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其它类别】-〖其它类别〗: 寻找童年的记忆 |
寻找童年的记忆 陈明新 在北京城内的宣武区有条白广路,记忆中的白广路上,有一座名为广安门的电影院和百货商场名气最大了。 2015年春天,我去北京参加一次门券收藏活动,活动现场设在广安门内大街的报国寺古玩市场。到了那里,得知白广路就在马路斜对面。闻听此讯,一段六十年前的生活情景隐隐在我的脑海里翻江倒海起来 …… 我的父亲是一个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邮电干部,战争年代,他随军南征北战,解放后,又随着国家的邮电事业发展而不断调整调动工作,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用那个年代的话说,这叫做“党指挥到哪里,我就打到那里!”,只要组织一句话,你不能打磕碰就得立刻动身。 1949年后期至1950年初,母亲在随父亲南下的路程中,把我生在了山西晋南;两年后母亲又随父亲带着两岁的我和刚出生的妹妹,一起来到山西雁北地区;仅仅一年后,父母带着我和两岁的妹妹和新出生的弟弟举家五口又来到辽宁大连,父亲是被组织安排参加筹建旅大邮电学校工作的;又是一年后,举家从东北搬迁到北京,父亲又被组织安排参加筹建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的工作。 到北京后,我们一家人被安排住在白广路上一座名为邮电部宿舍的旧式大楼里。虽然那年我刚满五岁,但对自己曾经居住过的那座邮电部宿舍大楼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是一座四层马蹄形的红砖大楼,面对马路正面的两个圆拱形大门洞格外与众不同。1957年,我在附近的白纸坊小学上学了,处于收藏的爱好,时至今日,我还保留着当年读过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呢(另文详见2016.10.28.《保定晚报·收藏周刊》刊载)。 …… 利用闲暇之时,约了几个北京和承德的门券收藏朋友陪同我,抓紧时间从广安门内大街路口直奔白广路,边走边寻找着童年记忆的影像 …… 走在这条不宽的马路上,尽管眼中的景色与儿时的印象早已今非昔比了,但感觉到马路两边的基本建设与北京这个飞速发展的大都市有点不太协调。这里基本上还保留着北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面貌,感觉与我们保定的城内很雷同。
今日白广路 白广路上老建筑与大都市不太协调 小时候经常看电影的广安门电影院还在,只是被包围在层层楼群之中,广安门百货商场也还在,只是当年的平房变成了楼房。
白广路百货商场 广安门电影院 更令我惊奇的是,当年我曾经居住过的原邮电部宿舍大楼依然矗立留存,不同的是大楼已经做过装修,普通的红砖墙面已经重新粉刷,后增加的防震钢筋水泥护腰非常夺目。 老宿舍大楼一角 尤其令我刻骨铭心的那两个圆拱形大门洞旧貌依旧,心里想:就是你再脱层皮,我也能认识你! 圆拱形大门入口 从大门洞走进院内,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儿时我家曾经住过的那个单元房门。只是整座大楼正在装修,该单元的防盗门紧闭,我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敲开现在房主的门,只能是适可而止。心想能够看到当年的楼房和大院,这已经足够了。随同我寻旧的几位收藏朋友,还特为我拍了几个难忘的寻旧镜头。 儿时的家门口 大门洞前留个影 走出这座老宿舍大楼,尽管周边与六十年前的模样变化极大,但我还是凭借儿时的印象,轻而易举就找到了当年自己读过书的白纸坊小学。六十年前我入学时,这是建在一座大庙内的学校。今天看到的白纸坊小学,除了地理位置没有改变,但儿时校园的模样早已荡然无存了。透过敞亮的金属大门,看到远处校园中的那棵老树,我可以断定它就是我当年读书时,每天都要从这课大树底下走过的印象。 远望母校院中的那棵老树 因为是星期日,学校大门紧闭。我只是站在校门口,望着校园内,脑海中突然隐隐突现出当年老师和同学的身影,尽管岁月流失,记忆失落,何况始终也没有与他们联系!现还能隐约记得当时的赵正大校长的孩子也和我在同一个班读书的情景,因为我常常去他们家看他骑车的。年迈的女班主任姓李、后来换了中年的唐老师,记得当时的班长叫易士丽 …… 朋友为我拍摄了一张与路过的母校小学生合影照片。新老学生 —— 六十年的隔阂 —— 间隔三代人。能说明点啥呢?思绪纷飞,五谷杂陈,我只是觉得也挺爽的。 新老同学留个影 我掏出随身带来的一枚“优秀”证章让随行的朋友欣赏。我告诉他们,这是我入学的第二年,就是在一九五八年的六一儿童节时,我被评为班里的优秀学生而颁发的证章。此后我从小到大,直到退休,这个小证章跟了我整整六十年,期间无论是随父母南征北战,还是文革上山下乡,反正无论我走到哪里,它从未离开过我的身边。今天我把它带来,同我一起寻找童年的记忆,确实有点别出心裁的构思。因为我不可能永远待在这里看学校,但曾在这座学校荣获的这枚小证章,却可以陪伴我一辈子不离身。
小学一年级语文老课本 “优秀”生证章(2.1×1.5cm)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今天从六十年前支离破碎的回忆中,走到现实中曾经的故居、曾经的老路和曾经的母校身边。尤其是终身守护的那本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课本和那枚“优秀”生证章,平常闲暇时,每当我看见这两件藏品,就会睹物思情。而今天我亲自带着那枚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优秀”生证章,一同又回到母校身边看看,心中真是说不上此时此刻是个什么滋味! 特撰此文以怀念自己的儿童时代吧!
—— 2017.2.5 于保定府河岸边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4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2-10 01:57:28;
欣赏了!我们都有儿时的记忆……我曾在邻居聚会后写过一组小诗。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2-10 05:45:50;
我也保存过上小学时6个年级的课本,可惜地震时毁于一旦,留下了遗憾,陈老师的回忆,也勾起了我儿时豆蔻年华的记忆。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7-02-10 07:23:16;
儿时的记忆总是美好的,谢谢明新!
![]() 姓名:叶建国; 时间:2017-02-10 07:30:40;
难忘的记忆,人生的印记!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2-10 07:40:07;
每个人都有一段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美好,那么难以忘怀。一起分享陈老师那美好、难忘的童年!
![]()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2-10 08:26:34;
难忘的记忆!!!
![]()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7-02-10 08:37:48;
陈老师的回忆文章真挚、深情、朴素,读来感人。同时也有幸与老师和藏友同行,见证了寻访旧居的幕幕细节。
![]() 姓名:宋振清; 时间:2017-02-10 08:49:36;
难忘的记忆。说起也巧,那时我也住在白广路,与陈老师的邮电宿舍隔路相对的电力大院里,两个大门中心在一条线上。那天陪陈老师一起去才知是互不相识的邻居。
![]()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2-10 09:04:43;
写得太好了,记忆是每个人的烙印。永远在心中存档。
生动中满满的回忆,感慨中充满童心。 ![]()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2-10 09:13:07;
儿时的记忆最深刻!有着许多的欢笑!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2-10 09:13:15;
老年忆旧,童心未泯,也是一乐趣!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2-10 09:29:15;
人老了,时常勾起儿时的回忆,五味杂陈。陈老师好文,感人!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2-10 09:36:13;
我的姨母住在当年西安邮电学院的家属院,她还记得陈老师的母亲做得一手好缝纫手艺.............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2-10 10:08:56;
都有儿时的记忆,时常回忆,不忘童真!谢谢陈老师分享
![]()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17-02-10 10:11:33;
难忘而美好的童年回忆!特别是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和优秀生证章更显珍贵。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2-10 10:15:07;
陈老师的回忆是2015年3月21日在参加京城报国寺的活动后,我们一起陪同陈老师前往文中所述的宿舍楼和白纸坊小学等,现场聆听了陈老师的讲述,儿时的记忆深刻和眷恋,让我们在场的所有人深有感触。
![]() 姓名:张文革; 时间:2017-02-10 10:17:01;
娓娓道来诉孩提......谢谢陈老师!!
![]() 姓名:张玮峰; 时间:2017-02-10 14:25:59;
谢谢陈老师的分享,童年时光是弥足珍贵的,旧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幸好留存了那些见证历史的建筑,一个城市应该有值得沉淀和追忆的地方。我的单位就在白广路斜对面的广义街,也经常去那里,欢迎您空时再来北京,顺道去报国寺淘点好票。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2-10 14:29:16;
追忆童年,思绪万千,故地重游,了却心愿,好事一桩,为你点赞!
![]() 姓名:周建钢; 时间:2017-02-10 15:07:57;
怀旧的年龄,怀旧的心情,值得一读!
![]()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7-02-10 15:21:20;
童年是美好的!
![]()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7-02-10 15:49:20;
美好的童年回忆很感人!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2-10 17:03:08;
好幸运啊,在北京能找到六十年前的许多旧址真不容易!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2-10 20:33:44;
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走过了一个甲子,回味童年,百感交集,欣慰的是还能在旧址切切实实触摸到这段历史。为你高兴!
![]()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7-02-10 20:58:11;
2015年陪同陈明新老师同游故地,今日看此嘉文,如在昨天!美好的回忆!赞!
![]()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2-10 21:39:40;
拜读后,觉得童年真是难以忘却的事情啊!谢谢尊敬的陈明新老师!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2-10 22:07:46;
拜读了……好文章,童年的故事难忘记……
![]()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7-02-10 22:20:30;
童年记忆永难忘,我现在也时常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走!
![]() 姓名:张国栋; 时间:2017-02-10 22:49:01;
难忘的童年记忆,拜读了!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7-02-10 23:18:28;
再次感谢2015年陪我寻旧的各位老师!感谢钱宝林老师为我留下珍贵的摄影照片!!谢谢你们了!!!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7-02-10 23:24:07;
感谢张景生老师,提醒我家在西安居住时,我的父母还与你的姨母相识呢!!!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7-02-10 23:39:20;
谢谢宋老师提醒,感情六十年前,咱们还是邻居呢!!我记得清楚,当时我父亲的一位战友,也住在水电部宿舍,我去过他们家,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家是木地板!
哈哈,又勾起我许多童年的回忆……要是早认识多好呀……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7-02-10 23:41:25;
姓名:张玮峰; 谢谢张老师!!!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7-02-11 05:38:25;
我也有幸与陈老师一起同访旧址。见证了陈老师找到了儿时的宿舍激动的场景,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他高兴不已。
![]() 姓名:寻波; 时间:2017-02-11 09:11:34;
难忘的记忆!!!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2-11 20:21:34;
陈老师从小就是有心人,好多东西保留至今,佩服!我小时候得的一枚星星火炬的小奖章没戴多久就丢了,这是心疼了好久。榆次老城的文庙就是我就读的中学,只要每次有机会都要进去看看,这不,初四又去了。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2-11 22:32:38;
难忘的童年!难忘的回忆!
![]()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2-12 14:17:59;
优秀的童年记忆,值得回味!
![]() 姓名:赵廷文; 时间:2017-02-13 19:26:56;
难忘的记忆!!!欣赏了,谢谢!!!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2-16 11:52:48;
当时我也参加了陈老师寻找童年的记忆活动中。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364935;
今日44369;
昨日59771; 本页访问量:2774214; 今日104; 昨日110; 收录总数:11347079; 今日:15891; 昨日:23255;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