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券面拾趣(54)券读网师园 |
券读网师园 苏州 顾宗玲 说到网师园,在列入世界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中,名声不及拙政园、留园,但它却是苏州典型的宅第园林。原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万卷堂旧址。清乾隆中叶,归光禄寺少卿宋宗元所有,加以修缮。宋宗元“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盖托于渔隐之义;并取巷名音相似也”(园旁有巷名王思)。此即网师园得名之始。乾隆末年,园归太仓富商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遂成现今布局的基础。1940年,书画文物鉴赏家何亚农买下网师园,为最后的园主。 网师园位于苏州古城东南的小巷(阔家头巷)深处,其格局是东宅西园,宅纵园横,规划精整。大门南向临巷,有照壁,高门槛、门簪、抱鼓石,为显贵门第之规格,称阀阅之家。 步入网师园大门,走过门厅的阔廊,与之相连的是第一进厅堂——轿厅。轿厅用屏门相隔,有匾为“清能早达”,屏风画为“网师园图”。门后是正厅“万卷堂”,为第二进厅堂。 正厅是园主喜庆宴请、家族议事和接待宾客的主要场所。正面高悬文征明所书“万卷堂”匾额,厅内陈设清式家俱,按对称的手法布置,显得雍容典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厅前的砖细门楼,古色古香,精美绝伦。整个门楼高约6米,雕镂幅面3.2米。中间刻有“藻耀高翔”四字。藻耀,犹言文彩绚丽;高翔,即展翅高飞。两边兜肚,一侧刻有“郭子仪上寿”,寓意“福寿双全”。另一侧是“文王访贤”,寓意“德贤齐备”。下枋中间刻有三个“寿”字,象征福、禄、寿三星高照。两侧刻有蝙蝠、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库门用水磨砖细拼砌,表面嵌饰梅花形的铜质铆钉,既美观大方,又牢固实用。这座制作于乾隆年间的门楼,庄重古雅,代表了清代娴熟的砖雕技艺,被誉为苏州古典园林砖细门楼之冠。 第三进内厅,又名女厅,曰“撷秀楼”。登楼则全园景色尽收眼底。旧时,纵目远眺,苏州西郊诸山,隐现窗前。此厅建于光绪年间,体量小,楼不高,是园主起居之所。 住宅区的后庭院为梯云室,院内假山以五峰书屋东墙的楼阁山为主峰,可由山登楼。梯云室后即是网师园的后园门,出门便是名闻苏州的老街十全街。 说了网师园的住宅区,下面从轿厅西侧的小门进入主园逛一逛。 小门门额题“网师小筑”,其背题“可以栖迟”,出自《诗经》。此处为网师园水系之源,水湾尽头是一条曲折的小溪,岸壁间嵌一方刻有“槃涧”的古石,相传是南宋遗物。溪涧上横跨一座石拱小桥——引静桥,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石桥。桥全长2.4米,宽1米,外型呈弓形,两侧配以石栏,桥面有圆形图案花纹,整座桥以黄色花岗石筑成。桥上藤萝缠身,透露出清雅古朴的气息。桥小,不见其涧窄,涧窄不显其桥小,相互得体。小桥虽然造型简朴,但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和深远意境令人赞叹,不愧为佳构之作。 有廊西通“小山丛桂轩”。这里旧时是园主花厅,供生活起居兼作会客之用。轩通透明亮,四周匝种桂花。此为秋日景点,取“桂树丛生山之阿”(《楚辞·小山招隐》)之境界。轩南为太湖石庭院山,每当金风送爽,桂花树上“碧绿丛中万点金”,小轩蕴郁幽香,久而不散。轩北黄石假山名“云岗”,重峦迭嶂,宛如深山幽谷。成平远山水意境,亦为园之障景。轩中有联“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恰到好处地道出了此地此景。 循一段低小晦暗的曲廊西行,走廊转向北,形成瓶颈,门额题“樵风径”,此处为转景,由此进入网师园的大空间。古今造园必有水,网师园顾名思义,以水为主,历来以其高妙的理水艺术倍受赞赏。至此,盈盈然一片大水面,恰如一方天镜,这就是彩霞池。 (从左至右:濯缨水阁、樵风径、月到风来亭、曲桥、看松读画轩)
池南为濯缨水阁。濯,洗涤。缨,系官帽上的丝带。后人用“濯缨”表示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水阁以“濯缨”命名,不脱渔隐主题。小阁纤巧玲珑,坐南朝北,高架水上,面对彩霞池,清风徐来,凭栏可观荷赏鱼。且可作戏台,与水面产生共鸣,乃天然之音箱。 室内有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系“扬州八怪”郑燮手笔。对联只有八个字,却有四个典故。“曾三”指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颜四”,是颜回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禹寸”,禹即大禹,《淮南子》中有“大圣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之句。“陶分”,陶指晋代学者陶侃,他常对人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意为惜时。这副言简意赅的楹联,不乏借鉴之处。 沿着爬山廊逶迤而上,可至“月到风来亭”,这是网师园的典型代表景点。 月到风来亭 亭居于水崖之上,为单檐六角形。再现北宋诗人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之意境。亭周设美人靠,供人坐憩。西墙配景物镜,与水面景物相映成趣。亭有抱柱联:“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匾联互映,相得益彰。夜赏明月,“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风亭待月,情由景生,景随情移,胜景不废。网师园是苏州唯一开放夜花园的古典园林,游园者多为外宾。
27×10㎝)
彩霞池北岸,有二组建筑:看松读画轩和竹外一枝轩。 看松读画轩面宽四间,体量较大,故与水池隔以庭院、树木,既可增加园景层次,又不使逼压水面。与对面的濯缨水阁遥遥相对,一离岸一临水,一轻巧一厚重,形成对景,冬季在此赏雪,最为合适。庭前有南宋近九百年遗物——古柏一株,相传是南宋万卷堂园主史正志手植。这棵阅尽网师园苍桑变迁的古柏,是园林悠久历史的见证。 看松读画轩向东,有走廊通竹外一枝轩,为园中春景景点。轩名取宋代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诗意。一枝,指梅花。现轩外池边,植春梅一树,花繁叶茂,颇为点题。从竹外一枝轩入月洞门,庭后为二层楼的集虚斋,是园主养心之所。斋东,是五峰书屋,旧为园主藏书读书处,南宋时是史正志“万卷堂”故址。从下面的票图上,能分辨出这组建筑。 轩相连的是射鸭廊和半山亭(票幅:25×7㎝) 小轩有门洞南通射鸭廊。射,投也;鸭,壶之形,是古人的一种游戏:投壶。这虽只是一条短短5米的寻常小廊,但亭、廊、轩相连接,从里面看,三者如一整体,与曲折长廊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外面看,则亭、廊、轩各具特色,极其分明。而从对岸月到风来亭观望,这组建筑高下曲折,疏朗错落,富有多变的艺术效果。 走过射鸭廊,便是半山亭。与月到风来亭隔池相望。此亭乃是看晨景的地方。在此由东向西看,池的四周景色和蓝天白云尽收池中,因园、因时、因地制宜,不由得让人从内心赞叹园林设计家造园的高妙了。 围绕彩霞池,西有月到风来亭(晚)、东有半山亭(晨)、北有看松读画轩(冬)、竹外一枝轩(春)、南有小山丛桂轩(秋)、濯缨水阁(夏),四季早晚景色俱全。绕池一周:槛前数鱼,松下话古,小亭待月,曲桥横渡。坐憩静观:朝阳艳,午云闲,夕照斜,晚月明,昼夜有得;春媚、夏清、秋香、冬瑞,四季潇洒。 从彩霞池西北的曲桥西踱,穿过“潭西渔隐”门,顿觉别有洞天,这里就是播誉海内外的殿春簃。“殿春”,指春末;“簃”是阁楼旁矮小的房屋。 上面票图中曲桥处小门外就是殿春簃小院,这是观赏芍药的景点,芍药在春天的最后开放,有诗曰:“尚留芍药殿春风”。小院占地不到一亩,布局独具匠心。主体建筑殿春簃将小院分为南北两个空间,向南开敞的大空间,依墙筑山,附壁建亭(冷泉亭),深谷幽泉,以小见大,在咫尺之地,重现大自然的山水境界,妙趣无穷。走进殿春簃,向北面三个大窗看,露出藏在屋后封闭空间的三幅框景:蕉、竹、梅,是藏中有露的造园手法。 本着主园利用水池为中心的原则,小院铺地全部用与周围山石花木色泽和谐一致的“花街铺地”。与主园涟漪荡漾的池水成水陆对比。一是以水点石,一是以石点水,使网师园处处有水可依,特别是用鹅卵石组成的鱼网图案,隐隐透露出渔隐的信息。 殿春簃还承载了一段佳话。20世纪30年代,张善孖、张大千兄弟曾寓居网师园,当时称殿春簃为大风堂,是兄弟画室。善孖先生擅画虎,并饲一幼虎,自称虎痴。小虎死后,埋葬于此。事隔五十年,大千先生怀念旧居,缅怀仲兄,寄情虎儿,从台湾寄来为小虎题写的墓碑碑文“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该碑现嵌立于小院西壁,为网师园留存一处文化遗迹。 殿春簃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其孪生姐妹明轩,于1980年4月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复制竣工,整座建筑由苏州园林工匠设计建造,成为第一座走出国门的中国古典园林,轰动全美。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实在太丰富了,局限于本人的学识水平,券读网师园至此结束,仅能一窥网师园之大概。如想领会苏州园林之妙趣真谛,务必要身临其境,慢慢品读了。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33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4-12 00:57:35;
玲珑娟秀自天然
半顷碧波照明轩 曲径逶迤无尽处 游兴阑珊网师园 1982 11 02 ![]()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4-12 05:07:01;
欣赏了,谢谢!
![]()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4-12 05:13:25;
梦牵苏州。这个景区还没去过,谢谢作者详叙!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4-12 05:47:54;
深宅大院网师园,几易其主逐完善。
列入世遗宅第院,留与后人好游览。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7-04-12 06:20:25;
谢谢解读,向往苏州!
![]() 姓名:宋振清; 时间:2017-04-12 07:21:42;
图文并荗,介绍详细,谢谢!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4-12 07:33:38;
这么多门券解读网狮园,够细够全。谢谢!!!
![]()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7-04-12 07:38:15;
拜读学习了!虽然曾两次去过网师园,但因时间关系,均未能细品,看了顾老师的文章,受益匪浅,下次去可以边读文章边游园了!谢谢顾老师介绍!希望能看到顾老师更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
![]()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4-12 07:41:25;
拜读了,谢谢顾宗玲老师!
![]()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4-12 07:54:55;
顾老师好文,好门券。让我们大开眼界,令人羡慕。网狮园去过,是著名的林园。小巧玲珑,柳暗花明。顾老师这么细心的收集到门券实属不易。学习了。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4-12 08:20:53;
网师喻引鱼隐,就是退隐休闲之处,名起的雅。谢谢顾大姐祥文介绍,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趣事。
![]() 姓名:叶建国; 时间:2017-04-12 08:27:33;
精彩的解读,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 姓名:钟杰; 时间:2017-04-12 08:43:46;
读了顾老师《券读网师园》文,如身临其境,饱览了网师园的园林风光。
券枚枚精美,文、图精彩,喜欢,赞。分享了,谢谢顾老师。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4-12 08:50:13;
谢谢顾老师的介绍,网师园我去过,真好!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4-12 09:14:33;
我是几年前去过网师园,至今记忆犹新。谢谢顾老师介绍!
![]()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7-04-12 09:48:06;
谢谢顾老师介绍,其中有几枚老票很漂亮。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4-12 10:36:55;
佳文靓券,欣赏了,谢谢顾老师介绍!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4-12 11:48:41;
园林建筑,别样景致。江南几个城市只有苏州还没到过,向往有朝一日逛个够。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4-12 13:41:42;
谢谢各位券友浏览,希望有缘在苏州园林相聚。谢谢小金和郭老诗赞网师园!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4-12 14:40:54;
图文并茂,非常耐读!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4-12 14:57:08;
真谛妙处,留连忘返,确为苏州园林的真实写照!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4-12 16:11:45;
以券面信息引申解读网师园,好文章!
![]()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4-12 16:12:24;
顾前顾后游名园,
宗师山水一脉含。 玲珑剔透游人醉, 赞不绝口赋诗篇。 ~~又写藏头诗一首,赠顾大姐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4-12 17:13:06;
苏州园林甲天下,雍容典雅好气派,网师园藏小巷深处,气势可不一般。
![]() 姓名:章云; 时间:2017-04-12 20:01:53;
佳券佳景。美不胜收。
![]()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4-12 21:16:01;
文美景靓,顾老师介绍的详细,网师园的票又是一大亮点,赞!!!
![]() 姓名:张国栋; 时间:2017-04-12 23:58:46;
网师园游过凢次,谢谢顾老师详钿介紹!
![]()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4-13 08:06:09;
顾老师苏州园林票令人羡慕!
![]() 姓名:段连义; 时间:2017-04-13 08:44:23;
给人以源流无穷的感觉.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4-13 10:08:30;
谢谢陶会长赠诗!大作我已收录,以便随时欣赏学习。
![]() 姓名:张玮峰; 时间:2017-04-13 11:26:54;
江南园林,令人驰往,移步换景,各有千秋,谢谢顾老师的分享!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4-13 21:54:07;
苏州园林网师园,美文美景配美券。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4-19 11:30:32;
票面着眼,文字流畅,谢谢顾老师的分享!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333356;
今日12843;
昨日59771; 本页访问量:2774113; 今日3; 昨日110; 收录总数:11335135; 今日:3958; 昨日:23255;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