 昨日31265;
本页访问量:2745113; 今日72; 昨日223; 收录总数:9053577; 今日:8614; 昨日:11733;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