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券面拾趣(58)穹窿揽胜

券面拾趣(58)穹窿揽胜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7-06-30 查看次数:344; 复制本文地址
苏州:顾宗玲

图片总大小:575KB;最小图片:13KB;最大图片:83KB;


20160721073551406444.jpg(58)


                                         穹窿揽胜

苏州  顾宗玲

苏州地处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5米),唯西部地区分布有低山丘陵,以穹窿山最高,主峰笠帽峰约341.7米,为太湖东岸苏州地区群山之冠。

QQ图片20170627091057.jpg


穹窿山素有洞天胜地之称,自古就以山清水秀、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吴中。经学界考证,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正是隐居于穹窿山,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临山,留下无数鲜为人知的轶事;西汉大臣朱买臣,曾在此砍柴、读书;抗金名将韩世忠与部下退隐于此……。因着二千多年的文化滋养,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让穹窿山有着“天下第一智慧山”的美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穹窿山因此声名益著

    穹窿山与太湖相依,山水相连,既有江南山川浑厚柔美的共性,又有石骨嶙峋、险峻伟岸的大山之势全长12公里的盘山公路可直达山顶,贯穿孙武苑、朱买臣读书台、望湖园、上真观、宁邦寺、玩月台等景点。登山可乘坐景交车,也可步行。为领略山间美景,还是应该选择步行上山。

QQ图片20170627091137.jpgQQ图片20170627091204.jpg


    沿着乾隆御道,穿行在苍松翠竹林间。据说,乾隆六上穹窿山,走的就是这条砖石小道。漫步山林,聆听鸟语,路边溪流潺潺,四周竹海深深,头顶林荫遮阳,俯首摩崖随处。在密林深处拾级而上约一百九十级台阶,便来到了孙武隐居处、《孙子兵法》的诞生地——孙武苑。

QQ图片20170627091232.jpg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据《吴县志》记载,孙武因战乱避奔吴国,在穹窿山结草建庐,写下了惊世之作——《孙子兵法》。当时吴王阖闾欲图霸业,重臣伍子胥向吴王举荐孙武,公元前五0六年,孙武与伍子胥一起以三万之兵打败了楚国二十万之众,足见孙武的军事才能。    孙武苑地处山中腹地茅蓬坞,竹制门楼上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孙武苑”三个大字。进门,跃入眼帘的是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毛泽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碑文。象征性的孙武故居茅屋依山而建,室内陈列古床、古凳、蓑衣、锄头等物品。屋前清泉潺潺,旁有草亭名“博弈”,亭内石桌置有棋盘,再现了当年孙武隐居撰写兵书,与好友饮茶对弈的生活场景。


从茅屋右侧拾级而上,有“孙子兵法碑刻廊”。碑廊不远处是兵圣堂。堂前置有孙武青铜坐像,兵圣右手执笔,左手捋鬚,目光迥迥,凝视前方,仿佛正在构思兵书,充分勾画出这位军事家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英武之气。

QQ图片20170627091304.jpg

QQ图片20170627091328.jpg

出孙武苑一路上山,会经过一处读书台,为一块长丈五、寛六尺、高五尺的巨石,这是当年西汉名臣朱买臣读书用功之地。朱买臣(前190—前115),西汉吴(今苏州)人,家住穹窿山下,生活贫困,以打柴为业。相传朱买臣在砍柴之余,稍有时间就在这块石头上看书,怕人嘲笑,书册都藏在石头底下,不带回家。最终读书有成,取得功名。这就是所谓的“负薪读书”。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块大石命名为“朱买臣读书台”,穹窿山所在乡镇命名为藏书,延用至今。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朱公祠,里面立有一尊朱买臣的塑像。这也是我国古代五大名台之一。


            穹窿山又是一座佛、道共存的名山。说到山上的宁邦寺,则会忆及抗金名将韩世忠。

QQ图片20170627091424.jpg

                                                            (韩蕲王祠券背面)


                                                QQ图片20170627091449.jpg

(注:韩蕲王祠位于苏州灵岩山下)

     此寺始建于梁代,“海云禅院”。据说,当年韩蕲王看破朝廷的腐败,隐居在苏州的沧浪亭,他的六位部将也随之在穹窿山剃发修行,参禅隐居。韩世忠他们虽然离开了朝廷,处江湖之远却还是心忧天下,于是把退隐栖身的“海云禅院”改名为“宁邦寺”,宁邦宁邦就是希望国家和平安宁的意思。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十一、二岁时,随父亲到穹窿山造访当家老和尚。那时的宁邦寺,可谓深山藏古寺。松林层层中,隐约露出黄墙一角,步入寺院,见有佛殿、僧房十余间,当时觉得还挺大。走进清幽的方丈室,只见方砖铺地,出奇的干净。相迎的是一位慈眉善目,鹤发童颜的长者,当时已是八十多岁。老和尚见有小孩,边拿出山中野果—金钩子给我吃,边说你们在城里吃不到的,快尝尝。往事历历在目。文革中,寺院僧众被逐,佛像被毁,法器也荡然无存,只几间破房。1999年起,由东吴国家森林公园对宁邦寺进行了全面规划修复扩建。如今,这座昔日的深山古庙,已经俨然转身为名山雄刹,成穹窿山景区亮点。

QQ图片20170627091523.jpg

QQ图片20170627091549.jpg

QQ图片20170627091549.jpg

      宁邦寺西面“玩月台”,相传是当年韩蕲王及其部下中秋赏月的地方。台下有百丈泉”,长年不枯,清澈见底真是深山古刹,皓月流泉,

一处赏月胜地。为了纪念这位抗金名将,后人在这里思古凭吊,留下许多摩崖石刻,成就了一方难得的天然石刻碑林。

QQ图片20170627091618.jpg


坐落在三茅峰之上的道教上真观,历史悠久,始建于宋代。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江南,有四次来到穹窿山上真观祈福。如今,文革中毁坏的殿宇,在原址全部重建,头山门、龙王殿、玉皇殿、三清殿等一批道教建筑已旧貌换新颜,不变的是醮事香火依然旺盛。

QQ图片20170627091643.jpg

QQ图片20170627091708_副本.jpg




     相传,乾隆下江南,一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他的亲生父亲陈阁老。传说乾隆上山的御道上跪拜上苍保佑其父子早日相遇,这一跪就跪出了一个双膝印迹,于是“双膝泉”留迹至今。后人为了纪念乾隆的这份孝心,在双膝泉旁建“慈孝亭”。遥想当年,乾隆在上真观进香毕,便来到山顶眺望太湖,但见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天一色,锦绣江南尽收眼底,难怪他在领略风景之余,为上真观留下了多幅墨宝,曾留诗赞曰:"震泽天连水,洞庭西复东,双眸望无尽,诸虑对宜空;三万六千顷,春风秋月中,五车禀精气,谁诏陆龟蒙。"此诗镌刻立碑于山顶湖亭中,此亭因此也称作“御碑亭”。


QQ图片20170627091736.jpg

 


今天,佇立亭中,风景这边独好,远眺太湖烟波浩淼,渔帆点点;俯瞰山村绿树环绕,新居处处。

 到苏州旅游,如有暇登顶穹窿,远离尘嚣,览吴山之青秀,访吴中之圣贤,发思古之幽情,应该也是游览园林之外的极佳选择。姑苏城外山水闲,静候君来赏!


编辑:龙小平
目前,网友留言共3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6-29 21:19:42;  
欣赏了!谢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6-30 01:30:52;  
欣赏了!苏州去过十余次 穹窿山还没去过 要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去一趟!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6-30 04:22:20;  
图文并茂!欣赏学习!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6-30 05:58:27;  
欣赏了,谢谢介绍和展示!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6-30 07:01:56;  
去过苏州,但没登顶穹窿山,遗憾。谢谢顾老师介绍!
姓名:周建钢; 时间:2017-06-30 07:21:36;  
欣赏了,谢谢!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6-30 07:48:34;  
一处鲜为人知的景点。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7-06-30 07:51:46;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曹斌; 时间:2017-06-30 08:06:57;  
赞一个。
姓名:郑航宇; 时间:2017-06-30 08:09:04;  
赞,欣赏。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6-30 08:11:07;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6-30 08:16:38;  
谢谢宗玲介绍,乾隆曾游穹窿山,一定是个很好玩的景点!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6-30 08:22:47;  
咱们江苏苏州是天堂城市,风景优美,园林博物馆。江南美丽的俏佳人,历代文人都蕴育于此。苏州是美的水乡,苏州是生活的理想主义者城市,苏州的评弹那婉转的嗲声叫人醉入梦乡。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如果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一看,走一走,小城人的热情和爱一定会让你留连难返。陶老的好文也许会打动你的心弦,会撩拨你的窗口,来看看吧!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6-30 08:23:26;  
图文券并茂介绍详细,谢谢!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7-06-30 08:43:13;  
欣赏了!谢谢!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7-06-30 08:55:56;  
谢谢顾大姐介绍,以后有机会去一趟!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6-30 09:06:33;  
引人入胜,急于一览!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6-30 09:17:43;  
谢谢祥细介绍,下次数机会再观赏。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6-30 09:34:5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奇色彩浓厚的穹窿山让人向往。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6-30 09:58:35;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6-30 11:08:59;  
前次在太湖可惜未登此山!谢谢宗玲展示介绍!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7-06-30 11:30:56;  
吴中名胜真多!谢谢顾老师介绍,争取找机会游览一次!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6-30 12:12:34;  
好介绍!好展示!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6-30 14:05:45;  
虽早知,但随团旅游苏州,根本就不到此处,遗憾!谢谢介绍!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6-30 14:21:33;  
拜读、欣赏了……谢谢顾老师详细的介绍……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6-30 15:56:49;  
拜读欣赏学习了,感谢顾大姐精彩介绍!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6-30 16:12:10;  
很高兴拙文能让大家认识穹窿山,谢谢各位!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6-30 16:49:20;  
苏州的景多而且美。谢谢顾老师精彩详细介绍穹窿山,分享您的美文和精美佳券。谢谢!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6-30 19:14:22;  
第一次了解,谢谢顾老师介绍!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7-01 13:16:45;  
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远眺太湖,近赏摩崖,真仙境也!谢谢顾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7-01 22:16:57;  
苏州美景赏不尽,谢谢大姐详细的介绍穹隆山。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7-02 22:13:00;  
拜读了,欣赏了,增长了知识,谢谢顾宗玲老师展示介绍!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7-03 10:07:31;  
学习了,谢谢顾宗玲老师的展示。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17-07-03 11:18:02;  
苏州美景赏不尽,文笔优美,谢谢顾老师详细的介绍。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7-04 16:56:14;  
静候君来赏!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51513; 今日19452; 昨日17985;
本页访问量:2658363; 今日272; 昨日360; 收录总数:6920712; 今日:6369; 昨日:4341;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