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王安石炼字改诗

王安石炼字改诗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7-07-02 查看次数:321; 复制本文地址
张厚培

图片总大小:97KB;最小图片:18KB;最大图片:30KB;


IMG_256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

   王安石文采过人,口才出众。青灯一盏,古书相伴,便是他生活的常态。王安石后期陶醉于山水田园中,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他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泊船瓜洲》、《江上》、《梅花》等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

IMG_256 

 

传说,王安石在写这句诗时,本来诗的第三句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字圈去,改为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字不妥。字虽比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字,改为字、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

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在船头眺望江南,王安石望见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

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

 

IMG_256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IMG_7496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写诗、做文章乃至做事,都要学会推敲,都要保持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王安石为一个字反复琢磨,反复斟酌,他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对“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都不满意,最后选定的却是形容词“绿”字,把形容词作动词用,果然增添了全诗的动感和动态美。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这一字之改,改出了诗人的情趣,改出了诗的意境,改出了千古名句,难怪‚古今传为美谈。


编辑:陈捷
目前,网友留言共22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杨帆; 时间:2017-07-02 04:07:12;  
喜欢这样的短文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7-02 06:19:53;  
欣赏了!谨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7-02 07:07:43;  
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借鉴学习。谢谢张老师。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7-02 07:26:47;  
券文并茂的好文。谢谢张老师!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7-02 07:44:54;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7-02 07:58:33;  
图文并茂好文采,谢谢厚培!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7-07-02 08:25:13;  
学习,欣赏!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7-07-02 08:52:30;  
欣赏了,谢谢!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7-02 09:12:15;  
张老师说王安石,说得很到位。用票也讲究,好票配好文,也是点眼之处。一字之“绿”,把形容词变为动词用,把诗提高到一种艺术的的境界。仿佛又回味到“推”与“敲”,“琢”与“磨”的思绪之中。好!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7-02 09:19:03;  
拜读了……大文豪赋诗咏句,追求的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留下很多千古佳句让后人欣赏……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7-02 09:47:37;  
谢谢介绍,几枚券很漂亮!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7-02 10:14:43;  
好一个斟字酌句,现代人难以做到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7-02 10:23:41;  
精益求精,千古美谈!好文!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7-02 16:33:29;  
名人名事只缘一字,精益求精名句千古。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7-02 17:22:09;  
深度好文,谢谢张老师。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7-02 17:50:36;  
好一个“绿”字了得!!!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7-02 19:43:03;  
拜读了,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7-02 20:59:23;  
精益求精,这种精神永远值得大家学习。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7-02 21:50:52;  
严谨的治学精神,一字之改,千古流传。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7-02 23:37:06;  
欣赏了,谢谢!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7-03 21:06:02;  
学习这种追求诗句练达的意境,反复推敲的精神,成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名句。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7-05 10:51:45;  
好一个“绿”字,救活了全诗。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1320790; 今日290; 昨日59771;
本页访问量:2774110; 今日110; 昨日228; 收录总数:11331303; 今日:127; 昨日:2325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