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
![]() | ![]() |
当前位置:【藏券百佳】-〖藏家专论〗: 触网启示录(3) |
触网启示录(3) 江苏 张厚培 启示之六:发展的工艺 新兴的艺术 为学习券友老师们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理念,最近一段时间就像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一样,正在进行恶补,在券研网上从前到后一篇一篇地学习欣赏,认真揣摩。学习间有两个问题总在头脑中盘旋,今特提出来,抛砖引玉,也想听听券友老师们的高见。 一、发展的工艺 我们在做券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所收藏的门券进行分类和组合,使之具有情节感、资料性、观赏性。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操作流程,时髦的说法就是操作工艺。很显然,每次操作工艺的改进,或者说是革新,伴随而来的就是时间的节省,效率的提高,作品质量的提高。 本人在券研网《券集展示》栏目中,从2007年一直看到现在,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我们做券集的手段和方法也在同步发展、同步进步。从手工抄写到电脑打印,乃至可任意选择字号、字体及字的颜色﹔从手工剪裁编辑到电脑排版,乃至调动一切技能进行背景制作、彩化和美化﹔从黑白贴图到照像版、扫描版,乃至幻灯、摄影、视频的应用等等。这一步一步的发展,券友老师们都是亲历亲为,想必感受比我要深得多,每当工艺有点改进,我们券集的质量就有提高,可以说每进一步都是一次飞跃。网站开展的“莲花杯”券集赛和“电脑制作券集”专题展示活动,就是对新技术运用、新工艺制作券集的集中展示和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新工艺的运用和发展。同时,也是券友老师们运用新技术创作券集的一次集中检阅,又是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切磋和交流。 展望未来,可以断言,随着先进理论的指导、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先进设备的应用,券集创作的速度会更快、内容会更广、质量会更好。因为对作品质量的执着和追求,对工艺优化的执着和追求,是我们进步的不竭动力。 二、新兴的艺术 看了那么多券友老师们的券集作品,我完全可以说,券集它就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券集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券集不是信手涂鸦,也不是简单的门券堆砌,而是作者通过缜密构思,精心创作而成的。作者把自已的情感和领悟、意境和诉求,通过券集的形式传递给受众,这就是艺术,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艺术是供人欣赏的,券集也一样,其作用和效果完全可以与其它艺术宣传品相媲美。门票本身的艺术性就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亭台楼阁、珍禽异兽、名贵花卉、古代文物、体育运动、文化艺术和历史名人等等,都是一幅幅供人欣赏的瑰丽的画面,这客观上就决定了券集的艺术性。作者在券集创作过程中通过把握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把自己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都表现出来,向受众展示作者对主题的认知和感悟,展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寓教于券”,使受众产生一种真实感,一种美的享受,其艺术魅力就不言而喻了。 可以这样说,一个思想空虚,缺乏对社会与人生具有深刻认识的人,是难以产生丰富的、强烈的审美情感的,也是难以创作出感情丰富的艺术作品的。 做券集与单纯藏票有本质不同,藏票是一种收藏爱好,属于自娱自乐。而做券集是对门票的理解达到了一定深度和高度,并把它表达出来,传递出去,这便成了一门艺术。创作券集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表达美的行为,是对个人收藏爱好的执着和升华, 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享受,也是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欣赏一件好的券集作品,就是一次艺术的熏陶,一次美的享受。 工艺是实现艺术目的的先决条件和技术手段;艺术是工艺条件的精神积累和创造性结果。券集作品是一门新兴的艺术,作为门券收藏爱好者,尽管是草根的、是业余的,我们也应该好好地学习新技术,运用新工艺,去发展这门新兴的艺术,去创作更好更美的艺术作品。 【编辑:王建池】 文章内引用的内容、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 |
目前,网友留言共26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 ![]()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07-20 05:35:31;
雅文欣赏!祝张老师撰安!
![]() 姓名:伍勇; 时间:2016-07-20 05:47:10;
学习了,谢谢!!
![]()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07-20 06:01:35;
有道理,拜读学习了!
![]()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16-07-20 06:38:14;
“本人在券研网《券集展示》栏目中,从2007年一直看到现在”,向厚培学习执着的追索精神!
![]()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6-07-20 07:39:54;
精彩的文章。张老师孜孜以求的精神,必将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们期待着!!!
![]()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6-07-20 08:04:51;
好文学习,以理喻券,开启心智。
![]()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07-20 08:10:22;
好文章!把题目变一下,内容再充实一下,是一篇好论文,可参加理论研讨会征文。
![]()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07-20 08:28:17;
好文章,点赞!
![]()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07-20 08:40:38;
券集可否分为两种,一种侧重于艺术,一种侧重于收藏?厚培先生的文章很有深度,拜读了!
![]()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07-20 08:46:30;
张老师探索学习的精神,令人钦佩!撰写的论文更有独到见解,学习了!
![]() 姓名:王高兴; 时间:2016-07-20 10:16:55;
把艺术的渲染力和门券的魅力有机结合。所呈现的是“美”。
![]()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07-20 10:54:46;
门券收藏和展示已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积淀,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推动门券文化与时俱进!
![]()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6-07-20 11:23:54;
学习了,谢谢!
![]() 姓名:孙元利; 时间:2016-07-20 15:15:56;
学习了,谢谢!!
![]() 姓名:刘运峰; 时间:2016-07-20 15:24:03;
券集创新,也反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
![]()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6-07-20 15:47:16;
张老师的回顾反思,创新探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07-20 17:12:31;
边翻阅,边思索,触网启示很精辟!
![]()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07-20 17:34:04;
学习了,谢谢!
![]() 姓名:杨帆; 时间:2016-07-20 17:49:30;
好文章!
工艺和艺术都是关键。 ![]() 姓名:未登记; 时间:2016-07-20 21:17:57;
好文章,学习了。
![]()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6-07-20 21:19:33;
学习了。
![]()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6-07-20 21:34:50;
赞一个!!!
![]() 姓名:雨人; 时间:2016-07-20 22:15:36;
有学有研!赞赞!
![]()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07-20 23:03:43;
读来很受启发。
![]() 姓名:曲克彬; 时间:2016-07-21 07:17:55;
好文章!拜读了!
![]()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6-07-24 16:27:32;
好文章!学习了。
|
写下感言: |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
整站访问量:51429416;
今日46153;
昨日62594; 本页访问量:2774333; 今日66; 昨日157; 收录总数:11368657; 今日:16049; 昨日:21410; |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