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佛祖在印度初次传播佛教的圣地:鹿野苑

佛祖在印度初次传播佛教的圣地:鹿野苑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释迦牟尼初转法轮遗址公园参观券鉴赏
显示日期:2017-05-14 查看次数:607; 复制本文地址
北京:陈祥明

图片总大小:972KB;最小图片:35KB;最大图片:105KB;


    我过去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长的历史知之甚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恰逢颐和园后山四大部洲景区修复后重新开放,我手持印有后山景观图片的殿堂通用参观券,在导游带领下,逐个观赏了乾隆年间建在后山的藏式风格建筑群。当时我被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四座宝塔吸引住了。据介绍,这四座塔反映释迦牟尼成长发展的四个重要经历:刻有莲花图案的红塔,标志佛祖的诞生。刻有菩提叶的绿塔,标志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刻有法轮图案的白塔,称之为“初转法轮”,表明佛教的创立,佛祖由此开始向其教徒传播佛法。刻有卧佛图案的黑塔,表明进入涅槃境界的佛祖,圆寂前向其弟子作最后的嘱托。当时听了还不太明白。后来查阅了资料,才知道释迦牟尼在尼泊尔和印度境内,确实经历过这四个阶段,并找到了实物依据。今年3月上旬,来自上海的一位朋友亲赴印度这些圣地旅游,还专门到“悟道成佛”的菩提伽耶和“初转法轮”的鹿野苑寻踪历史遗存。从他带回来的券品和照片,我才对佛祖成长发展的经历和他弘扬的佛法有所理解。

1-颐和园后山四大部洲景区参观券_缩小大小.jpg

颐和园后山四大部洲景区殿堂通用参观券

2-展示佛祖诞辰和捂道的红塔和绿塔_缩小大小.jpg

展示佛祖诞辰和悟道的红塔和绿塔

3-展示佛祖初转法轮和涅槃的白塔和黑塔_缩小大小.jpg

展示佛祖初转法轮和涅槃的白塔和黑塔

    尼泊尔的蓝毗尼是佛祖的诞生地,印度的菩提伽耶是佛祖的悟道成佛处,这两处圣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印度的鹿野苑是佛祖初转法轮纪念地,拘尸那伽是佛祖涅槃之地。这两处虽没列入世界遗产,但仍是印度僧人和全世界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此文重点介绍佛祖在印度鹿野苑“初转法轮”的历史遗存,也顺便介绍一下涅槃之地的概况。

7-大批信徒围坐在鹿野古建筑遗存前祈福_缩小大小.jpg

大批信徒围坐在鹿野苑古建筑遗存前祈福


8-佛祖首次向5位弟子讲经的场景再现_缩小大小.jpg

佛祖首次向5为弟子讲经的场景再现

    鹿野苑位在印度北方邦宗教名城瓦腊纳西以北10公里处,是当年佛祖在此第一次说法收徙的地方,佛教称“初转法轮”。据史料记载,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成佛后,走了250多公里,来到伽尸国(如今的瓦拉纳西),在鹿野苑找到当初在尼连禅河附近离他而去的5个伙伴。释迦牟尼向其讲解佛法,阐述人生轮回、善恶因果、修行超脱之道。这五人顿悟后,立即披上了袈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僧侣(当时称比丘)。佛祖也常派遣他们到各地弘法。从此开始,佛祖住世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化度弟子数千人,至今两千多年来,他所倡导的佛教教义已经传遍全球,全世界佛教徒已超过5亿人。所以鹿野苑在佛教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被奉为佛教的重要圣地。

5-鹿野苑遗址公园全景_缩小大小.jpg

鹿野苑遗址公园全景

4-鹿野苑参观券(票价100卢比)_缩小大小.jpg

鹿野苑参观券

    鹿野苑如今辟为佛祖初转法轮的遗址公园。遗址出售门券。印度人收费5卢比;外国人100卢比。我的朋友购买的当然是外国人的票。门券构图很特别,它用深褐浅褐两种色调把鹿野苑遗存建筑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图的正中突出了上下两层的初转法轮塔。上端的黑色小字是“印度的考古科学调查”,左下角的白字是“不可思议的印度”。右下角“RS100”,表明售票的价格:100卢比。右上角的黑色图案和金属的防伪标识都是印度旅游部门统一印制的古城堡图标。

6-古朴的达曼克塔,是鹿野苑仅有的宏伟建筑。_缩小大小.jpg 

古朴的达曼克塔,是鹿野苑仅有的宏伟建筑

    进入鹿野苑景区后,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断垣残壁,让人们有了对其规模的想象空间。这里曾经是繁华的佛教圣地,公元前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在这里建起了宏伟的佛塔和寺院。公元640年,大唐高僧玄奘曾到来到了这里,并留下了详尽的文字介绍。赞叹圣地“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12世纪后期,随着佛教的衰落和穆斯林的入侵,鹿野苑荒芜达千年之久。现存最大的建筑物,是初转法轮塔,命名为达曼克塔,高33米。塔的上半部呈黑褐色,下半部是灰白色。游客和佛教信徒来此都要绕塔行走,有的在草坪上静坐、诵经或拜塔。塔的附近有佛祖向五位信徒传经说法的雕像,再现了释迦牟尼当年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场景。鹿野苑旁边有考古博物馆,藏品十分丰富而珍贵,大都是鹿野苑发现的文物。最珍贵的是阿育王石柱的柱头上,遗存有背靠背的四只雄狮面向四方的石雕,每只狮子脚各踩着一个法轮。这个柱头形象已经成为当今印度国徽上的图标。

9-鹿野苑博物馆展示的阿育王柱头上四雄狮工艺上的造型_缩小大小.jpg

鹿野苑博物馆展示的阿育王石柱柱头上的四只雄狮工艺上的造型

10-鹿野苑遗存柱头上造型成为当今印度国徽上的图标_缩小大小.jpg

鹿野苑遗存柱头上的造型成为当今印度国徽上的图标

    拘尸那迦,佛祖的涅槃之地。位于印度北方邦哥达拉克浦县凯西以北约2.5公里的摩达孔瓦尔镇。是释迦牟尼佛最后一处圣地。佛教认为涅槃是最高境界。原有涅槃卧像及佛塔等。7世纪之后逐渐湮没。18世纪中期才重新被发掘。主要建筑有涅槃寺、大涅槃塔、圣者殿、安加罗塔等。现存主要文物有释迦牟尼涅盘像,佛祖侧身卧于石榻之上;像与榻系一块整石刻成,并刻有阿难等弟子像和铭文。一般的游客很少涉足此地。门券岀售情况不太清楚。我从网络上截取几张图片,与券友们分享。

11-枸尸那迦圣地全景_缩小大小.jpg

拘尸那迦圣地全景

12-枸尸那迦主殿中有佛祖的卧佛塑像_缩小大小.jpg

拘尸那迦主殿中有佛祖的卧佛塑像

13-佛祖涅槃图再现了佛祖圆寂时的场景_缩小大小.jpg

佛祖涅槃图再现了佛祖圆寂时的场景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2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5-14 00:04:15;  
欣赏了!学习了!谢谢!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5-14 01:00:15;  
欣赏了,谢谢!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5-14 06:10:03;  
分享陈老详细的介绍。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5-14 06:34:46;  
拜读,谢谢陈老!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5-14 06:46:45;  
拜读了,增添不少知识,谢谢介绍!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5-14 07:43:38;  
介绍引人入胜,故事知识并重。学习了,谢谢!!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5-14 08:58:52;  
佛教圣地,万人敬仰。读老师的文章,好似遨游佛国接受佛的教诲。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5-14 09:18:03;  
拜读学习了,学习陈老精彩介绍!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5-14 09:39:42;  
欣赏,谢谢陈老!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5-14 09:59:23;  
谢谢介绍与展示!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05-14 10:10:16;  
拜读,长知识了,收获很大,谢谢陈老!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5-14 10:16:52;  
风景真美,谢谢介绍!
姓名:唐铁柱; 时间:2017-05-14 10:39:21;  
学习,欣赏,赞。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5-14 14:48:55;  
书本上很少有的知识,谢谢陈老师介绍!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5-14 15:41:43;  
学习了,谢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5-14 15:46:52;  
拜读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5-14 15:50:19;  
欣赏了,谢谢祥细介绍。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5-14 17:11:47;  
谢谢介绍!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5-14 17:59:16;  
欣赏,学习,谢谢陈老师详细精彩的介绍,赞。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5-14 20:09:18;  
谢谢陈老,图文并茂的介绍,让我对印度佛教圣地多了一份了解!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5-14 21:43:17;  
不懂佛教,欣赏了。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5-15 11:10:38;  
增长知识!
姓名:张玮峰; 时间:2017-05-15 16:47:42;  
陈老师介绍得如此详细,令人佩服。您提到四处景点均为佛教圣地,红绿白黑四色佛塔,我曾在西藏山南的桑耶寺(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寺庙)见过。谢谢您的分享!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5-16 05:47:34;  
增长了知识!谢谢陈祥明老先生介绍!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5-16 16:02:27;  
乾隆年间建的藏式风格建筑群格式是否一样,普宁寺的后半部分建筑结构也同藏式风格建筑群,不知二者有什么联想?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47019484; 今日9079; 昨日81450;
本页访问量:2762027; 今日43; 昨日243; 收录总数:10175148; 今日:2510; 昨日:2302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