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登记 [] | 券友通讯 | IP查询 | 编辑人员 | 06年文章 | 手机版 | 管理入口 |
 当前位置:【藏券研究】-〖券海拾贝〗: 瘫痪老人守护两千年教训之地

瘫痪老人守护两千年教训之地

手机扫描可打开本页
显示日期:2009-05-21 查看次数:581; 复制本文地址
陕西:林延军

  秦始皇伟大吗?

  那当然!不然怎么能称为“千古一帝”呢?他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直道,兵器标准化”等等,到现在也是世界努力的目标,你能说“公斤、欧元、高速路……”等现代名词的背后不是当年秦始皇追求的目标吗?

  但是,这么一个“千古一帝”的江山到了他儿子手中,却在短短三年中就完蛋了,由统一强大到迅速瓦解这么快,为什么?这么强烈的对比,不由得人不去反思。秦二世胡亥墓正是人们反思的地方,远到汉武帝来此“参观”以至在生命的最后三天完美地处理了身后之事;近到企业老总、私企老板到此反思,悟出了“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悟兮,宗庙灭绝。”的深刻道理,以至使企业更上层楼,或使私企能顺利交接。这个地方面积虽然不大,建筑虽然不多,但它所承载的“教训文化”太深厚了,它小影响到个人,大影响到国家,两千年来没有处理好“秦始皇与胡亥”之间类似问题的事例,仍在重复着秦皇父子间的游戏;处理好的则个人有成功、企业发达、国家兴盛。

  这个地方即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相辅相成是一个完整体系,但非物质文化占得比重大,属于非物质文化类型的遗产。因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也难摆脱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难以维系、难以守护的艰难境地。更何况这是一个两千年来一直让人唾骂的“秦二世墓”了!但有两位老人却为了这两千年的教训、为了国人的觉悟,默默守护了一十二年,守得人都瘫痪了一位!!!

  笔者今年5月2日慕名找到了秦二世墓。刚进大门就看见了一位老人:他坐在轮椅上,头不能抬,口微张,不时的流着口水,不能言,腿显得僵直。但旁边,一位年轻男子和一位老年女工作人员不时的用毛巾给擦着口水。三人一看,仿佛是和睦的一家。我心想:人老了、瘫了,有这样一个老伴多有福!还热情地说:给两位老伴照个像。在后来的交谈中才知道,他们之间都是工作关系。但现在守护这“家园”时间长了,也守出了感情。所有来参观的人都说他们想一家子。

  要说起这位瘫痪老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民间文物守护者李馆长。别看现在李馆长是瘫痪了,年轻时可是帅小伙一个,毕业于现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前身西安冶院,学的是工科,但爱好园艺、历史。12年前退休的老李闲逛到古曲江池畔,看到由村民管理的“秦二世墓”,管理、修缮相当落后,尤其是讲解更是误差多。老李想:“秦始皇兵马俑向人们展示了秦朝的强大,那么这里则能告诉人们那个强大的王朝的衰败,如何衰败,为什么衰败。在这里人们可以得到启发和启迪,这里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具有极高的“警示”意义、借鉴意义。这么好的一个地方不能给浪费糟蹋了。”后来老李以每年两万元的价格,把秦二世墓的经营和管理“承包”了下来。再后来和老李有着共同志向的原来的女同事老纪也加入了进来。

  他们这一守,到现在就是十二年啊!,他们一开始就没指望在二世墓上赚钱,而是凭老李的本事——园艺,在外面接工程、开花店的收入反哺二世墓的开支,最多时他们有16个工作人员。陵园在他们手中,得到了整修,种了花,植了草,修了路。硬件好了又整理软件:走访学者,查找史料,将秦朝的先关历史整理出了头绪,组织了讲解稿,制作了宣传牌……到目前只要是听过他们讲解的游客,大多不能忘怀,因为给人的警示太深刻了!

  十二年,他们不是为了讲解而讲解,而是在探讨中讲解,他们也由历史爱好者转变成了秦史、秦二世史专家。这十二年知识的积淀让他们更加眷恋这个“败家子”的地方,他们的讲解折服了多少外国游客、高管、高官、军人,多少游客请他们去讲座……

  可是当他们由吸收转变成可以吐新时,他们也老了,不幸的事也来了——李馆长在护陵中摔倒了,虽手脚不便但能言语;更不幸的是李馆长又一次摔倒了,以至于到目前的什么也不能自理。笔者看到:大便都需要用“开塞露”,开塞露都是成盒的买啊!他们所谓的给老馆长“锻炼”,实际是,李馆长左手抓住单杠,不能动的右手手腕包上毛巾用一根布袋子绑好,然后一人将李馆长的右手吊在单杠上辅助抓牢,年轻的同事从后抱住李馆长的腰,慢慢的转;散步则是两人架住李馆长,由于李馆长脚不能迈步,他们就“你一脚,我一脚”的去顶李馆长的脚活动。

  于是乎每天花在照顾李馆长身上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起床、大便、小便、喂饭、锻炼、晒太阳、擦口水等等。主心骨倒了、热心的同事照顾的时间又是绝大部分,如此情况下景点的经营与其它项目的反哺只有惨淡的收缩了。

  瘫痪的李馆长不愿离开他守护了十二年的地方,他要守护到这附着了两千年警示教训的地方发出文化的光芒,他要将这地方完整地交给国家,他不愿看到它称为“遗产”!

  瘫痪的老人和他的两位坚定支持者还在那里守护着,虽然老人不能言语,不能动弹,可他还在守护着,他守护的已不再是那小小的墓园,他守护的是那为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健康发展提供了警示和经验的源泉之地!

                    林延军 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国际博物馆日

【责编:王建池】

编辑:
目前,网友留言共0条,欢迎谈谈您自己的感受。[管理]
写下感言:

请返回首页登录后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打开本页
整站访问量:33759836; 今日24109; 昨日40513;
本页访问量:2656615; 今日309; 昨日305; 收录总数:6898895; 今日:4255; 昨日:6366;
您的操作系统:; 屏幕分辨率:; 您的浏览器:; 您的IP:
版权申明:本站所有文章,如内容或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menquanyanjiu@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