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刘老说券(96)关于耄耋读音争论的故事 |
关于耄耋读音争论的故事 这枚“中国文字博物馆”门券(见照片一),设计典雅大方,凸显了万青丛中一点红的特色——券色基调为天蓝色和一方红“字”章。博物馆广场矗立着一座“字坊”,取甲骨文、金文中“字”字之形。通向展馆的主干道两旁,立有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文片组成的碑林,券面隐约可见,寓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 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09年11月16日开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首座以文字为“藏品”的国家级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与市区西北部甲骨文的发祥地——殷墟遥相辉映,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欣赏之余,想起一位同学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文字的故事,今讲给朋友听。 这是前几年的事,那位同学来家做客,开门见山的对我说:今天是给你讲一个故事,还请你抽闲把故事讲完。那位同学讲:在一次退休人员座谈会上,先传达上级关于关心退休人员生活的文件,组织会的工作人员当读到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特别要提高耄耋老人的生活质量......,一位老人插话:你读错了,不是耄耋(mao die)是耄耋(mao zhi)。七嘴八舌的形成了辩论会。那位工作人员,马上从抽屉里拿出本新华字典说:各位都别说了,让我们请教一下“老师”,很快翻到耋页,指着“耋”字说,哪位师傅会汉语拼音,给证实一下。一位老人接过字典,看了看说,是念耋(die),大家都不再说什么,可那位插话的老人沉默了一会,于是不服气地说,我念一辈子耋(zhi)了,有学问的同志回去查一查,有没有念耋(zhi)的。那位老同学接着说:散会后,我查了几本字典,都念耋(die),今天请你帮我查一查,是否有念耋(zhi)的,不着急。
我还真的当回事,翻阅了我手头所有的字典(新词林-1953年版、新华词典-2001年版、现代汉语词典-5、6版、辞海-缩印本及增补本、新华字典-10、11版和四体大字典-1980年影印本)。说也奇怪,只有在《四体大字典》中这个耋字,用“侄”字注的读音(见照片二)。《四体大字典》的注音,那时既没注音符号,更没汉语拼音。我国古代汉字的注音,一是用同音汉字注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不易读出;二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读音,不易读准。在《四体大字典》中,用“侄”给耋注音,于是产生了一个疑问,“侄”读什么音呢?在《四体大字典》中查 找“侄”字,人部首和难字检查表中均没有“侄”字。于是又翻阅《新词林》,侄是姪的俗写(见照片三),又在《新词林》中查阅“姪”字,姪的注音是“直”(见照片四),又查阅《新华字典》,侄的注音zhi,姪是侄的异体字(见照片五)。再查阅《辞海》,侄(姪),侄即姪,注音zhi。又在《四体大字典》中查阅“姪”字,注音为“執”(见照片六),可见耋字读音为zhi,即耄(mao)耋(zhi),那位坚持读耄(mao)耋(zhi)的老同志还真有了根据。使我也糊涂了,我国古代,“耋”字读音用“侄”字注音,为什么不用“姪”字注音呢?又打开电脑“百度”了一番,耋字读音都是读die。这难道是《四体大字典》失误吗?我手头的《四体大字典》是1926年上海扫叶山房编辑出版的《四体大字典》1980年影印本,不会发生排版错误。衷心希望券友,特别是手头持有《辞源》《康熙字典》的券友,或知情的券友,帮助我那位同学把这个故事讲完、讲完美!谢谢! 朋友,待看下一个传说故事 且等老叟下文分解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8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7-01-13 05:14:02;
学习知识!谢谢刘老师!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7-01-13 05:21:26;
汉字传承了数千年……有的字因为生辟难认而被逐渐淘汰,也有的字因为人口迁徙而被改变了读音。早先的字典标注的读音也许有它“正确”的一面,
但现代人使用还是以现在规范标准的《词海》,《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标注的读音为准。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7-01-13 05:39:10;
刘老师的求学精神令吾等钦佩!
![]() 姓名:杨如渊; 时间:2017-01-13 06:58:32;
拜读了,谢谢刘铭元老先生!
![]()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7-01-13 07:43:24;
拜读了,谢谢!!
![]()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7-01-13 08:05:20;
给刘老拜个早年!
![]()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7-01-13 08:10:09;
查资料求解,精神可嘉,赞!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7-01-13 08:13:25;
我也是读耄耋(mao die)的,不知对否?
![]()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7-01-13 08:37:40;
拜读学习了!这就是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感谢刘老的精彩讲述!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7-01-13 08:51:24;
多音字是中国文字的特性。不管此字念什么,但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让人敬佩!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7-01-13 08:58:24;
我以为还是读ma0、die为准!部分字典不见得就是百分之百准确。在"政治挂帅"的当年,《毛泽东著作》不是也有勘误的吗?
![]()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7-01-13 09:00:16;
刘老师的故事精彩。刘老师的解读完善。
刘老师的钻研可赞,刘老师的文化博大。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7-01-13 09:24:23;
精神可嘉!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7-01-13 09:42:48;
汉字中不乏多音字,也有可能是这种情况。刘老的钻研精神值得学习。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7-01-13 10:13:06;
拜读。给刘老拜个早年!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7-01-13 10:17:14;
刘老如此深究,其精神实在令人佩服!赞一个!!!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7-01-13 11:15:04;
还是以最通俗的新华字典为标准吧..........
![]()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7-01-13 13:25:35;
刘老师的文学底蕴果然了得,所提到的工具书就已非同一般人所能及……这是纯文学上的轶闻趣事,多谢刘老师的研读、讲解……
![]()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7-01-13 15:13:10;
学习知识!谢谢刘老师!
![]() 姓名:陈捷; 时间:2017-01-13 15:58:29;
这个字不说还真读不来!!
![]()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17-01-13 16:34:42;
涨知识,谢刘老!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7-01-13 17:26:08;
拜读了,谢谢!
![]()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7-01-13 19:09:30;
谢谢刘老师!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7-01-13 19:15:13;
学习了,刘老的研究精神令人钦佩 。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7-01-13 20:17:31;
一直读的是耄耋(die),第一次听说读zhi ,看来古时候和现在读的不一样。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7-01-13 20:51:29;
学习知识,刨根问底。
![]() 姓名:伍勇; 时间:2017-01-14 09:06:44;
学习了,谢谢!
![]()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7-01-14 21:41:34;
欣赏了,谢谢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361231;
今日40669;
昨日59771; 本页访问量:2774202; 今日92; 昨日110; 收录总数:11345713; 今日:14525; 昨日:23255;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