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其它类别】-〖其它类别〗: 试谈“门券小品专题”竞赛展品的制作与规范问题(下)

试谈“门券小品专题”竞赛展品的制作与规范问题(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9-07-10 查看次数:774; 复制本文地址
保定市:陈明新

 7. 贴片的规格。

从现实情况看,A4贴片是大家非常熟悉并认可的规格,无论是常规展览还是网络展览,都便于制作。那么门券展品除了A4规格外,还应允许A3规格作品参展,以适应大幅面门券的参展要求,遗憾的是A3规格的作品制作难度很大,主要是打印问题。而网络展览,无所谓贴片的大小,从而也克服了在“常规展览”中采用A3贴片的制作困难问题。

所以,应允许作者根据自己的藏品和专题要求,来选择适合自己专题范围的贴片规格。

8. 贴片的数量。

集邮展览的展框是国际规格,一框内可以摆放类似A4规格的16张贴片,不可逾越(近年也出现了所谓的大贴片,就是贴片高度不变,可以适当增加宽度。但受标准展框限制,每行不能超过四个贴片的宽度)。

邮集作品还要受参展类别的框数限制。国际和国家邮展作品一般要求青少年类别可以编组2-4框,但成人组的邮集必须由5框(80个贴片)或8框(128个贴片)组成,规定很死(近年国内新增了“一框邮展”),地方邮展相对较宽松一些。去年,我国年轻的实力派集邮家丁劲松推出一部价值超过亿元的“红印花”5框专集,整部邮集由580多枚“红印花”邮票和51个“红印花”实寄封组成,大凡集邮者都知道红印花邮票的价值,常见的“红印花”邮票都在千元左右,而高档珍罕邮品起码过百万元。该邮集珍品林立、目不暇接,件件珠玑,片片精彩,观后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这样一部在国内获得97分高分、荣获大金奖加特别奖的国宝级邮集,在今年4月的洛阳国际邮展上亮相,竟降到金奖级别,才拿到94分,究其原因,都是规矩在作怪,因为国际邮展规定,大金奖级别的邮集必须要做8框。

回过头来看,至今我还没有听说用于门券展览的展框标准规格是多少,这也是门券展览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至于参展作品的贴片数量,更没有什么严格规定,比较随意。这些所谓的不规范,恐怕也是门券展览的一个特色,因为没有标准展框的要求,就很难规范作品的贴片规格和数量,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仅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门券展览多么宽松。

展框的大小吗,我们暂且根据网络展览的实况,可以先模拟采用大、小两种规格的虚拟展框,也就是装9张A4贴片的小展框(虚拟)和装9张A3贴片的大展框(虚拟)。

 “小品专题”实际上就是限定篇幅的专题作品。我觉得实现“小”,限定9张贴片(一框)可行。这样的规定既可以体现“小”,也可以保证作品创作的完整性。

另外,针对网络展览的特点,一部作品的具体贴片数量也不一定限死,9片可以作为建议数量来要求,而不是规定数量,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一片或少几片都可以参展。

但是,如果是常规展览,就必须要考虑限定贴片数量,因为这是装框的必要,所以是硬规定。

9. 门券素材的珍罕性。

这个问题在集邮展览中至关重要,品相和珍罕占30分,是个硬指标。一般高奖邮集最后比拼的都是珍罕,价值百万元以上的邮集比比皆是,高奖邮集中数百万元一枚的世界珍邮,不在少数,例如前面说过的“红印花”邮集。但在门券展览中,我也没有听说这方面的特殊要求。至于一枚好券也需要几百元,贵在何处?我是外行,不敢多言。

如果想说两句,我觉得参展作品最好选用上品好券,至于好券的具体范畴和内容理解?是否需要考核?分值的比例确定?则应由门券专家说话,这里不多表述。

10. 门券素材的真实性。

集邮展览对邮品的真假要求极其严格,每次展览都设“专家鉴定组”,负责监督鉴定,只要发现有赝品,就要扣分。我曾经为朋友制作过一部“文革邮票”邮集,价值达几十万元,参加全国行业展览获得一等奖,但去年送到“南昌全国邮展”时,因有疑似赝品被扣分,一下子降到三等奖,十分可惜。门券展览是否也有真假识别的机构和相应规定,也未曾听说。

门券的印制不象钱币、邮票,后者是由国家控制审批并用特制印版专门印制,且都有防伪措施,真假识别不难。既便如此,假币、假邮票案件屡打不绝;而门券印制,无需政府部门审批,是使用单位的自定行为,随意性很强,一般都是常规印刷方式,仿制造假很简单,所以识别真假门券很困难。恐怕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照使用单位的档案和收藏者手中的真品来比对鉴别。近些年来,门券收藏升温,价格随之上涨,造假者有利就图,所以当你想购买一枚自己不知情的门券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免得上当受骗,虽然不算贵,但几元、十几元也是钱呀。

网络展览,更难识别门券素材的真假。我想,大家都是忠诚的收藏爱好者,对自己的真实行为完全可以自我约束。为了保证参展素材的真实性,作者要注意:确保展示的素材规格尺寸与实物的统一性(拍照素材更需注意这一点)。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如果是先打印贴片再粘贴素材的作品,直接扫描或拍照后上传文件即可;如果是电脑合成作品,尤其需要注意插图的规格一定要保证与实物一致。建议电脑技术差一些的朋友选用前一种方法制作。

另外,用电脑直接完成的作品,对个别素材进行简单调整或修版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假如确实有此情况,那么作者应对所调整修版后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明示。

11. 展品的外观。

和邮集相比,我觉得门券展品的外观要比邮集好看得多。素材规格大、花色多,可观性强,非常适合于展览。这也是当初我为保定券友愉快试制券集的感受。原本展览就是让人们看的,在众多参展作品中,人们在评价一部作品的好赖时,外观印象首当其冲,十分重要。

邮展的外观只有5分,但仅仅是这5分,让无数参展者绞尽脑汁为之努力。既便如此,那些高奖邮集一般也只能拿到4分,可想其难度,想想看,89分和90分、94分和95分,往往一分之差,就可能差一个级别,金奖与大金奖的档次荣誉能一样吗,所以关键之处,1分定乾坤。

我曾简单研究过第15届全国门券展览中,一部名为《中华科技之光》的参展作品,那部作品的素材、编排和语言组织能力一点儿也不比我们网站展示的券集水平高,除了内容新颖、充实外,关键是外观拿了高分。该部作品的外观确实有独创性,编排风格、色彩运用、素材安排、辅助设计、整体视觉等少有挑剔,值得我们学习。

从我们网站现在展示的大部分专题作品看,人们一般不太注重外观,主要是券集的作者受职业、年龄、审美观和电脑操作水平所限制。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了照顾更多的门券爱好者参加我们的“小品专题竞赛活动”,除了利用各种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制作水平外,还可以适当减少规则中外观分值的比例,但我们绝对不能误认为外观制作不重要。

12. 参展作品的评审。

国际和国家集邮展览的奖级分为:大金奖(95分以上,后以此类推)、金奖、大镀金奖、镀金奖、大银奖、银奖、镀银奖、铜奖八个级别。自60分起算,每隔5分,一个奖级。集邮展览的评审极其严格,是由受过专门培训和考核的等级评审员评出来的。我国仅有十几个国际邮展评审员(含见习评审员),一百多个国家评审员。说白了,竞赛邮集作品就是做给评审员看的,因为奖级高低,不在观众手中,而是评审员说了算。这些问题在门券展览中就简化多了,我了解过,历届全国门券展览评审都是由组委会临时决定评审员,不存在评审员的考核问题。

我想,咱们的网络作品评审更无需那么复杂。可以试搞大众评审,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观众、人人都是评审员,极大地吸引参与者。操作起来也不难:做一个“评审打分表”,根据表中单项栏目的要求逐项打分,得出总成绩,最后汇总所有打分表,选取平均值即可;也可以学习 “最佳邮票评选”的方式,每人限定评选数量,然后累计选票,得票最多的作品获奖。不管哪种方式,所有的事项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一切都是在公开透明中进行。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一些单项奖,如:最佳主题、最佳编组、最佳外观、最佳素材等。由专家评审,作为特别奖颁给相关作品。这样做,可以让参展者明白自己的作品到底好在哪里,差距在哪里,为今后提高作品奖级指明方向。同样还可以考察参与者的鉴赏能力。

13. 如何制作出好的参展作品。

我想,只要我们敢于想象,敢于实践,不怕失败,多看众家的作品,多听专家的意见,对照不足,找出差距,通过“实践 — 改进 — 再实践 — 再改进”的不断改进过程,一部优秀的门券作品一定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简单说,一部优秀的作品表现在五个方面:主题好(题目新颖,有创意,选题角度独特),内容好(语言组织通俗易懂、流畅,故事情节感人、完整),素材好(品相上乘、珍罕等),外观好(编排规范、新颖、耐看、有吸引力),符合规则(非素材比例超标、跑题、等违规情节)。这五点在评审规则中,各自所占分值是不一样的,我想:重点应该是主题和内容两项,这其实也是我们中老年券友的强项,应该没有太多问题。素材和外观是一般作者的弱项,所以,作者要在这两个方面多下些功夫,力争在这两个项目上多拿分。作者只要发挥好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往往丑小鸭可以变成白天鹅。

在集邮展览中,往往素材一般,但奖级不低,主要是作者发挥了自己的拿分强项。因为最后的奖级要看总成绩,而不是看单项分值。

《情满端午节》这部作品无论主题拟名、情节内容、素材搭配、编排意图,都是一流的,仅仅是外观稍差一点。我之所以重新编组了这部作品,目的就是想引导朋友们,关注一下作品的外观,从而可以提升作品的档次。前面已经说过,一部好的竞赛作品,其外观能否吸引住参观者和评审者的眼球,非常重要。这一点在常规展览中更是非同小可。因为追求真善美是人的本能,谁不喜欢漂亮。作品搞得漂亮了,您的水平肯定就上台阶了。

现在我们网站上展示的作品多是60岁以上的门券老前辈们制作的,而且作品都很优秀,学习他们孜孜追求的快乐心境,不要小看自己,不要气馁,世上一切事情只要敢想,就能做到。努力吧,朋友。

以上言论,东西南北、杂乱无章,多为己见,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广大券友共同出谋献策,各抒己见,为提高发展网站建设,继续探讨,不怕有分歧,在争执和实践之中力求统一。

                                                                  2009年7月8日初稿.

请点击http://www.menquanyanjiu.com/view1.asp?id=2017 浏览《试谈“门券小品专题”竞赛展品的制作与规范问题(上)》

【责编: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蔡宝呈; 时间:2009-07-10 09:14:0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章,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拜读后受益非浅。
姓名:; 时间:2009-07-10 15:19:11;  
高手之作
姓名:扬帆; 时间:2009-07-10 17:52:11;  

券研精品,
认真学习.
姓名:吴士育; 时间:2009-07-10 18:22:42;  
拜渎二文,很长知识,很受启迪
写下感言:
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内容: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8482932; 今日24543; 昨日98298;
本页访问量:2722224; 今日14; 昨日356; 收录总数:8076729; 今日:982; 昨日:8692;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