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古 丝 绸 之 路 素 描

古 丝 绸 之 路 素 描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6-12-23 查看次数:592;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330KB;最小图片:10KB;最大图片:25KB;


                                 古 丝 绸 之 路 素 描

                  西安 宿景周

 

公元前14世纪张骞开通的古丝绸之路,历经各朝代艰辛经营,时断时续,大体分为东、中、西三段,而每一段又以走向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洛阳,经长安到敦煌,为东段。从敦煌出玉门关、阳关往西至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为中段。从葱岭往西经中亚、西亚到达欧洲地中海沿岸,为西段。

一、概述古丝绸之路三段三线之走向

 1、东段丝路,是以翻越六盘山和横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选择的。东段三条线路均从长安出发,到张掖、武威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A、东段北线,从西安北行经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线路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困难。

B、东段中线,从西安北行到泾川后转往平凉、会宁、兰州,到

达武威,线路和补给均适中。

C、东段南线,从西安西行经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武威,线路最长,但补给尚好。

                                    立于西安西郊原唐朝故都致远门旧址的“丝路群雕”

2、中段路线在西域境内随着绿洲、沙漠的变迁而变化,尤其是在安西四镇多有分岔和支路。其中北线和中线穿越帕米尔高原,在碎叶城南汇合,南线翻越喀拉昆仑山,进入伊朗进内。

A、中段北线,起自安西,向西北经哈密、吉木萨尔(北庭)、玛纳斯、乌鲁木齐(古轮台)乌苏 精河、伊宁(伊犁)、直至碎叶城。

 B、中段中线,起自玉门关,向西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沿经楼兰、库尔勒、轮台(唐西域都护府所在地)、库车(龟兹)、阿克苏、直至碎叶城。

碎叶城为古丝路的重要驿站。即今吉尔吉斯坦的托克玛克城

C、中段南线,起自阳关,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经若羌、且末、和田(于阗)、莎车,喀什翻越葱岭进入伊朗,古称于阗道。

3、西段线路,是我国与地中海沿岸、西亚各国最早的陆上交流通道。

A、西段北线,从我国伊宁(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沿伊犁河西行进入中亚行脏地带,经古碎叶城,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一路西行到达陆、海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B、西段中线,从我国喀什乌孜别里山口出境,走费尔干纳盆地,经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西南行进入伊朗,经哈马什德、德黑兰,到达西亚各国。

C、西段南线,从我国塔什库尔干出境,翻过帕米尔山,经克什米尔地区进入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亚各国。

二、我国历朝历代对丝绸之路的统辖

1、西汉时期,汉武帝时期为抗击匈奴侵扰,开辟联络西域各国的道路史称“凿空”,成为东西方政治交往,文化交流,经级贸易的陆路通道,因以丝绸交易为主要即丝绸之路。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元狩四年(公元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西亚和大秦国(古罗马帝国)的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武威二郡。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重设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四郡,并设玉门关、阳关,以保证丝路在河西走廊的通达。

元封三年(公元108年),破楼兰、车师,打通天山东部通道。

公元105年,汉武帝封江都王刘建之女为细君公主嫁乌孙国王,特以大量地丝绸作为陪嫁。

公元前118年左右,乌孙国昆莫向汉朝廷求婚。江都(今扬州)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与楚(今徐州)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先后远嫁孙国王。纪念馆展示了二位公主和亲的史实。

太初元年至三年(公元前104~101年),征服大宛国(今新疆西部和乌兹别克斯坦一带),并在西域轮台(今轮台县南)设立都尉,驻军屯田。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乌垒(今轮台县东小野沟)首设西域都护府。至公元前16年王莽篡权后废止,丝绸之路中断。

2、东汉时期,丝绸之路三绝三通。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鄯善、于阗、疏勒等诸国归汉,恢复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基本畅通。

 

盘橐城,又叫作“艾斯克萨”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的吐曼河岸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宫城。盘橐城是东汉名将班超东汉名将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公元74至91年)的城堡遗址,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西奴,安抚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北匈奴侵入西域,杀害西域都护陈睦,丝绸之路又被中断。

建初元年(公元80年),班超任西域将兵长史。

永元元年(公元89年),班超任西域都护,征服焉耆、尉犁二国。西域诸国全部归汉,丝绸之路再度畅通。

永远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至条之(在今伊拉克境内)到达波斯湾沿岸,遇阻而还。

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西域游牧民族羌人起义,丝绸之路第三次中断。

永建元年(公元126年),西域长史班勇(班超之子)率西域各国军兵,击败北匈奴呼衍王,焉耆归汉。丝绸之路第三次畅通。

柳中城遗址,东汉西域长史府所在地,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

3、东汉末年至隋朝约四百年间,中原和西域诸国王权更迭频繁,丝路阻隔重重,时断时通很不稳定。

4、隋朝时期,隋炀帝很重视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专设西域都尉,接待朝贡的西域各国使者。

大业5年(公元605年)正月隋炀帝西巡,七月至张掖接见30余西域各国来朝贡的使者。

大业11年(615年)正月隋炀帝在东都洛阳接见西域30余国使者,设大宴,鱼龙之乐,并颁赐厚礼。

5、唐朝时期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僧人玄奘西行取经。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循丝路中段中线经龟兹(库车)、故墨(阿克苏),至碎叶城,西南行经活国(阿富汗昆都士),再东南行至天竺(印度)。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畅通。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征讨西突厥,在其地分设两个都护府。葱岭以西设立十五个都护府,统归安西大都护府节制。

垂拱二年(公元685年),收复安西四镇,思路畅通。

长安二年(武周)(公元702年),设北庭都护府,丝路中段北中南三线并通。

长安三年(武周)(公元703年),丝路驿道沿线开始使用纸质驿券。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金城成公主入藏和亲,唐蕃道畅通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丝绸之路中断。

7、宋朝时期,北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西夏国势力逐渐强大,占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中断。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复通丝绸之路青唐道。由靑唐城(今西宁市)西出柴达木盆地,经龟兹、于阗越葱岭,与西段北线汇和。

土楼观位于西宁市南郊始建于公元106年,为古丝绸之路青唐道的遗址之一。

8、元朝时期

蒙古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继大位,统一蒙古全境后,草原丝绸之路全线畅通。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三年(公元1227年),蒙古灭了西夏,统辖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全线畅通。

蒙古忽必烈汗八年(公元1271年),将蒙古汗国改国号为元。

元祐七年(公元1316年),设通政院统管全国驿站。

9、明朝时期,明洪武帝朱元璋制定的国策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始施行屯田戍边政策,即“屯田遍天下,九边为刺”,形成长达万里的“九边防守驿站”。其中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宁夏、甘凉、固原、西宁四条长达1550公里,仅甘凉道就设驿站31个。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整修河西走廊长城。最著名的边防工程是修筑称为“天下雄关”的嘉峪关,是明万里长城的西起点。是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有力屏障。

明洪武、永乐年间(公元1368~1542年),波斯、大食、印度、撒马尔罕,花刺子模、阿富汗等西域80多个国家派使者来朝,丝绸之路上商旅络绎不绝。

明朝在极为重视维护陆地丝绸之路畅通的同时,还大力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明成祖朱棣指派郑和(公元1371~1433年)自公元1405年始,28年间七下西洋,疏通了远达非洲,欧洲的水上通道。

 

2005年世界航海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券

10、清朝时期,实行怀柔和用兵并举的政策,逐渐统一了西域各部族政权,丝绸之路较为畅通。

康熙二十七年至四十二年(公元1688~1703年),亲三次率兵征讨准格尔部,以后,清政府又多次西域(新疆)用兵。至清光绪二十六年新疆改建为行政省。

清乾隆年间, 新疆统一,在伊犁相继建立惠远、绥定、宁远、 拱宸、塔勒奇、广仁、瞻德、熙春、惠宁等城,古称“伊犁九城”。并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府,辖制新疆西部军政事务。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汴洛(开封至洛阳)铁路开始修建,以后东西延伸为陇海跌路。这是沿丝绸之路修建的第一条钢铁大通道。

                                                现代高速钢铁长龙飞驰在古丝绸之路上

光绪年间,从北京通往新疆的官路,有两条干线以及20余条支线,共设置了500处驿站。

 

   原作:2008年10月

                                                                                                                                        修改:2016年12月

 

   编后语:感谢西安李小四老师提供信息,感谢宿老师将他的丝绸之路研究成果奉献给券研网,让广大券友欣赏学习到宿景周老师的新作《古丝绸之路素描 》。

   希望更多的券友提供信息,把您身边善于写作、乐于撰稿的券友推荐给网站。同时也希望券友们主动自荐,把自己的作品推荐给网站。券研网给您一个展示的平台,您给券友们一个欣赏佳作美文的机会。

 


[编辑 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35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6-12-23 00:29:51;  
好文好券,拜读欣赏……如此详尽的丝绸之路知识令人折服,谢谢宿老师!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6-12-23 04:54:05;  
向宿老师学习!图文并茂,好资料!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12-23 06:15:52;  
欣赏了!受益非浅。谨谢!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6-12-23 06:38:34;  
知古丝绸之路的全貌,看一带一路大发展。
姓名:伍勇; 时间:2016-12-23 06:46:00;  
学习了,太详细了,谢谢!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12-23 07:07:06;  
重要一课,受益匪浅。谢谢!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6-12-23 07:18:47;  
敬佩宿老师,出手就是佳作!
感谢宿老师,藏研笔耕不辍!
姓名:雨人; 时间:2016-12-23 08:19:09;  
欣赏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12-23 08:30:19;  
把丝绸之路研究得很细,学知识。谢谢宿老师!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6-12-23 08:43:23;  
又见宿老师专辑,大开眼界,欣赏了!
姓名:叶建国; 时间:2016-12-23 09:05:07;  
详细解读、豁然开朗。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6-12-23 09:10:26;  
欣赏了!受益非浅。谨谢!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12-23 09:23:02;  
开卷有益,受益匪浅。谢谢宿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12-23 09:25:54;  
详实的资料,系统的梳理,朝代事件清晰,丝路兴衰更替,好一幅大视野的丝路扫描!
姓名:宿景周; 时间:2016-12-23 09:47:00;  
很是抱歉,因原编辑的电子稿丢失了,这是原始稿,未作编辑校对便投稿了,文章丢字、多字疏漏很多,见谅,好在是一份资料性的参考文章,仅供参考。谢谢。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6-12-23 09:47:55;  
丝绸之路,大开眼界,洋洋大作,令人折服。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6-12-23 09:50:31;  
学习!欣赏!敬佩宿老师!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6-12-23 10:02:21;  
对丝绸之路研究精深。向宿老师致敬!
姓名:骆志方; 时间:2016-12-23 10:04:56;  
公元前14世纪张骞--张骞没有那么早,它是西汉人,应该为公元前1、2世纪。明洪武帝朱元璋制定的国策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也不准确,是朱元璋没当皇帝前的计策,不会是“国策”的,另外他当了皇帝还称什么“王”啊。另外郑和下西洋绝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有明一朝,从朱元璋海禁到隆庆开关,明朝封锁了海上贸易整整200年,而那些贸易活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走私”。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12-23 10:24:31;  
学习并欣赏。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6-12-23 10:26:46;  
一份非常完整的资料,非常感谢宿老师对网站的厚爱。谢谢您。
姓名:宿景周; 时间:2016-12-23 11:42:31;  
"公元前14世纪张骞--张骞没有那么早,"_____谢谢骆志方先生指正,是原稿打字之误,未作修改。我特喜欢讨论、可相互补充,纠正错误,补充新知识。这样很好。希望券研网大力提倡,活跃交流。
至于“缓称王”确实是朱元璋未当黄帝时的政策,“广积粮、高筑墙”在当皇帝后仍坚持实行,明一朝屯田戍边搞的最为广泛,如文中提到的。明一朝修的城郭最高、最坚固、最广泛,现在国内遗存的明城墙最多,南京、西安等现在仍存,南京城墙正准备申遗。明一朝,修的万里长城,已经是世界遗产了。毛主席曾说过,我们要“广积粮、深挖洞、不称霸”,此语是有深意的。一孔之见,望指正。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12-23 12:25:34;  
学习了,学习宿老师。
姓名:王学增; 时间:2016-12-23 12:28:01;  
对丝路研究深透。学习欣赏了!
姓名:骆志方; 时间:2016-12-23 12:32:33;  
明清2朝是闭关锁国,对外贸易的交往根本不是大规模的。北宋王安石变法是“重商主义”,但中国一直是重农抑商的,所以历史发展的脉络就没有按王安石的线路走,在宋一朝,变法已经失败,所以到了明清两朝更是如。修长城只是抵御草原民族,互边贸易也是零星,到了明代晚期,嘉峪关已成为边关,进出都要有护照了,而“重商主义”却被欧洲国家学习并加以扩大,直至成为我们所说的“列强”。所以丝路的商业与文化在北宋以后就开始式微衰落,元明清它们已变成一条道路而已,
姓名:骆志方; 时间:2016-12-23 13:03:02;  
对于这丝路那丝路的专题门票展,我看了不少,但大家都注重了面的广泛性,没有聚焦很多“点”的存在感。“起始端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这是丝路的遗产名称,它是十分准确的,网是“纲”,点是“目”,“目”就是遗存在丝路上大大小小的文化项目,如甘肃是中国石窟最多的省之一,但遗产中只有麦积山和炳灵2处,很多石窟都属于丝路,如仙人岩、南石窟、北石窟、王母洞、马蹄寺、天梯山、木梯寺、水帘洞、云崖寺、陈家洞......太多了,也有门票,但专题都忽略了它们,它们都是丝路文化精髓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做“丝路”门票专题,以网为结构,以目来充实,分段展示,这样才详尽,有看点,能成为真正的资料。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12-23 18:10:35;  
详细解读.谢谢!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12-23 20:55:16;  
对丝路详细的解读,增长知识了。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12-23 21:44:29;  
向宿老师学习!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6-12-23 22:35:22;  
长知识了!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6-12-24 12:01:41;  
丝绸之路,大开眼界,资料详实,令人折服。赞!!!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6-12-24 16:53:59;  
非常佩服宿景周老师和駱志方的认真研究、探讨精神!
姓名:许群; 时间:2016-12-25 22:42:52;  
丝绸之路,大开眼界,资料详实,令人折服。好文好券,欣赏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12-26 21:02:46;  
谢谢宿老师分享研究成果!也谢谢骆老师的指点!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12-27 20:32:24;  
好文好券,欣赏了!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1381741; 今日61147; 昨日59771;
本页访问量:2774266; 今日156; 昨日110; 收录总数:11352183; 今日:20991; 昨日:23255;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