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其它类别】-〖其它类别〗: 董希文和他的油画《开国大典》多舛的命运

董希文和他的油画《开国大典》多舛的命运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9-07-18 查看次数:1089; 复制本文地址

我收藏了二枚不同时期的印有著名油画《开国大典》的门券,一枚是北京1999年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发行的旅游纪念券,票价三十元,票面主图是《开国大典》油画(图一)。

另一枚是郑州市委老干局等四家单位2002年为庆祝建党81周年,纪念延安《讲话》发表60周年《伟人丝织像、美术作品展》免费参观券(图二)。

这枚参观券与简介连印在一起,相当于A4纸大小,其上印有《开国大典》油画。起先,我是把这两张门券分别放在两个册子里,最近整理有关毛泽东的革命史门券时,才把这两张门券放到了一起。放在一起细细品味,两相对比发现了问题,1999年北京发行的纪念券上,《开国大典》油画上的人物,与郑州发行的参观券上的人物不已。按北京纪念券画面上的人物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董必武、林伯渠、郭沫若等十人,而郑州参观券简介上的《开国大典》油画人物缺了一人,站在最右边的张澜身后的高岗不见了。是印错了吗?这是不可能出现的漏印。是另有一种《开国大典》油画作品吗?没有依据。这一疑问我久久不能释怀。几经查阅资料悉知,原来其中有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历史。

据史料介绍: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纪念日。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党庆节日,中央决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举办党庆画展。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幅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院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董希文接到任务后,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决定打破写实的限制,采用一种表现派和现实派相结合的大胆的艺术处理手法,按自己的理解去选择画面构图。董希文先画了一张草图,有两个创造性的突破:一个是毛主席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三分之一的画面里,而右边是广场群众,另外一个是,草图抽掉了毛主席的右前侧应有的一根大红柱子,使广场显得更为开阔。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有失平衡,但却能更好地突出节日气氛。经过多方征求意见,获得了批准。董希文在北京西总布胡同一间普通的房间里,以高昂的热情、精湛的艺术技巧,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独立创作出了革命历史油画《开国大典》。

1953年8月人民出版社以董希文原作出版的《开国大典》年画。原作与以后修改版最大的不同点是此画为二个话筒,修改版为四个话筒。

 

《开国大典》作为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作为歌颂新中国成立的世纪杰作,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开国大典》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称赞。毛泽东称赞《开国大典》“是大国,是中国。”他还自豪地说:“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它问世后,《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人民美术出版社立即把它印成年画(图三)和各种美术图片大量发行,印数达100多万张,并收入当时的中小学课本。

然而,世事沧桑风云突变。《开国大典》完成后才三年,就发生了“高饶事件”。作为国家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鉴于此情,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因为高岗站在前排最边上,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它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就是上述的图二。这是第一次修改,《开国大典》的第二稿。1959年,建国10周年邮电部发行《开国大典》邮票选用图案就是经过修改去掉了高岗后的油画。

1967年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这个修改工程就更难了,因为不是简单地去掉一个人,而且要另外补上一个人,还要牵动旁边的人。更为难的是,董希文此时已得了癌症,手术后虽然情况尚好,但体力衰弱,实在难以负担这样繁重的精神和体力劳动。然而他仍然抱病奉命到博物馆亲自进行修改,在刘少奇的位置上改画了董必武。(图四)这是第二次修改,《开国大典》的第三稿。

 文革后期,又有人想抹掉画面中的林伯渠伯(1945年以来的政治局委员),因为他在延安时曾反对毛泽东和江青结婚。这时董希文已去世,就找到了靳尚谊,靳尚谊不忍修改原作,就重新复制了一幅,这是此画的第四稿。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刘少奇的平反,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很遗憾,等到刘少奇得到平反昭雪之日,董希文已不幸逝世,他再也不能亲自在《开国大典》上恢复刘少奇的形象了。因董希文的原作在“文革”中蒙受不实之词的连累,作了很大的改动,难以恢复原貌,董希文家属也不同意在原作上再改动。博物馆只好委托著名画家靳尚谊修改,当时靳尚谊忙于其他事情,便推荐了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他们在《开国大典》的复制品上画上了刘少奇和高岗。至此,《开国大典》终于恢复原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复制品的《开国大典》,而原作则永远存放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画库里了。

作为一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主题的政治绘画作品,人们欣赏《开国大典》,正是因为它形象地揭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新世纪。它不仅鼓舞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坎,为新中国从此屹立于东方而同心欢庆。但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画中人物的命运就决定了此画的命运,同时又牵涉到画家的命运。随着政治风向的变化,《开国大典》这幅画被迫数次修改,这在绘画史上是少见的。其作者董希文因这幅作品而声名鹊起、名扬全国,也因这幅作品而在“文革”中遭到打击迫害,饱受政治磨难。

《开国大典》油画和其作者历经风风雨雨的磨难,在不同的政治气候下显现出不同的面貌,它是特殊时期被扭曲的艺术和政治关系的最有力的证明,是共和国历史的见证。

(编者注:文中图三为原版画,图二为董希文修改抹掉高岗版,图四为董希文修改抹掉刘少奇版,图一为靳尚谊委托其学生二人临摹复制版)

                                          西安   宿景周   2009年7月15日

【责编: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温庆春; 时间:2009-07-18 11:33:35;  
艺术与政治密切相关,很多事情都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09-07-18 16:23:55;  
建国60周年最好的纪念门票。
姓名:红华; 时间:2009-07-18 23:01:30;  
一段历史的见证。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09-07-19 16:13:03;  
即学习了知识,又欣赏了门票,一举两得!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09-07-19 18:27:06;  
宿先生研究至深,佩服!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09-07-21 15:32:51;  
学习了,有收获。
写下感言:
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内容: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8476215; 今日17826; 昨日98298;
本页访问量:2722217; 今日7; 昨日356; 收录总数:8076523; 今日:776; 昨日:869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