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说景赏券〗: 一起看国保(88)【新疆吐鲁番】—苏公塔、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

一起看国保(88)【新疆吐鲁番】—苏公塔、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16-01-25 查看次数:652; 复制本文地址

图片总大小:2MB;最小图片:30KB;最大图片:174KB;


1.jpg

    新疆113个国保中,苏公塔算是唯一一个进入名录的塔了,这个烟囱式的砖塔迥异于汉藏地区的佛塔,既像明清时期中原的文笔塔,也像西域清真寺的附属建筑宣礼塔。走进纳尔村不远,就能看见它高耸在周围一片葡萄园中。

    苏公塔是吐鲁番维族郡王额敏和卓费银7千两建造的砖塔,完成于其次子苏莱曼,故名苏公塔。塔建成于乾隆43年(1778年),里面有款乾隆碑,记述的就是郡王家族对大清的感恩戴德,立碑修塔,恭报天恩。

2.jpg

3.jpg

4.jpg

    苏公塔高44米,塔基直径10米,是用烧制砖叠砌而成的。这个圆锥形的塔,下三分之一处循规蹈矩用砖层垒,中腰和上部开始出现10几种几何图案,将直观上的生硬,带出了几分动感,有三角纹、四瓣纹、水波纹、菱格纹、十字纹等。

    它的内部用旋转楼梯做了中心柱体,加固了塔身的抗震能力。塔从设计到建造其实是一个不易的工程,西域地带几乎没有烧制砖的建筑,塔的高大就决定了材料和人工的预决算不低。

5.jpg

6.jpg

7.jpg

    塔的旁边是一座清真寺,是用阴干的生土坯盖起来的,里面木柱林立,墙皮都为原色。塔的西面和南面列满了穆斯林墓,有钱人建的是有穹窿顶的室内墓。其余的墓型有三角形、拱形、圆形、梯形、五边形等等,千姿百态,密密匝匝。它们由生土加稻草等糊抹而成,吐鲁番终年干旱少雨,不必担心雨水的浸淫,而使其松软塌毁。

8.jpg

9.jpg

9-1.JPEG


    吐鲁番的坎儿井博物馆是把长10公里的艾斯卡尔阿吉坎儿井截取了一段,然后穿了文化马甲后,就变成了收费景点。吐鲁番等地能成为千年绿洲,全凭天山的雪水润养。坎儿井的历史应该能追溯到有先民居住的时代,地表砂石荒漫,地下却暗流涌动,生活的状态不得不打井通渠,这是他们生活结构中重要的生命线。

    这个特有的地下水利工程在新疆的吐鲁番、哈密、托克逊、鄯善等等地方都有,在中、西亚的土库曼斯坦、伊朗等国也都有。坎儿井在文字中,最早出现在《水经注》中,而最早实物则是吐鲁番胜金口附近,挖掘出的一段魏晋时期的坎儿井遗址。

10.jpg

11.jpg

12.jpg

    坎儿井一般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蓄水池)4个部分组成。中原地带打井是为了取水,而这里是打井为了出运井下的泥沙石砾,取水则在明、暗渠等处。坎尔井的不凡处就是它的地下工程,网络密、渠道长、工程大、费时多,但当清水漾漾时,灌溉出的就是幸福与美好。

    竖井一般每隔20至70米就有一口,手摇辘轳只适于开挖深度在10米以内的竖井,竖井太深,无法摇动辘轳,这时需要借助畜力。

13.jpg

14.jpg

16.jpg

    坎儿井“经纬仪”木棍定向。在开挖暗渠时,以减少弯曲,确定方向,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17.jpg

坎儿井景区的葡萄晾房,塑料葡萄装模作样的摆饰一下。


18.jpg

苏公塔景区里的葡萄干,它晒制更简单,把葡萄平地一扔,万事大吉。


19.jpg

坎儿井景区旁边的维族家的葡萄晾房


    晒的前几天需要用工业电扇不停的吹葡萄,因为葡萄的香气和分泌的甜液,极易“招蜂引蝶”,成群的黄蜂呼啸而来,场景也怕,为免蛰人,所以电扇吹风而吹蜂。葡萄干的晒成率为20%,即80%的水分风干掉。阿卜杜萨拉木家的葡萄今年收成不错,葡萄干因品种和质量不同,价格在10-15元一斤,临走,女主人拿出鲜葡萄和馕相赠,其热情好客让人难忘。

20.JPEG

当日票


21.JPEG

景区的大姐给的旧票


22.JPEG

住的青旅北京小伙给的打包票





【编辑:崔艳红】

编辑:崔艳红
目前,网友留言共24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6-01-25 00:21:37;  
欣赏了!谢谢!!!
姓名:刘天视; 时间:2016-01-25 06:47:45;  
我到吐鲁番去过二十多次,都是走马观花。骆老师对苏公塔的细微观察让我,汗颜。
姓名:张友仁; 时间:2016-01-25 07:31:54;  
拜读了,谢谢介绍!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6-01-25 07:50:03;  
绿色票很精美,第一次见。谢谢介绍!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6-01-25 08:23:00;  
赞!新疆美!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6-01-25 08:24:38;  
谢谢骆友的详细介绍。
姓名:寻波; 时间:2016-01-25 09:02:06;  
赞!新疆美!欣赏了!谢谢!!!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6-01-25 09:13:53;  
新疆是个好地方,谢谢介绍。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6-01-25 09:31:08;  
照片和门券都是那么美!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6-01-25 09:36:00;  
漂亮,摄影一流,点赞!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6-01-25 11:44:12;  
好,难得去一次!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6-01-25 12:17:53;  
学习,欣赏了,真好真漂亮.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6-01-25 14:39:16;  
第二十四届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门票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艺术体很好!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6-01-25 16:44:53;  
拜读了,谢谢骆先生。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16-01-25 18:18:15;  
精彩!
姓名:彭水珍; 时间:2016-01-25 18:23:47;  
谢谢介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6-01-25 18:31:57;  
新疆好地方,欣赏。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6-01-25 19:30:49;  
我到吐鲁番只是走马看花而已,骆老师真地道啊!谢谢介绍!
姓名:章云; 时间:2016-01-25 20:02:06;  
美丽的地方,漂亮的门票。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6-01-25 20:17:04;  
介绍的很详细,学习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6-01-25 20:36:40;  
谢谢精彩介绍,十几年前去时都不收门票。
姓名:陈明新; 时间:2016-01-25 23:06:11;  
谢谢介绍!
姓名:王敬芬; 时间:2016-01-26 07:14:44;  
看骆友精湛的摄影漂亮的门券精神愉悦。
姓名:刘会英; 时间:2016-01-26 16:26:32;  
谢谢骆老师的介绍,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写下感言:
您的姓名: * (必须使用真实姓名留言,如果您注册用户不是真实姓名,请重新注册)
联系方式: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点击打开手机端首页
整站访问量:55322227; 今日10794; 昨日79499;
本页访问量:2786325; 今日15; 昨日144; 收录总数:12588867; 今日:5446; 昨日:3529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