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兴京—赫图阿拉城 |
我们辽宁,特别是以抚顺为主的一批收藏门券的人们,大多数会把“满族”作为自己门券展集的主攻方向。研究满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人物等,也都会把满族(最早称“女真族”)的首领人物努尔哈赤和他建立的“大金国”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为主要研究内容。因为,赫图阿拉城位于抚顺新宾。 身居辽宁的我,没来过赫图阿拉城,真是有点遗憾!这天在摄友们的鼓动下,跟随着摄影团队,我也要认识认识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城门票 临行前,我翻阅了有关赫图阿拉城的有关资料,不妨和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据史料记载,赫图阿拉城最早是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福满,给他的祖父觉昌安的城地。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这里建“大金国”,自称汗王。赫图阿拉城就是史称“后金”的第一个国都。到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的短短21年间,努尔哈赤先后从赫图阿拉城迁都到辽阳,又迁至沈阳。后金关外“三都”就是指:“兴京赫图阿拉城”,“东京辽阳”,“盛京沈阳”。 没有努尔哈赤建立的“大金国”,也就没有清王朝280年的基业。所以,研究清朝历史的人都说,赫图阿拉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是满族崛起的地方。 四百多年过去了,兴京赫图阿拉城古城,经历了风风雨雨,原有的建筑早已化为乌有,能够代表古城的只有残垣断壁。久远而破落的“赫图阿拉城故城”,由于有着悠久的历史,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赫图阿拉城故城 如今我们在图阿拉城古城见到如“汗王大衙门”、“汗王寝宫”、“正白旗衙门”等等景区,都是近几年仿制复建的。虽说是仿制的,每年接待的游客多达50万啊! 有关赫图阿拉城,我就介绍到这儿了。下面随着我的照相机,看看现在的赫图阿拉城。 汗王大衙门 汗王大衙门,俗称“金銮殿”,努尔哈赤就是在这里“立国称王”,统领满族八旗,独霸一方。 汗王大衙门八角重檐的建筑,相比“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金銮殿”小之又小。 汗王大衙门 汗王寝宫 汗王寝宫位于汗王大衙门的东侧,导游说,汗王寝宫为四间,东一间是努尔哈赤和大妃的寝室,中间两间是汗王举行祭祀的地方,西间是努尔哈赤嫔妃们合住的地方。 汗王寝宫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努尔哈赤两位大妃的画像,不知真实与否,亮出来大家看看。第一位是孟古姐姐,皇太极的生母,死后被追封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第二位是大妃阿巴亥,多尔衮的生母,37岁为努尔哈赤殉葬。 两位大妃 塔克世故居 塔克世是努尔哈赤的生父,塔克世故居,也是努尔哈赤的出生地。复建的塔克世故居,仍然按照满族民居的风俗建造的夯土茅草屋。满族民居的主要特点是:“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 塔克世故居 努尔哈赤出生地 烟囱竖在地面 下面再看看这两张照片,一个是在努尔哈赤出生的房间里拍摄的满族三大怪之一的“摇篮”。准确地说,“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不仅是满族的,应该是整个东北农村的民俗,称“东北三大怪”。第二张照片,是根据“乌药救主”的传说,每家都要在院中竖“索伦杆”,用碎肉和粮食喂养乌鸦的杆子。 摇篮 索伦杆 汗王井 这口井水充盈,清澈见底的汗王井,是赫图阿拉城唯一的一口井,应该是赫图阿拉城古城保存下来的古迹之一。很多游人会在这里饮水,或者是洗洗脸。借借古人光,给自己增福。 汗王井 赫图阿拉城古城已经成为历史,原有的建筑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地方都是遗址,像这个“镶蓝旗衙门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镶蓝旗衙门遗址 赫图阿拉城古城还有许多的景区,都值得走走看看,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7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7-08 00:08:55;
欣赏了!谢谢介绍的这么详细。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7-08 05:44:45;
读美文,看美图,心情愉悦,谢谢!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7-08 06:25:12;
欣赏了,谢谢介绍!!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7-08 06:34:21;
图文并茂,介绍详细!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7-08 06:58:19;
图文并茂详细的介绍,读者一目了然,喜欢这样的讲解。
![]() 姓名:郑航宇; 时间:2017-07-08 07:32:50;
欣赏,赞。
![]()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7-08 07:36:14;
欣赏了,谢谢!
![]()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7-07-08 08:43:05;
我最喜欢的地方
![]() 姓名:刘洪利; 时间:2017-07-08 08:43:48;
游记太精彩了
![]()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7-08 08:50:37;
每年接待游客50万,这个地方的历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是个好地方,应当关注。这是历史。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7-08 09:40:42;
谢谢介绍,图片很漂亮!
![]()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7-08 10:25:52;
欣赏了,谢谢介绍!!
![]() 姓名:唐铁柱; 时间:2017-07-08 10:34:52;
欣赏,学习,大赞。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7-08 13:31:53;
那次我到赫图阿拉城,仅见到汗王寝宫尚留有墙基遗址,其余建筑都为新建。谢谢甄老师美文美图介绍!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7-08 16:32:19;
图文并茂,好地方!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7-08 16:57:04;
历史民俗风情,历历在目!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7-08 19:39:46;
欣赏了,谢谢介绍!!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7-08 20:39:49;
了解满族历史的好游记。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7-08 20:54:15;
好游记。谢谢甄老师!
![]()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7-08 20:59:29;
分享甄老师的游记,文精彩,图精美,谢谢!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7-08 21:40:19;
了解满族历史的好游记,谢谢介绍。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7-08 22:57:21;
还不曾去过,谢谢介绍与展示!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7-08 23:01:56;
文兴的摄技无人敢比!
![]()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7-09 07:24:23;
非常美,非常的棒,细心读了看了,对努尔哈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谢了甄哥。
![]()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7-09 11:24:57;
图文并茂,介绍详细!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7-11 10:41:18;
谢谢,阅读后对满族有新的认知,甄老师好。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7-13 12:46:31;
谢谢甄老师!……又增加新知识……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293524;
今日32834;
昨日61190; 本页访问量:2774073; 今日73; 昨日228; 收录总数:11321506; 今日:13593; 昨日:22056;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