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心灵的感悟(44)沙家浜 |
沙家浜 改革开放初期,我利用寒暑假,凭着一腔热血去看看在“文革”年代红极一时,红卫兵大串联所崇拜的“圣地”。不是我缅怀什么,而是出于好奇心罢了。在三四年旅行中,我陆续去了大寨、大庆、井冈山、韶山、延安和样榜戏中唱的《沙家浜》。 那时的旅行不像现在热闹,沙家浜几乎就是个靠湖边的小村,没有任何迹象能证明这里在那个特殊年代曾经每天聚集着好几万的红卫兵。我在沙家浜看了阳澄湖的芦苇荡,村庄里一座古桥,再没任何可玩之处。据当地人告诉我,“文革”时候,红卫兵来这里朝圣,把村子围得水泄不通,也没寻着阿庆嫂和“春来茶馆”,失望的离去。 2009年,我再次去常熟沙家浜,可以说旅游的人不亚于当年的红卫兵的串联。现代化的新四军纪念馆和阿庆嫂的茶馆已是主体建筑,茶馆按时演绎着经典的段落《智斗》。众所周知,《沙家浜》是文革时期八个样榜戏之一,是由高邮人著名作家汪曾褀主笔的,汪老也是写散文、小说高手,他的小说《受戒》写出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小和尚可爱的形象读后让人久久不忘。 当年汪曾祺写《沙家浜》也是很不满意的,有些段落在写初稿时非常生动活泼,可惜都被革命需要砍掉了,汪老总是认为《沙家浜》不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好看,当《智斗》是全剧核心,会一直传下去。是的,如今一提《沙家浜》必会是《智斗》这场戏。就像现在沙家浜天天在演出。 一出戏,唱响了一座小镇;一出戏也成就了沙家浜人。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旅游业的发展,使沙家浜人真正体会到《沙家浜》带来的实惠。 有时间你也可以来沙家浜旅游。
二0一七年七月十五日 于翠屏山房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9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7-28 00:23:38;
欣赏了!回想当年 京剧《沙家浜》能全部唱下来。现在应该有一些已经忘记了。
![]()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7-28 06:08:58;
京剧八亇样榜戏都看过,《沙家浜》中的“智斗”这场戏很喜欢。常熟沙家浜景点,参观很有教育意义。回想
革命战争年代,更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方老师的美文和佳券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分享难忘。谢谢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7-08-24 05:34:49;
八个样板戏的印象太深了。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8-24 06:14:05;
欣赏了,谢谢!!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8-24 06:29:14;
当年《沙家浜》每人都能唱上一段,记得之前叫《芦荡火种》,《沙家浜》是后改编的,方老师感悟引发记忆,谢谢!
![]()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8-24 06:33:37;
拜读学习了,谢谢!
小时候也记得郭建光、刁德一。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8-24 08:19:45;
家喻户晓的革命样板戏之一。
![]()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7-08-24 08:26:14;
欣赏了,谢谢!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8-24 08:41:28;
公正地说,样板戏的台词都写得很精彩,有些词句已经成为了经典!
![]()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7-08-24 08:41:58;
拜读了!谢谢!
![]()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8-24 08:48:13;
欣赏了,谢谢!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8-24 08:49:14;
阿庆嫂家喻户晓,沙家浜一举成名!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8-24 08:56:10;
智斗这场戏成了沙家浜的代名词了。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8-24 10:06:04;
一出戏,带动了一方旅游产业!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8-24 10:38:34;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棵松”非常喜欢的沙家浜唱段,在哪个年代我还在群众联欢的舞台上唱过,现在已经记不起唱词了。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8-24 11:55:23;
在农村知青时,随大队文艺宣传队到公社汇报演出曾选唱《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唱段,唱词和曲调旋律都很美。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8-24 14:36:23;
《沙家浜》,记忆犹新。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8-24 14:44:30;
沙家浜就紧邻苏州,可一次也没去过。惭愧。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8-24 16:33:34;
一篇文章,勾起对四十年前的回忆。谢谢方老师!
![]()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8-24 16:37:49;
好戏,耐读。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8-24 21:13:23;
《沙家浜》,不能忘怀的记忆。
![]()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8-24 21:21:02;
阿庆嫂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小兵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里曾看过沙家浜连环画,有一些回忆。
![]()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08-24 21:22:08;
《沙家浜》那个时代过来的都能哼哼几句!特别喜欢“智斗”!
![]()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8-24 21:43:54;
人民的军队,鱼水情深。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8-24 21:53:34;
智斗——沙家浜的经典片段。记忆尤深。
![]()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17-08-26 15:38:36;
对沙家浜的记忆似乎是在昨天,智斗是沙家浜的经典。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8-27 12:09:35;
红卫兵、样板戏这个话题,勾起不小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记忆。其中“智斗”一场戏是沙家浜的经典,在年初,一部“人民的名誉”电视剧也引用了戏的经典唱词,可见戏分的重要。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8-28 04:02:51;
感悟的好!《沙家浜》反映了战争年代军民的鱼水关系……
![]() 姓名:寻波; 时间:2017-08-31 15:58:02;
欣赏了,谢谢!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278810;
今日18137;
昨日61190; 本页访问量:2774023; 今日23; 昨日228; 收录总数:11314095; 今日:6187; 昨日:22056;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