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风采〗: 来自绿岛的报告(四十九)清明时节好饮茶

来自绿岛的报告(四十九)清明时节好饮茶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7-04-08 查看次数:257;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陶万春

图片总大小:226KB;最小图片:22KB;最大图片:44KB;


《来自绿岛的报告》(四十九)             

清明时节好饮茶

 海南本属热带气候地域,海南人嗜食饮料的种类,诸如茶叶、咖啡和可可均有出产。单说饮茶,当地城乡茶楼比比皆是,男女老少皆有喝茶习惯。如省会海口市如今茶店布满大街小巷,市民们每天必有茶喝,饭前饭后都喝茶,迎朋接友必有茶,故宁无饭,不可无茶已成风气。饮茶既能振奋精神,调节口味,又有治病防疾功效,难怪黎民百姓趋之。
    
岛上五指山出红茶,白沙产绿茶,还有一种以茶为主料,辅之于香料的兰贵人茶,林林总总,品种挺多。海南茶多且杂,牌子不是很大。清明前夕,让我想念起中国十大名茶,尤其是杭州西湖龙井明前茶来了。

 习茶,爱茶人都知道,“明前茶,贵如金”。每年三月一到,春意盎然,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露无限生机。此时茶树虫少,芽叶细嫩,味醇形美,乃茶中佳品。由于清明前气温较低,茶树产量有限,所以更显珍贵。历史上,明前茶是皇家贡品,当春茶烘焙妥当,用快马送到皇家,让皇上在清明节前喝上,故明前茶又有“急程茶”之称。

00A6FA201501EDB61C0E3582AA7C2D3F.jpg

在杭州西湖边的凤凰岭,深山古道中有一眼泉水。古时候每逢干旱,人们来这里祈雨都很灵验,传说曾有龙居于此,故被称作龙井。北宋苏轼的弟子秦观路过此地,感慨万千,写下名篇《游龙井记》,千古传颂。不过龙井茶名扬天下,那是以后的事了。

 龙井茶真正意义上的兴起,应该是明朝之后。先是朱元璋废团兴散,让散茶得以大行于世;接着是炒青工艺代替蒸青,利用干热法把茶之浓郁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时候的杭州人还发明了撮泡法,将泡碾成的粉末茶改为直接用热水泡茶叶,观赏芽叶在水中沉浮的雅境,体味摘来片片通灵窍,啜处冷冷馨齿牙的诗情。

C050DDAE5A93034929F8432CE00CB551.jpg     

从品类上看,明前茶一般指产于浙江杭州、江苏洞庭山、安徽、四川等地的绿茶,其中属杭州西湖龙井品质最优、名气最大。清代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四次前往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还在龙井寺题龙井八景,封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为御茶。在第三次南巡时,乾隆以龙井水泡龙井茶,感觉味道大好,写下龙井新芽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的诗句,喜爱之情可见一斑。

周恩来也酷爱西湖龙井,常指定以之款待外宾,一杯龙井在手,随着嫩芽的舒展,伴着绿叶的上下浮沉,许多国与国的纷争化解了。周恩来来杭州梅家坞考察,当得知炒出一斤特级龙井,需要4万多个嫩芽,倍感茶农之艰辛,把自已喝过的龙井茶叶吃个精光,被传为佳话。

312BF8D98F6A009D4D2FA034BF3A222E.jpg    

和平盛世,眼下国人饮茶、品茶和爰茶渐成时尚。不少家庭,买茶海、安茶盘,购茶具,置茶室,还有不少人奔波于茶会雅集和斗茶之中,乐此不疲。石家庄市我一高中同学,在住房以外又购套住房,在其中置一个茶室,供会亲朋好友聚会所用,同学们都称她生活有品位。在茶室的一面墙摆设有茶具,时下流行的茶品应有尽有。

   D2C2435831F6ED34771B401657AA0788.jpg   691A761A28E102C31DFFB45845A473A5.jpg


平民百姓如此,名人饮茶更甚。“杨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善画梅,54岁时左眼视力减退,以一目看梅花,清妙独绝,繁枝冷香,67岁双目失明,仍画梅,写狂草。余农说他:“盲于目,不盲于心”,其画为“心观”也,冷香中以心观梅,需要大境界。其梅花自跋曰:莫贪茗碗成清癖,老觉梅花是故人。无论对人对物,这好茶和好友都是有年份的,瓦屋纸窗下,寂寂山林中,清泉流淌,绿茶散香,约二三知已围坐梅花簟上,起火、沸汤、吃茶。周作人说如此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我想如此岂止十年,那是一世的因缘。

         1AFF6FB70985564852A61B274FEB9B55.jpg    DE88CE80D8C6AA4D7DB45E5A4E993B21.jpg

    听着椰风阵阵,看却南海滔滔,由茶联想到人的一生,岂不是都在这沉浮中度过。浮,乃人生之辉煌,或高官厚禄,或金银满屋,或喜事连连;沉,是人生的低谷,是挫折和失意,是生命长河中的大部分。

即然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且把烦恼暂时放下,买包明前茶回家,取出来泡上一杯,看汤色清碧,品茶香清幽,想想就会心满意足。

   清明时节好饮茶,它仿佛可以唤醒我们经历寒冬后的寂廖。看屋外,树已绿,花正开,又是充满愿景、英姿勃发的一年。


编辑:张文革
目前,网友留言共2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4-08 00:10:00;  
欣赏了!下周同学会 又要去杭州青芝坞喝茶了。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4-08 07:12:31;  
品茶亦能品出人生的哲理来,学习了!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4-08 07:45:52;  
因为一生不饮茶,所以不知道饮茶的妙处,谢谢陶老师的茶知识。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4-08 07:47:55;  
欣赏了,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4-08 07:57:51;  
常饮茶好处多多。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4-08 08:08:32;  
饮茶有益身心健康,品茶,品券,异曲同工之妙。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4-08 08:11:51;  
茶文化,品人生!谢谢陶老师!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4-08 08:29:31;  
饮茶是一种好习惯,一杯香茗,品出茶韵,品出人生。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4-08 08:44:45;  
真乃一茶博士也。赞!!!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4-08 08:47:28;  
拜读了,茗茶赏票是一乐也。谢谢!!!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4-08 09:18:06;  
茶,也是一味中药,有绿茶、红茶、生茶、熟茶之分,有清、温、伤胃、暖胃之别,功效各异,作用不同,可据各人体质选择泡服;饮以小口而品,不可牛饮而喝。
姓名:唐铁柱; 时间:2017-04-08 10:06:05;  
欣赏,学习,赞。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4-08 10:35:19;  
茶知识的传播者。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4-08 10:42:26;  
我没有其他嗜好,就喜欢喝茶,一天三遍。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4-08 13:36:58;  
拜读了……茶文化的内涵太多了,需要多多学习……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4-08 14:55:12;  
饮茶饮出好文章,赞一个!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4-08 20:41:19;  
一杯香茗,品味人生,学习茶文化,与研讨券文化有共同之处。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4-08 21:01:47;  
拜读了,谢谢陶万春会长!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4-08 21:40:44;  
品味人生,笑看浮沉!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4-08 22:22:28;  
准备品茶啦!!!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4-09 12:22:11;  
一杯香茗,细味人生,欣赏!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4-09 20:10:24;  
听着椰风,看着海涛,品着香茶,神仙般的生活。
姓名:高晓惠; 时间:2017-04-10 22:56:32;  
品茶----养性,怡情,有益身心!欣赏了!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4-11 09:21:39;  
喝茶对人的身体还是有好处的,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喝不同的茶,还把握不好。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828331; 今日14264; 昨日15449;
本页访问量:2658019; 今日288; 昨日321; 收录总数:6913486; 今日:3488; 昨日:3464;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