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从长征老干部亲身经历中汲取政治营养

从长征老干部亲身经历中汲取政治营养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6-09-03 查看次数:700; 复制本文地址
北京:陈祥明

图片总大小:459KB;最小图片:28KB;最大图片:86KB;


    从长征老干部亲身经历中汲取政治营养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门券展出新招

   从1996年开始,每逢长征胜利重要纪念日,我总要向群众展示长征专题的门券展。六十周年时,我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题,在总参谋部老干部俱乐部展示了专题门券。七十周年时,我又推出了《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门券专题,在北京市报国寺内公展。八十周年时,再次以《伟大的长征》为主题,在中灿苑社区内展岀。今年展出时间不长,但很有特色,在64张展览贴片中,除了补充长征纪念地的新门券和图片外,还展示了我采访参加长征的老领导的报导稿件和照片,使展览更有鲜活感。受到军休所领导和驻地群众好评。

1-陈祥明在中灿苑社区展出专题门券_缩小大小.JPG

陈祥明在中灿苑社区举办门券专题展

3-军休所领导仔细观着长征门券专题展_缩小大小.jpg

军休所领导参观展览

   我从1951年入伍以后,长期在军亊院校、野战部队、总部机关的宣传部门工作。我接触的一些老领导,差不多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那时我对亲历翻雪山过草地的领导非常崇敬,一有机会就询问当时长征的情景。我记得1954年我在第三坦克学校工作时,当时的校长萧锋在长征时就是一名团职干部。他随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经历了突破乌江、飞夺泸定桥等著名战斗,见证了陕北吴起镇到三个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其足迹差不多遍及长征的全过程。更可贵的是他在长征途中,坚持记日记。每天部队走过的路程,打过的仗,都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因工作原因我在长辛店槐树岭到过他的家,见过他及其夫人贡喜瑞,断断续续听过他讲述的长征故事。萧锋后来整理出版的《长征日记》,印证了两万五千里。1957年我调到大连第一机械化师坦克团工作,当时第一任师长是吴忠少将,他曾到我团结合亲身经历讲长征的光荣传统,他当时报告的记录我一直保存至今。1963年后,我在总参三部机关工作的二十多年期间,接触的长征干部,大都是长期在军委二局工作的老将军,也有从大军区调来的当一把手的将军。1967年调任当部长的胡炳云,在长征期间是攻打腊子口六连的政治指导员。他撰写的《腊子口上的红六连》征文,在《星火燎原》选编第三集中刊登。我听过这位老将军讲述打腊子口的一些细节。1992年我还随编研室几个同志专程前往到他在南京住所看望,留下珍贵的合影。上个世纪八十年调任三部政委的张正光将军,长征时在陈赓领导的干部团中任政治处青年干事,1935年5月,红军在云南禄劝县晈平渡依靠仅有的六条渡船,用了九天九夜时间,将三万将士渡过了天堑金沙江,把几十万围追堵截的敌军远远地甩在后面。在抢渡金沙江时,张正光负责船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他和37名船工整天生活在一起,一方面向船工讲红军过江的意义,用新旧军队对群众态度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全力保障船工的生活。强调“饭一定要吃饱,菜一定要有油,尽量搞一点肉吃”,每人每天给一块光洋,并安排好他们轮流休息。使船工在抡渡中一直保持高旺的斗志,直至最一批红军过完江。我选择这个题材,写了《金沙水拍云崖暖》专访稿,并于1995年发表在《中国老区建设》画报上。肖森将军在长征中三次翻雪山,三次过草地,我在帮他写回忆录时突出了这一主题,并在多个报刊中发表。

4-长征期间担团政委的的肖峰将军_缩小大小.jpg 5-肖锋的“长征日记”出版_缩小大小.jpg

萧峰将军和他著的《长征日记》

6-1957年听少将师长吴忠讲长征的亲身经历_缩小大小.jpg 7-看望攻打腊子口六连的指导员胡炳云将军_缩小大小.jpg

左:少将师长吴忠 右:看望攻打腊子口的六连政治指导员胡炳云将军

8-专访抡渡金沙江亲历者张正光将军_缩小大小.jpg  9-帮助肖森老将军写长征回忆录_缩小大小.jpg10-采访军委二局的老前辈邹毕兆_缩小大小.jpg

左:专访抢渡金沙江的亲历者张正光将军 中:帮助肖森撰写回忆录 右:采访军委二局邹毕兆老前辈

    我这些敬重的老红军,他们虽然先后离开了人世,但在长征中留下来的丰功伟业和革命精神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间。这次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展中,我展示当时发表的回忆文章和合影照片,不仅是表达我对老领导的怀念之情,也期望广大群众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政治营养,更好地宏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编辑:王建】

 


 

编辑:王建
目前,网友留言共3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6-09-03 00:21:50;  
敬佩!敬佩!!还是敬佩!!!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09-03 04:36:40;  
据报刊披露 红军在晈平渡过金沙江的日期是1935手三月3日至三月9日共七天,非陈老师文章中所说的九天。
如有可能 翻翻回忆长征的各种书刊应该能知道答案。
姓名:伍勇; 时间:2016-09-03 05:25:22;  
致敬!!!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09-03 06:15:39;  
向经历过长征的军人致敬!向陈祥明将军致敬!
姓名:寻波; 时间:2016-09-03 06:49:42;  
致敬!!!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09-03 07:35:18;  
向陈老致敬!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09-03 07:52:40;  
向陈老致敬!
姓名:雨人; 时间:2016-09-03 08:12:39;  
致敬!!!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09-03 08:21:15;  
老骥伏枥,精神可佳,向陈老学习致敬!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6-09-03 08:40:40;  
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强我中华,勇往直前。
姓名:方文洲; 时间:2016-09-03 09:50:10;  
向红军老战士致敬,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精神。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09-03 10:00:47;  
谢谢陈老先生的介绍,祝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6-09-03 10:37:21;  
老当益壮,老有所为!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09-03 11:17:04;  
好宣传!
姓名:张国栋; 时间:2016-09-03 11:17:13;  
向陈老致敬!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09-03 13:06:53;  
陈老收集的长征第一手资料,非常珍贵。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09-03 13:26:25;  
敬佩!
姓名:段连义; 时间:2016-09-03 15:33:51;  
传承长征精神.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16-09-03 15:54:46;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姓名:宿景周; 时间:2016-09-03 17:10:08;  
关于红军从姣平渡巧渡金沙江的时间问题,金志根友所说的有关报道“1935.3.1.至3.9.共七天……,是不对的。红军渡江时间是在1935年的5月1日至10日凌晨,用了九天九夜,近三万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我的书橱里收藏了五套有关长征的书籍,《长征日记》(萧峰将军著)、《西行漫记》(埃德加 斯诺著)、《长征秘闻》(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著)、《毛泽东革命的道路》(五卷本,马玉卿著、原韶山毛主席纪念馆馆长)《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纪实》(三卷本,傅建文著)。我重新翻阅了这五套书,书中所述完全一致,证明陈老先生文字是对的。限于篇幅,不赘述原文了。供参考。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6-09-03 20:05:08;  
为陈老点赞!
姓名:陈祥明; 时间:2016-09-03 20:06:51;  
谢谢各位券友对皎平渡巧渡金沙江时间史料的关注。宿老师还查阅这么多资料,对这种认真严谨的治学精神,我深受感动。九天九夜是当时采访张政委时的原话。至于渡江船只的数量,张将军记忆是七艘,博物馆有关同志经多方调查,倾向为六艘。这里也一并提一下。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6-09-03 20:40:45;  
向陈老致敬!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6-09-03 21:54:57;  
谢谢陈老的详细介绍.。
姓名:汤汉军; 时间:2016-09-04 16:37:26;  
致敬!!!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09-04 20:25:04;  
佩服陈老的精神,向陈老学习。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09-05 09:45:41;  
传承长征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为陈老点赞!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09-05 10:49:35;  
2015年3月中旬,在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与北京市收藏家协会主办的“方寸林泉--中国园林名胜门券大观展”上,
认识陈老,这把子年岁,仍在传承长征精神,令人信服,向陈老致敬!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6-09-06 22:24:19;  
向陈老致敬!!!
姓名:黄绍文; 时间:2017-04-01 15:55:11;  
陈老先生您好!你和我父亲算是未曾谋面的战友吧,我父亲1953-1956在第一机械化师工作,1957从长春解放军军事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第一坦克学校担任射击教员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1414170; 今日30937; 昨日62594;
本页访问量:2774324; 今日57; 昨日157; 收录总数:11362963; 今日:10356; 昨日:21410;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